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閨蜜看到我出了月子,又開始看書了,就過來和我說:“英子,我也渴望讀書,但有時看得慢、看不懂、看不下,有的看完就忘,讀了很多都沒有產生價值,看過的書不知道該怎么運用起來?有啥辦法解決沒?”
大家可能都遇到過她這種情況, 讀了很多書,依然改變不了自己的生活,于是我們感慨:閱讀怎么就這么難!如何才能讀得快,記得牢,用得活呢?
日本東京大學三年級學生西岡一誠在《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以下簡稱《高分讀書法》)一書中提到其實不是閱讀難,而是我們沒有進行主動閱讀,不會從書海里挑選出能幫助自己的書,不會從書本中汲取能幫助自己的知識,沒有在閱讀后去做那些能幫助自己的事,所以閱讀就沒有提升。
作者正是掌握了主動閱讀,改善了閱讀方法,高中成績很差,在復讀兩次后,以全日本第四的成績考入東京大學。最終認為高材生和普通生的區別在于獨立思考能力的高低,想要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就要改變讀書模式,放棄“被動閱讀”,學會“主動閱讀”,和書“對話”或“辯論”。
那么,如何進行主動閱讀呢?《高分閱讀法》中提出了五個步驟,分別鍛煉五種能力,當你學會這五種主動讀書的能力時,你就擁有了引以為傲的思考力和讀解力。
一、讀前做好準備,飛速提升讀解力
經常聽很多讀者說:“看書的速度實在太慢了”、“我的讀解力是不是太差了”。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
西岡一誠說:“書籍、文章等讀不透的原因,90%都是沒有提前準備好。”
那做什么樣的準備,我們才能獲取讀懂一本書的全部線索呢?《高分閱讀法》提到學會裝幀閱讀法,達到聞一知十的效果,學會做假設,可以把一本書的全貌做成一張“地圖”。
1.裝幀閱讀法,從小信息獲取大內容
你在讀書時,是拿起書一氣呵成,從頭讀到尾,有時連封皮,腰封,前言和目錄一并帶過,甚至都不看后記,還是能從這些內容中獲得閱讀線索呢?
如果你是后者,恭喜你是一名合格的閱讀者。因為在書籍的裝幀里,尤其書名中,隱含著整本書的內容,因此一定要重視對裝幀信息的理解。
如何進行裝幀閱讀法?
①從書名中能夠獲取什么信息呢?試著判斷一下。
②每得出一條信息,就用一枚便箋記錄下來。每枚便箋上只寫一條,目標是至少寫三條。
③看完腰封,把上面的信息總結在一枚便箋上。
④閱讀作者的個人簡介,確認作者的著書背景等信息,把這些總結在一枚便箋上。
⑤把①~④步用到的便箋貼到書的勒口背面,在閱讀過程中要不斷回看。
每讀完一章,你都可以回顧一下:“這一章和之前通過裝幀閱讀法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對得上呢?”它會讓你再度“咀嚼”看過的知識,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升讀解力。
2.假設閱讀法,掌握書的全貌以及自己所處的位置
問問自己,在讀書之前,你的讀書目的是什么?有沒有針對這本書,給自己提相應的問題呢?如果沒有寫下這些,你就沒有設置好這張“讀書地圖”的“目的地”,讀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如何進行假設閱讀法?
①我為什么要讀這本書?在便箋上寫下閱讀目標。
②邊看目錄,邊思考如何使用書中的內容實現第①步中立下的閱讀目標,在閱讀目標后寫下具體的方法。
③相比閱讀目標,自己處于什么階段?在上一條的具體方法后面寫下自己目前的水平。
④如果實際讀書時發現與假設有出入,每次都要修改假設。閱讀地圖不斷更新,越來越準確。
做假設便簽書寫方法
通過①~③步,我們把閱讀目標、實現方法以及閱讀起點都設置好了,當你寫好了,在閱讀中就會產生“我在為實現這些目標而讀書”的想法,這一過程就是在一邊勾勒書的全貌,一邊理解書中的內容,讀解力也會提升。
二、讀中巧用閱讀方法,飛速提升獨立思考能力
1.采訪式閱讀,要成為一本書的記者,而不是讀者
采訪式閱讀要求讀者要像記者一樣,身體前傾,后背舒展,用正確的“記者的姿勢”開始閱讀。這樣一來,身為“記者”的你,會比讀者更早一步踏入書中的感情色彩中,文章的脈絡對你來說也會更加清晰。
記者還要求你要邊讀邊問:為什么會這樣?作者為什么這樣說?帶著疑問去“采訪”一本書。這樣的閱讀方式會讓你獲得真正的知識,而不只是浮光掠影的信息!
如何進行邊讀邊問呢?
①在閱讀時,要對疑問敏感。
②如果有問題,就在書中相應的那頁貼上便箋。什么顏色的便箋都無所謂,但疑問類便箋一定要擁有專屬的顏色。
③假如發現了問題的答案,立刻在書中相應的那頁貼上便箋。
④重點問題要單獨記下來。每次發現這類重點問題,都應該找筆記本記下來。
閱讀中,不斷進行提問和思考,閱讀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做支撐?有什么意義?若是經常問出這些問題,就可以最大化的把接收到的信息變成自己的知識。
2.整合閱讀法,培養言簡意賅的能力
經常讀完一本書,別人問這本書講了什么?有的人說不出來,有的人說了很多卻抓不住重點,一本書很長,很容易讓人產生“自己讀懂了”的錯覺。
所以,學會整合閱讀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能用簡單的話概括讀過的內容,跳出“感覺自己讀懂了”的假象,這是“真正讀懂了”的開始。
如何進行摘要閱讀法?
