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發現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學著學著就放棄了,放棄的不是學習這件事,其實是堅持這件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經常會學習一些東西,學習的過程我們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快要成功了。這個完全是看我們的意志力在死撐著。完全就是,把這些單詞背完,把這些書看完,我們就可以回到最初的舒適區。
任何讓自己堅持的事情,都會消耗能量,讓你感覺非常累。當你堅持學習的時候,不是“學習”這件事情累著你,而是“堅持”這件事情累著你了,為了堅持所需要調用的意志力,耗費了你大量能量。
很多時候,我們想學的東西實在太多。看到別人學畫畫或彈琴,報了班卻堅持不下去;工作當中發現自己思維方式欠缺,收藏了不少文章,但是再也沒打開過;覺得心理學很有用,去找人推薦書目,買來放在床頭卻從來沒翻開過。
我們想做很多事情,可能也開始做了很多事情,但最后沒有多少是堅持下去的。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意志力更加有限,一天8小時看網頁沒問題,但一天思考四五個小時,人就會被掏空。
所以我們在做任何所需要做的事之前,一定要有選擇性。要學習我們自己喜歡的事,能夠學的好,能給我們帶來價值。
當我們選擇好一個我們真心想去做的事,不要完全意志力去控制這件事的發展。我們需要把這件事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做的期間,我們要隔離我們的誘惑,這個例子說的太多了,現在對于我們誘惑最大的莫過于手機,電視了。
以前我往往放不下的誘惑就是電視和網絡。當手機沒有網絡的時,我會尋找別的事情去做。當我的空間區域沒有電視時,你就會開始做自己要做的事。偶爾可以關上網,關上電視,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
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不看電視后,你甚至都想不起來看電視這件事。這就是習慣的力量,比意志力更可靠。
提升元認知策略:每個人的認知方式不同,知道自己的認知優劣勢,才能夠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籌劃、選擇、聯系、調整、追蹤的五大技巧,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正確犯錯:人類的大腦是從犯錯中學習的,能否從犯錯中進步,決定了犯錯這件事獲得的是成就感還是挫敗感。
其實學習的過程也是刻意練習的過程。
下次再說說刻意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