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家里領導生病了,因未能及時表達關懷和照顧,被踢出了房間,被迫和兒子“蝸居”一室)
例行的臥談會上,兒子談到最近的壓力有點大,有時都感覺有點壓抑了。
我說“你這都讀職校了,還壓力呢?”
兒子說“自己過去初中,就是一個普通學生,啥也不是。現在呢,被選成了班長,也進了學生會,看上去不錯,但是自己畢竟沒有經驗,而且身邊也有優秀的人存在,到時改選,被選下來怎么辦啊?多沒面子啊”
“尤其是,班級里還有一個無論是成績,還是能力,各方面都不輸自己的同學”
“這人有時挺討厭,今天還過來挑釁,說你可以把班長位置給我”
聽兒子這么說,我想起了在之前的時候,他也表達過萬一被選下來怎么辦的憂慮。
對于這件事,從我的角度,我覺得不算是壞事,至少說明了你是在意的,而不是那種無所謂態度,所以,這是好事。其次,能夠對“潛在對手”進行分析,說明沒有盲目自大,還能相對客觀的進行分析。
于是,我想了想,對他說“你看啊,這里有個問題,從你剛才所表達的,你說,“你擔心自己被選下來”這里面包含了什么含義?”
“是不是已經是站在失敗的角度了?還未戰,就已經想著失敗了”
兒子想了想,說“好像是這么回事誒”。
“戰斗還沒打響,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勝利,而不是去想失敗了要怎么辦?”
“是的”
“從戰略上藐視對手,從戰術上重視對手”
“我們首先應該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強的,想贏我,他還沒有這個實力,最后贏得一定是我,在戰略上,你要有這樣的信心”
“戰術上,重視對手,作為學生,首要的一定是學習,你數學第一比他強對不對?他英語比你高9分,你現在在補習,這個差距是不是有縮小的可能?語文他最強,我們不去說超越,要縮小差異,是不是可能?”
“文科是我們的弱勢,我們不求超越,目標縮小差距,可以吧?”
“再說了,職業學校,語文、歷史、政治學那么好,作用大嗎?”
“我們要把重點放到理工科,放到專業課上,這是我們成績的決勝場;所以,你不用擔心你物理、專業課學不好,有困難,多和老師交流,他們是專業的,你你沒有方法,他們有啊,你可以向他們請教學習方法啊。”
“其它的,不管是學生會,還是入團,你只要盡力去做好就行了。”
調整好我們的心態,讓我們每天都能用一個好心情去面對每一天。早上起床開沒有賴床,給自己點贊;出門是個好天氣,點個贊;看到了鮮花、小動物,點個贊;地鐵寬松不擁擠,點個贊......
當你帶著內心所積攢的“贊”,還不足以有個好心情嗎?
該說的說了,兒子能夠接受多少,就是他自己的事了,他有他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多去嘗試和體會吧。
不說了,早點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