①從每一節、每一章中尋找最具概括性的句子。
②基于已找出的句子概括本章或本節的核心觀點,字數在30字以內。
③基于這些概括句,寫出一本書的概括句,字數在140字以內。
一本書就像一條魚,整合閱讀就是要做到骨肉分離,不妨先從分離自己的觀點開始,起初可以先從總結每一小節開始,然后再用140字以內的內容總結一章。習慣這種模式后,可以跳過小節,直接總結一章的內容。這樣,就可以總結出一本書的內容。
通過骨肉分離,可以分清書中“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思想”和“為吸引讀者閱讀而寫的內容”。能夠分清兩者的區別,才是一個讀者獨立思考的開始。
3.檢驗閱讀法,增強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
一般,你一次讀幾本書?《高分讀書法》作者說:“一次只讀一本,那可不行”,他提倡檢驗閱讀,同時讀幾本書,會向大腦中輸入更多信息,可以讓你避免產生極端想法,還能讓你走出被動閱讀的尷尬局面,在閱讀時掌握主動權,培養自己從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鍛煉思辨能力。
其實,我們平時也做檢驗閱讀,比如查字典或者通過讀另一本簡單的書,搞懂正在讀的這本書,這不是多么難的事情,但閱讀效果卻很棒。
大家一定有這樣的經歷:學到一個新概念或者新知識,然后在另一本書中再次看到時,腦中殘留的記憶就會被再次“勾起來”,此時海馬體就會很敏感,感覺這個內容很重要,于是自動就會把這部分內容歸入長期記憶中,這也是檢驗閱讀的好處,有助于記憶。
如何進行檢驗閱讀的平行閱讀法?
①選擇兩本有相關性的書。
②選中的兩本書要以同樣的進度閱讀。
③時刻思考兩本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④找到相同點或不同點后,記得貼好便箋。
⑤讀完后,把所有不同點重看一遍。“為什么兩書的觀點會產生分歧”,自己要逐一分析原因。
推薦使用不同顏色的便箋區分相同點和不同點。比如,相同點用淡藍色的便箋,而不同點用黃色的便箋。這樣不管過了多久,再回看這兩本書都會一目了然。平行閱讀法會讓你自然而然地做到動腦子閱讀,長期實踐,真正做到從多角度客觀思考,擁有思辨能力!
三、讀后一定要和書來場talk,飛速提升應用能力
日本作家大巖俊之說過,一本書的重點約有20%,按照“二八原則”,20%里面真正重要的只有80%。假如一本書有200頁,那需要你記住的點也就才32頁。你為了記住全部反而連這32頁也忘記,豈不得不償失。
所以,不要刻意去記書中的知識點,讀書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用,用起來才能長久地記住知識。那該怎么用呢?作者強調讀后一定要和書來場talk,只有做到輸出,才算沒有白讀一本書!
1)和你在假設階段所做的猜測“對答案”,主動講述
你在閱讀前就設立了閱讀起點、實現方法、閱讀目標,這都是假設,當讀完全書,你就可以對答案,去驗證自己的實現方法是否正確,自己的目標有沒有達成。
如果達成了,你可以提煉出要點,主動講給別人聽,整理自己的思路,加深理解記憶。如果沒有達成或達成一部分,也是收獲,可以知道差在哪里,接下來讀什么書幫助完成目標,如此循環,讀一本書就有一本書的收獲。
2)用自己的話有邏輯的表達感想收獲,深耕寫作
讀一本書,就是信息的輸入,給一本書寫感想,是在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很多人在讀書時,不習慣得出自己的結論,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感慨“原來是這樣啊”,然后就接受了作者的所有觀點。如果這樣閱讀,要想提升思辨能力或活學活用的能力,就太難了。
我們可以通過寫讀后感、書評、拆書稿,去輸出自己的感想,把書中的信息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或者去知乎、悟空問答回答書中可以總結出來的問題,解決他人的困擾和痛點,也是對知識點的再次使用。
3)設定行動目標,用才是更好的讀
經常聽到一句話“知道這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歸根結底就是因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動。一切道理,最終都要落實到“行動”二字上,正如貓叔所說:“對于特別好用的內容,不僅希望自己能記住,但更希望自己能用上。用,才是更好的讀”。
大巖俊之也說過:“讀書,特別是閱讀商務類書籍,只有在讀完后有所行動才能發揮閱讀效果。”
每次讀完書,書中肯定有很多值得實踐的點,此時就要學會設立“行動目標”,就是要在一本書讀完之后,寫一份屬于自己的踐行清單。
具體怎么寫,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回答兩個問題:
1、這本書中,有哪些內容是我用的上的?把它們一條條羅列出來。
2、針對你寫出來的每一條內容,回答我該怎么做?
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寫出來,就可以得到這本書的踐行清單。這樣做,就能促進自己更認真地思考,讓書真正為你所用。
當你寫下行動目標的那一刻,其實就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干什么,“一個人只要心中有目標,他的面前就會有路。心有多遠,路有多長。”對于讀書來說,用就是最好的讀。
通過輸出的機制來鞏固輸入的學習成果,讓學習成為一個封閉的環,一入一出,學習效果更佳,知識點也就記得牢固,同時,我們接收到的知識也更加廣泛。
學習的完整過程就是輸入和輸出系統相結合,不管是只有輸入沒有輸出,還是只有輸出沒有輸入,都不是完整的學習過程。在正確的學習中,輸入和輸出,二者缺一不可。熟能生巧后,你才能成為別人的師父。
四、總結
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我們都需要讀更多的書,學習更豐富的知識,形成良好的思考力和讀解力,《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告訴我們,其實這兩種能力都可拿下,只需要我們改變閱讀習慣,學會主動閱讀,就可以達到“讀得快,記得牢,用得活”的閱讀效果,實現閱讀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