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高中的第一年,遇見了那個少年——T君。
身材精瘦,個子一米七左右。這大概就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了。
他話很少,或許是沒有融入他所在的圈子,反正我跟他的交流也不是很多。仔細想想,整個高中讀完貌似也沒有很多的交集,但是這個人,我覺得很厲害。
因為我就讀的是武漢市的省重點,又是學校重視的實驗班,每天的學習總是硝煙濃重。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做完課堂作業就是自己買的各種輔導書,埋在題海里面還得催眠自己我還能學。雖然現在承認那段單純歲月很舒服,但是,相較之下T君就比較別具一格。
他的學習資料只有課本和老師的作業。
在崇尚題海戰術的郊區重點,他就像是個沉默的斗士,無聲的還擊這個教育模式。
第一次月考,年級第四。
第二次,年級第一。
從此之后,年級第一。
在班上,他就像是一個神一樣的人。
開春,運動會?;蛟S是積壓了很久的怨氣想要發泄,我們班很多人報名,這是個好事,雖然絕大多數都只是謝謝惠顧式的跑了一個場,但是T君卻不像很多男學霸一樣具有體弱身胖的特點。
他拿下了長跑的第一名,而且領先將近一圈。
學校的體育生感覺無地自容,因為我看到他們憤怒的樣子,被一個想象中只顧學習的小伙搶走了他們榮耀的桂冠還給自己留下了恥辱的樣子。
我真的對他感到好奇了,濃厚異于常人的好奇心讓我想到一個點子——我得坐到他旁邊一個月,觀察下他。
由于每個月班上都會根據成績調換位置,所以我在一次名次排的比較靠近的時候跟老師提出要求,可能是考慮到互相促進的作用,我就跟T君坐到了一起。
他每天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溫習知識,晚自習前回顧課本。這種只在小說里面出現的人就坐在我邊上,這就是他的秘訣,我感到內心一陣驚訝。
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內心的好奇,在他看書的時候,我問到:
“你每天不刷題目怎么考得這么高?。俊?/p>
“我也不知道,我覺得就把課本搞懂就行了”
“......”
我仿佛自己去找人打了一下臉,不是很舒服,然后我就自顧自的做題了。他也就繼續看書。
很快,分文理科。我們理科實驗班很合理的全都選擇了理科,也同時換了一批老師,生物、數學化學物理老師都換了。更加猛烈而直接的試卷轟擊開始了,他貌似開始承受不住高強度的被迫訓練,開始向老師提出不做作業。
可能是考慮到年級第一的光環還在他身上,他開始可以不做作業。但數學老師是個比較古典的人,也可能是多年的數學教學已經固化了思想,始終要求每個人交作業。于是他每次上課,都得問一句:“T君,你的作業呢?”然后T君尷尬的站起來,說一句沒做。然后老師一臉慍氣的看了他一臉,說了句下課交給我,就開始上課。
當然他每次下課都沒交。
依舊年級第一。
然而,這樣的時間在高二持續的并不長,突然有一天,他決定在家里自學,不想去上課。
一個被視為沖擊清華的苗子突然準備半輟學。這可驚動了年級的各個領導。于是每天晚自習的時候,都會有各種老師以各種理由“關心”他。有時嚴重的時候,甚至是多個老師一起。有一次鬧得兇了,父母都請來了,然而還是改變不了他的想法。
最后,可能是母親的淚融化了他,他繼續在學校??墒菂s像變了一個人。上課開始睡覺看小說雜志。下課就去玩,也不做作業。
他開始踢足球,因為長跑帶來的強大體力和身體素質,足球上開始有了起色,于是花更多時間在其中,仿佛忘記了學習。半年后,他如愿當上校足球隊隊長,代表學校出征武漢晚報杯足球賽。
進入高三,從一開始的摸底考試,就昭示著戰斗已經開始,決戰只是時間問題。高強度的學習刷題讓我每天都覺得腦子快要炸掉,然而T君還是在足球場上愉快的揮灑汗水,仿佛一切與他無關,只用管好自己腳下的那顆球就好。班上的人開始嫉妒她,而不是開始的欽佩。然而嫉妒的時間也是極其珍貴的,雖然班上總是有幾個搗蛋鬼在維護著班上的輕松氛圍,但是這種輕松讓人感到可怕。
時間在流逝,很快期中考試,T君考了年級300+。他申請回家學習。老師允許了,年級主任也不管這件事。他回家了。保留學籍。
一直到了四月調考,他來參加考試,年級500+。開始一起學習。
兩個月后,他考上了武體,二本一,可以繼續踢足球,他很開心。
升學酒會上,大家喝的伶仃大醉,有人說起這個問題,他只是笑笑,然后繼續喝酒。
大一下,他又一次請求休學。
這次他又做了一件“大事”——蹬著自行車,從武漢開始,取道河南河北,到了北京。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在班群里面秀一波坐標,有時候方便的話還會有同學款待一餐佳肴。
時長2個月,他完成了一個我們很多人一生可能都不會但是很渴望的事情。
他就是一個傳奇。
但是我希望,他是個時光錯位的傳奇。
倘若他沒有在高中鬧騰這么一番,很大可能會在大家的期望下,很容易的考取清華大學。然后在大一開始踢球,鑒于自己的好體育素質,會做得很好。然后,他會醉心于足球,考試只追求及格。在大三的時候,開始用心的鉆研學術,憑借自己的學習方法,應該會因此考上一個不錯的研究生。在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騎行回武漢。
也許青春總是放蕩的,大俠也總是孤獨的。我的水平,可能要花很久才能理解他當時做出這些決定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來的勇氣。就像絕大多數的人一樣,我很平庸,沒有那種獨孤求敗的經歷,每一分只能靠自己多多刷題目來獲取。
這讓我想到了蔡崇達老師在自己的《皮囊》一書中寫到的“文展”這個人一樣。文展是個天才,但是卻被自己毀了,最后到了一個小鄉村,一個人孤苦的活著。當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文展和T君的差別很大。坦白說,我也不覺得T君會落得一個境地。T君是一個勇敢的人。一個自由斗士,鮮活的活在我的高中時代。他的故事,至今,還被幾個朋友津津樂道,說的時候還會有中欽佩的目光,伴隨著肢體的揮舞。
轉眼又是一年,跟他也很久沒有什么聯系了。不知道,他,今年還會做出點什么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