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布里斯班郊區呆久了,便有去城里轉轉的想法。距市中心25公里,自駕距離也就半小時,可上點年紀的人,偏就喜歡坐公交巴士。享受老年免費公交卡,不是喜歡坐的本意,就是喜歡慢慢悠悠、閑來無事的松弛感。如果硬要拿母國的高鐵、輕軌的快做參照,那就沒得比。? ? ?
? ? ? 生活喜歡快還是慢?要看怎么說。時光退回去20年,或再往后退,要說想慢的,恐怕腦瓜進了水。那個時候的人呀,都爭先恐后,把“時間就是金錢,效率才是生命”,整天掛在嘴邊,落實在行動上。誰要慢吞吞的,那就等著大家的鄙視吧 “就那熊樣,還想多拿錢,見鬼去吧。” 一時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改變了生活節奏,走著的,想跑起來;跑著的,還想飛起來。都心急火燎、都來去匆忙、都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可這樣的快,也著實讓人受不了,緊張、焦慮、煩躁。過去少見的“三高”多了,很少聽說的抑郁癥出現了,不可思議的極端行為也有了。都是因為“快”導致的?不全是;但超常的快,也脫不了干系。干嘛非要那么快呀,因為落后要挨打、被人欺,不奮起直追,那能行?那個年代的人,不懂得啥叫康養,只知道絕不能落人于后,巴不得把老命都豁出去。? ? ?
? ? 退休賦閑之后,生活節奏開始減緩,逐漸領略到“慢”的妙處。老者之間互相打趣,“急匆匆的干嘛,想早點去死呀。”這話雖不好聽,想想也不無道理。是呀,干嘛非要那么快,保持常態不好嗎?慢慢吃飯,避免噎著;慢慢述說,別人聽起來舒服;就是遇到啥急事,耐著性子去處置,沒準效果還會好很多。就是出去玩,也得慢慢玩,才能玩出情趣、美感、味道。人到老年,本來腿腳就沒那么利索,精、氣、神也沒那么旺盛,咱們做到凡事不急、慢一點來,平心靜氣的、穩穩當當的、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