關于李叔同的一生,僅用“傳奇”兩個字,好像還不夠,我常以為,用“驚為天人”這四個字才算勉強夠得上。
李叔同仿佛天生就不是凡夫俗子,他無論學習什么,都能夠迅速成為那個領域的佼佼者。
他在中國古典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等方面都有極深的造詣,不僅如此,他還精通西方的文化,他是第一個將西方音樂引入國內的先驅者。他以文化為武器投身革命,用文藝作品的感召力激發國人的斗志。
現代作家月滿天心將李叔同不平凡的一生寫入《李叔同:人生不過悲欣交集》之中,讓我們得以完完整整地了解這位后來成為弘一大師的民國才子。
01 雖為側室,但注定不凡
1880年,李叔同出生于一個富貴之家,父親李世珍與李鴻章、吳汝綸被世人稱為“清朝三大才子”。
李家祖上便經營鹽業,可謂富得流油。李世珍六十七歲高齡之時,娶了十九歲的王氏為妾,之后便生下了李叔同。老來得子的李世珍自然對幼子視若掌上明珠,將所有的愛都給了他。
都說“寵溺多驕縱”,李叔同卻是個例外。他觀察萬物時,總帶著一份清明和通透,他對任何事情都欣然笑納,享受所有一切帶給他的美感。他始終保持著童真和率性,這份率真表現在他的文章里、他的畫里、他的歌詞里。
李叔同學一樣通一樣,沒有什么是可以難得倒他的。年紀輕輕的翩翩美少年,居然在琴棋書畫、音樂、篆刻、哲史各個方面都極為精通,實在令人驚嘆。
連清高自傲如張愛玲都視他為偶像,說:“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轉圍墻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
從才華橫溢的佳公子到悲天憫人的一代宗師,李叔同必須去完成他紅塵中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他得經歷人世間的悲痛、看盡世俗的浮華。
唯有先見自己,方能見天地、見眾生。
02 情深緣淺,終究勞燕分飛
在這樣一個家庭里長大的李叔同不僅沒有紈绔子弟的壞習氣,反而如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真心欣賞著女孩子的美。
他的初戀,是當時紅遍整個天津城的歌妓——楊翠喜。
他并不在意她的身份,他真心待她,愛她的所有。
楊翠喜也發現,這位公子哥兒和別人不一樣,看她的眼神里,透著清澈,透著欣賞,而非貪婪和欲望。
只是,在那個亂轟轟的時代,有情人往往難成眷屬,李叔同與楊翠喜也逃不過命運的魔咒。
女人長得太美有時未必是一件好事,楊翠喜沒等來李叔同帶她脫離樊籠,卻等來了天津巡警道段芝貴將她重金買下,作為厚禮送給了載振小王爺。
這讓我想起了秦淮八艷之一的陳圓圓,陳圓圓本與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私定了終身,結果卻被擄走,最后輾轉到了吳三桂手里。
然而,陳圓圓得到了吳三桂的愛,而楊翠喜卻淪落為交際花,周旋于男人之間,最終成了犧牲品。
或許,正是這份未了情緣促使李叔同對于人生、對于紅塵、對于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03 山河破碎,雨打風飄零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了天津,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幾天時間就搶奪白銀幾百萬兩,殺害無數無辜百姓。
軟弱的清政府只知道逃命、求饒,沒人管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只能自己想辦法。義和團的勇士們拿著古老的刀劍,硬是把八國聯軍趕出了天津城。
可悲的是,最終義和團卻被清政府當成“匪”來鎮壓,而八國聯軍呢,他們得到了4.5億兩白銀的賠償金,吹著口哨撤離了沒多少油水可撈的中國領土。
李叔同親眼目睹了這場慘烈而悲壯的戰役,目睹了西方強盜的蠻橫,同時目睹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此時的李叔同,便從一個傷春悲秋的文藝青年蛻變為一名心懷天下的革命戰士了。
他決定東渡日本留學,出發之前,他留下了一篇曠世之作:“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凄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
他到了日本之后,便對西方藝術發起了全面的進攻,無論是西方文學還是哲學,無論是西洋畫還是西洋音樂,他都能夠表現得出類拔萃。
當他回國后,便立即投身革命,他傾盡所學,創作出振奮人心的詩詞、歌曲鼓勵大家奮勇向前,他希望用文藝來喚醒國民的良知,以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
04 寫在最后
李叔同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一曲《送別》更是經典中的經典。人生,就像一幕幕的戲,沒有誰會是誰的“永遠”,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最終都會變成一場場的送別。
這首《送別》雖唱出了離別的感傷,但卻并不讓人感覺頹廢,反而有些許希望與祝福蘊含其中,意味悠長。
1918年,李叔同忽然決定放下紅塵中的種種,皈依佛門。這個決定對于追隨他來到中國來的日本妻子福基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自古多情總被無情負,當李叔同變成弘一后,他就無“情”了,把個人的“情與愛”、“欲與望”統統都放下了,他的今生,注定要超越小愛,他是為民族大愛,為天下眾生的大愛而來。
皈依佛門之后,他便奔走四方,講經弘法,宣揚真善美,號召弟子們“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他不知疲倦、不畏危難,始終平靜坦然地做著這一切。
1942年,弘一大師積勞成疾,一下子病倒了。他自感時日不多,便在臨終之前,提筆寫下“悲欣交集”四個字。當晚,大師安靜地與世長辭。
他走了,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塊凈土,灑下了一片清涼!
說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