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過了端午,就聽到有端午節該說"安康"還是"快樂"的爭論,有人說端午節是悲壯的日子、奮進的日子,用龍舟和粽子幾年屈原,彰顯那種情懷;有人說這就是個節日,因為歷史上這一天并沒有那么多的悲情人物投江,是百姓的傳統節日;有人說古人歷來是將緬懷先賢和慶祝活動連在一起的,目的是"今日生活如你所愿",更有人說從快樂到安康的變化是顏色的一部分。
有些糊涂了,從毒教材、擦邊球到現在的節日說,為啥我們沒有繼承教員的指示?為什么不是各領域權威統領教材的編寫?反而是各種號在普及知識、歷史,甚至冷知識、野史,好在已經出臺了禁令,希望國人能夠在正統的歷史說中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