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智商和情商,但你知道什么是數商嗎?我們生活在一個大數據的時代,每天制造的數據比古時候歷朝歷代加起來還要多,你應該也會對各種購物、新聞、娛樂app帶來的信息沖擊深有體會,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在數據的汪洋大海中找到自己的一艘快艇?本期推薦書籍《數商》,作者涂子沛。
我們先通過一個小故事來體會一下什么是數商。這是本書開篇講述的一個發生在19世紀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賈格爾,是一名英國人,之前長期在紡織廠擔任機修師。由于經商失敗,自己又不得不拉扯一大家子,所以他選擇了要到蒙特卡羅大賭場去“碰碰運氣”。賈格爾選擇的游戲是輪盤賭,因為作為機修師出身的他堅信,一個輪盤用久了,必然會出現機械不平衡的情況,從而會導致下注的數字并不是完全隨機出現。于是他雇傭了一些人幫忙,每天到賭場記錄每個輪盤出現的全部數字,從而分析數字出現的規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賈格爾的計算,果然被他發現了其中一個不平衡的輪盤,他也通過反復在這個輪盤上下注而贏得了相當于今天將近1200萬英鎊的巨款,賈格爾也成為唯一一個靠不作弊的方法戰勝賭場的人。
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例子,賈格爾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的軼事能夠幫助你理解什么是數商,但它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別人很難再效仿。不如我們換個角度來看賭場,現代賭場的運營已經完全是靠概率的了。你下注的次數越多,莊家的贏面就越穩定、越大,賭徒并非一次都不可能贏,他們完全可能僥幸贏兩把,但賭一萬把,一切基于僥幸的波動都會抹平,莊家一定贏,即久賭神仙輸。這也是為什么賭場要提供24小時服務,限定賭徒每次的下注額不能太大,他們要把賭徒盡可能留在賭場,讓他多次下注,只要下注次數足夠多,賭徒就必輸無疑。你贏是靠運氣,偶然的,賭場贏是靠概率,必然的。
很多人即使輸了很多錢也并不知道原因。在單個個體身上發生的事件可能是沒有任何規律的,但要把它們記錄下來,從一年的數據、一個地區的數據,可能也看不出太多的章法,但隨著跨年度、跨地區的數據越來越多,群體的行為特點就會在數據上呈現出一種“秩序、關聯和穩定”,即這些行為一加總,就會受一種嚴格的規律支配。
不能感知這些規律也不能怪我們人類自己,人類對感官的迷信可謂根深蒂固,只有一流的頭腦才能將數據當作“感覺的替代品”,通過數據來感知我們自己的身體和外部環境。高數商群體的一個特征,就是能用數據代替感官來進行思考。
那都有什么會左右我們的感官判斷呢,舉個例子——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經過篩選后存在的,而被篩掉的個體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們忽視了,如果我們分析問題僅僅依賴那些篩選之后留下的信息,我們的決策就會有巨大的偏差。這就好像老師在教室里說,沒來的同學請舉手,這是可笑的。這又好像我們在火車站臺上調查,請問你買到回家的票嗎?你會聽到所有的人都說買到了,而真正沒買到票的人,根本不會來這里。
這也就不難理解,我們照搬那些成功人士所謂的“優秀品質、成功經驗”,但自己還是無法成功。因為很可能那些最終沒有成功的人也有這些品質、也懂得這些經驗,只不過那些人沒有成功,我們只看到成功人士,所以覺得就是這些因素才導致了成功。在殘酷的戰爭中,那些不按常規飛行處置辦法處理危機的飛行員返航率更高,因為他們會比那些局限于標準答案的飛行員更不易被敵人預判和猜透、更可能幸存下來。所以,我們更應該意識到,很多成功人士,都不怎么喜歡按常理出牌,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對抗數據的較量。
未來的文明將以數據為中心,未來的競爭就是數據競爭。數商就是對記錄數據、組織數據、保存數據、搜索數據、分析數據、控制數據等以數據為對象的能力水平高低的一種衡量體系。當你掌控數據,你也就占領了戰略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