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人,常常會有一種感覺,就是關節活動越來越不靈活,甚至還能聽到關節里傳出“咔拉咔拉”的響聲。很多人感嘆“年齡大了,不中用了……”,但關節出現這種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是關節長骨刺,還是關節磨損了?應該如何治療?如何避免病情加重?
一、膝蓋僵硬,關節“咔咔”響,可能是關節軟骨磨破了!
很多人都聽說過關節軟骨,但關節軟骨有啥作用,損傷了會有什么危害卻不是很清楚。
其實,關節軟骨就是人體骨骼的一層保護膜,人的關節軟骨和我們吃過的動物的關節軟骨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1.關節軟骨非常光滑;
2.長在骨頭的關節面端,是構成關節的重要部分;
3.表面富有彈性;
那么關節軟骨對于人體有哪些好處呢?
減少骨頭的磨損、讓關節運動更靈活: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非常光滑的關節軟骨的存在,所以關節活動起來也就非常靈活,骨與骨之間的摩擦力也更小,延長了關節的使用壽命。
緩沖沖擊力:人經常要做跳躍的活動,而富有彈性的關節軟骨可以減輕人跳躍時對關節的緩沖力。
分散壓力:關節軟骨可以分散上半身體重對于關節的壓力。
二、哪些人、哪些動作最易損傷軟骨?
一般情況下,人體的關節軟骨是非常符合人體的活動功能的,結構也非常結實,以至于很多人到了七八十歲關節軟骨依舊完好,可以支持人體幾十年的跑、跳、行走等活動。但也有一些因素會導致關節軟骨的提前磨損:
1關節面受力發生改變
比如有的人先天就是O型腿或者X型腿,這樣的腿型,肯定會讓膝關節的受力面集中在一個點上,從而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另外,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膝關節韌帶的一些損傷,也可能會導致關節的受力發生改變,從而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
2不恰當或過度的運動方式
有數據統計,人體在爬山、上下樓梯、跪著擦地時膝關節所受到的壓力是正常體重的3-8倍,所以,有些喜歡通過爬山、上下樓梯等方式來鍛煉身體人的關節軟骨的損傷會更加嚴重。
3年齡因素
上了年紀的人的關節軟骨的彈性變差,軟骨變脆,更容易損傷,另外,關節內是有關節潤滑液的,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潤滑液也會慢慢變少,軟骨之間會直接進行摩擦,時間長了,軟骨就會損傷、磨損。
三、軟骨損傷該如何治療?
1保守治療
(1)藥物
可以使用舒芙絡活絡凝膠,通經絡,養細胞。改善軟骨損傷帶來的疼痛,以及加快軟骨修復。
(2)靜蹲練習
動作要領:上身正直抬頭挺胸,保持身體直立,兩腳分開和自己肩寬一樣的距離,腳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內八字”。背靠墻壁站好,腳跟大約離開墻壁一腳長的距離。體重平均分配在兩條腿上,緩慢地下蹲,使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于90度。
次數和時間要求: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鐘,然后重復進行。每天重復3-6次。
特殊注意:靜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來做。例如30、60、90度3個角度,效果會更好。蹲的時候最好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角度進行。否則練習不當會加重損傷。
(3)玻璃酸鈉注射液
即給關節注入潤滑油,增加關節潤滑性與靈活性,以此減輕疼痛。
2
手術治療
【關節鏡手術】
即通過小創口將關節鏡以及手術輔助工具刺入關節內部,或清理關節腔,或磨削粗糙的軟骨表面,或切除部分軟骨。短期內可以實現緩解疼痛的目的。
【關節置換】
病情嚴重時的選擇,骨關節炎的最終治療。可以較大程度消除關節不適,大多數患者置換關節的使用壽命在15-20年左右。
四、如何保養關節軟骨
1運動前熱身很重要
在運動之前先活動一下關節,使關節充分潤滑,能增加關節的靈活性,防止關節軟骨損傷。
2適度運動
保護關節和軟骨最好的方法是游泳,不僅全身肌肉關節參與運動,而且水的浮力又可減輕對關節的沖擊和磨損。其他不負重或少負重的運動也可,如快步走、騎自行車等,活動量以身心舒適、微微出汗為宜;應盡量避免負重下反復屈伸膝關節活動,如登山、爬樓、深蹲、打太極拳及提重物等。
3適當食用含有葡萄糖胺的食物
葡萄糖胺可以幫助軟骨細胞活化,如:蝦、貝類、螃蟹
4避免肥胖
肥胖者在走路時膝關節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使關節軟骨過早磨損,加速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進程,所以控制體重也很重要。
如需了解軟骨損傷保養知識,+v1398128607即可與中醫理療師一對一咨詢
我是清妹子一個專注骨科保養的妹子
App 內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