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二:
《如何聽如何說》,151頁
舉例時應該精挑細選,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陳述說得更生動、更易懂一些。許多人感到對概括性的話很難理解,尤其是那種高度抽象的概括。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能夠把抽象的敘述形象地描繪出來,使得它們更容易被人理解。
假如你聽不明白別人在說些什么,就應該而且有必要請對方給你舉個例子。如果他們舉不出令你滿意的例子,那么就很可以懷疑,是不是他們也搞不清自己話中的意思呢?
I:拆書家講解引導
嘗試養(yǎng)成一個習慣——表達任何觀點的時候,都舉個例子。如:
這幾天北京的空氣實在是太糟糕了——汽車擋風玻璃上一層灰,拿布用力擦都擦不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好看——夜里的海面漂流的鏡頭,就像夢境一樣。
你做的炸醬面真好吃——肉丁已經(jīng)完全浸透了醬香。
……
再養(yǎng)成一個習慣,聽別人表達一件事情,如果他只說觀點,請你適時問“能給我舉個例子嗎?”如果他只說觀點,請你適時問“能給我舉個例子嗎?”
示范 A1:
前兩天看完電影,朋友問我這部片子如何,好看嗎?我說太好看了。
【修改建議】A1會強調(diào)故事性,包括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如果結(jié)果沒有對你造成困擾,你就不會想用這個方法啦。并且給出你的反思。
【示例】上周五晚,我看完了《戰(zhàn)狼》,朋友也想看,微信問我這部片子好看嗎?我說道太好看了!然后他說了一個“噢”字,就沒有往下聊,(反思)我感覺這樣的表達太沒趣了,并沒有把這部片子的精彩傳遞給他,如果我能表達的更有趣些,他會有更直觀的印象,還會覺得我很有趣。
示范A2:
今后,別人再問我哪部片子或者書好看否時,我會舉一個例子。
【修改建議】A2首先要和原文片段的方法要有關聯(lián),不過,這里A2是否夠具體?期望達成什么效果?
【示例】這周六下午,我會參加一個朋友聚會,并且送他《GTD》時間管理這本書,我期望引起他想讀的興趣,我會和他說:這本書別看它厚,我最受用的部分就是第5章“清空大腦”,平常腦袋里堆了很多事情,不知道從何做起,便簽貼了一堆也沒用,我用了這里面的這個方法后,我的大腦一下子解放了出來,感覺非常好。你也提到了類似的困擾,我推薦你也看看。
作業(yè):
A1:上周給先生推薦書,就是說《窮爸爸,富爸爸》很好看,你要看,《和時間做朋友》你也看看吧,《三觀易碎》你也讀讀吧,我這里有一大堆好書,你趕緊也一起看看吧。因為我喜歡看書,所以我經(jīng)常時不時就推薦各種書給先生,但是每次都是說很好看的,你看看吧,而且會推薦很多,這不利于先生選擇看哪本,也并沒有給出這本書好在哪里的理由。很泛很感性。
A2:這段時間我正好看完《改變提問 改變?nèi)松罚矣X得這本書對先生常常處于評判者思維的狀態(tài)也會很有幫助,上周我還利用這個思維開導過他,這次我要這樣跟他推薦:
《改變提問 改變?nèi)松肺铱赐炅耍矣X得評判者思維和學習者思維很有趣,就是上周碰到那個“冷漠”的不幫我們移車者后,我還提出了你現(xiàn)在是評判者狀態(tài)哦,還記得嗎?我們要在我們的情緒,感受有點變化時覺察到,然后進入學習者思維。
這本書還提出了提問比答案更有價值,這個觀念你以前接觸過或者想過嗎?是不是有一點顛覆,我們總是想著要去解決問題,要去思考答案,卻沒有想過怎么去修改提問,去思考提問,我從這本書里得到了一些進步,我覺得你看看后一定也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