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兒雪柳黃金縷
我的第一個人生格局是屬于青春與審美的。每個人都在問人生的意義,我想基于自然性與人性,人最一開始是向上與充滿活力的,也就是這里的青春;人之愛美,本性也,也就是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美,美的容顏、美的事物、美的品格甚至是屈原畢生所追求的美政。
這種最原始的沖動,像一座海市蜃樓的魔影,總是停不住的要向著他走去。
于是我們看什么都新鮮,什么都想做。我們找到一個人、看到一件物件、感受一段情,總希望他們是美好的,不愿意是令人煩惱的,甚至是丑陋的。于是我們兜兜轉轉、左顧右盼,終究是在尋找那一份美好,經此不疲,直到開悟。
寶馬雕車香滿路
我的第二個人生格局在于奮斗與目標。這里的奮斗是勞動、也是物質,人和動物都是在勞動中完成生存與生命的升華的,從勞動中衍生出一系列的關系與文化,倘若人失去這最初的一,那怎么會得到之后的三,在之后的六,勞動開始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否則你不如去做一塊石頭或者死去。物質又是社會的基本,沒有物質其他的都是一種容易成為一種虛妄或者意淫。社會上有一部分的意淫功力很了解,拼命的想辦法去懶散,偏偏還對一切勞動品頭論足,只能說,你現在還沒成為一塊石頭或者死去,那是還有傻瓜在拖著你走,這樣想著,你還是動著的,只是朽了。
作為人,不想勞動,你不死也會朽;到了社會,不想事業,你是亂活。
然而,勞動不應該是盲目的,而是應該有目標性。這種目標性與審美是結合的,我稱之為事業,這種事業讓自己感動愉快,也明白清楚自己努力是為了什么,又將到達到哪里去。這里的事業解釋并不是說要做多大的事情,多大的業績才能稱之為事業,而是這份勞動讓你感受到目標性與審美愉悅性,比如你是個燒烤攤主,燒烤也能為你帶來不錯的收入,能養活家人,能和家人一起過安定的日子,你內心感到祥和,仔細想想,再折騰其他你也覺得沒有必要,這可以說是你的事業了,你為之奮斗而愉快,你了解自己,也明白生活要的是什么。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的第三個人生格局回歸于情感與溫暖。前不久端午,我查了查資料,發現賽龍舟,最開始的時候是百越民族在這一天劃著龍舟走親串友,一起說說話,后來為了更多娛樂,才開始了競賽,所有的競技只為大家過得越來越好,你我相互趕超,相互愉悅。我理解為,一群人一起愉快的生活是人最初的本意,社會競爭是后來的衍生,一切都不應該離開愉快二字,離不開人的另一個標志性屬性社會性。
所有的奔走是為了更好的回歸。無論你是如何經此不疲的尋找美感、還是要去奮斗多大的事業,終究是要回歸于情感與溫暖,回歸到原點,感悟到酸甜苦辣,回到了各自的人生意義。我想,這算得一場功德圓滿了。
“為只為尋親訪友,怪只怪風月情濃。”于是下班回家的路上有一盞燈;努力的背后有一個人的期盼;兜兜轉轉,驀然回首有一處倩影,嬉笑怒罵,有一群親友;社會管理、國家發展終歸要回歸于此,所有的奔走才有了最根本的意義。
所以,奔走中的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