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適讀年齡:2-6歲
本期推薦的繪本是被《紐約時報》譽為“21世紀最突出的新銳作家”("the biggest new talent to emerge thus far in the 00's")莫·威廉斯的作品《古納什小兔》。
這本繪本曾獲得包括2005年凱迪克銀獎在內的共計47項童書大獎,可謂大名鼎鼎。我家寶寶是在繪本館看到這本書的,一見到就愛不釋手,不僅館內看還要借閱回家看,而“古納什”這個看似拗口的名字,他居然毫不費力就記住了,可見是真心喜歡,于是,我集齊了這個系列的全套共計三本。令人欣喜的是,這套書居然本本經典,寶寶每本都很喜歡,強烈推薦各位寶媽入手。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實景照片和手繪的結合,每一幅圖片都經過精心設計,像是生活中一幕幕真實的場景。而作者對于細節的把控讓人嘆為觀止,他用人物豐富的肢體語言和夸張的表情讓這些場景流動起來,如電影一般呈現,非常新穎別致。
現在,讓我們一起打開書來閱讀吧!
繪本的扉頁,作者用三幅照片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主人公翠西的一家:爸爸媽媽的婚禮,然后有了翠西這個寶寶,翠西的第一次出門。接著,作者放了更大幅的照片,是翠西抱著一個小兔子,這幅照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我們可以從這里很自然地將孩子帶入故事場景。
這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啟發,我們每天都在講繪本,講得都是別人的故事。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足夠精彩,足以成就自己的故事,各位寶媽不妨拿出家里的照片,選取有意義的集結成冊,給寶寶講講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相信這些一定會成為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不久不久以前,當翠西還在咿咿呀呀學說話的時候,她和爸爸一起出門去辦事。翠西和爸爸走過大街,穿過公園,經過學校,然后走進自助洗衣店。短短的幾句話非常生動,我們可以注意這幾個動詞:走過,穿過,經過……在平時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可能不太會注意這些用詞,但準確而恰如其分的用詞對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做親子閱讀的初衷。
以下一段文章摘自網絡:
很多年以來,美國的教育學家一直對一個問題感到困惑:
即使智商類似,為什么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無論是學術表現還是工作表現,大多比不上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
后來,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不同生活環境中,孩子們所接觸的詞匯數量天差地別!
因為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愿意和孩子多說話,也更愿意不厭其煩地給孩子解釋各種各樣的復雜詞匯的意義,所以富裕家庭里一個4歲大的孩子,四年里“收聽”到的詞匯總量,居然能比貧困家庭的孩子多出足足3200萬字!
而詞匯量的匱乏,正是貧困孩子輸在起點的重要原因。
在自助洗衣店里,翠西幫爸爸把臟衣服放進洗衣機里,還幫爸爸往機器里塞硬幣。看看翠西越幫越忙那調皮的樣子,是不是看到了自己寶貝的影子?
重頭戲來了,翠西和爸爸離開自助洗衣店后,翠西突然想起一件事。但是她還不會說話,便拉住了爸爸,非常努力地告訴爸爸是什么事情:“阿拉西,巴樂西,肚拉機……”各位寶媽,相信我,把這些外星語言讀熟后念給寶寶聽吧,他們一定會樂壞的!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可樂……
走到家門口,翠西的媽媽一打開門,就問道:古納什小兔呢?全家人跑過大街,他們跑著穿過公園,他們從學校門前飛馳而過,然后沖進自助洗衣店。你看,這些形容快的動詞也非常生動:“飛馳而過,沖進……”多給孩子讀優秀的繪本會在無形中增加他們的詞匯量,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翠西的爸爸努力地找古納什小兔,當終于找到的時候,翠西學會了她的第一句話:“古納什小兔!”而這就是扉頁中那張照片背后的故事。講到這里故事就結束了,然而我們的親子對話還可以繼續。我們一定記得自己寶寶學會說的第一句話吧,和他們就這個話題聊聊吧,告訴他們是在什么時間,在什么情況下他們說出了第一句話,這可是非常溫馨的親子時光哦!
《古納什小兔》的腰封上有這樣一句話:如何與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溝通的杰出繪本,孩子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沒被理解的需求。其實,我覺得不僅僅是不會說話的孩子,即使孩子會說話,會表達,但有時也難以表述清楚,而針對這樣的孩子,可能他們的需求更容易被忽略。
我家寶寶說話晚,口齒不清楚,很多時候我都是按照發音去猜,去重復他說的話,一般來說簡單的詞語很容易猜到,但隨著他會表達的東西越來越多,語意越來越復雜后,總會有猜不明白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就會著急,甚至發脾氣,經過多次摸索實踐后,我覺得以下兩個方法效果還不錯,供各位家長參考。
第一,要求他描述一下,剛開始可以給他幾個提示。
有一次,我家寶寶讓我給他找一輛紅色的車,我找了幾個都不對的時候,他開始發脾氣了。于是我問他:你能不能告訴媽媽,是大的車還是小的車?他回答:是小的。我再問:那車上除了紅色還有別的顏色嗎?他回答:有灰色的。我接著問:這輛車是做什么用的?他說:是運東西的。根據這幾個回答,我一下子就找出了他紅色的小卡車。這樣幾次訓練后,每次他說不清楚的時候,我就會說,你給媽媽描述一下。他會很自然地從幾個角度來講述,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第二,場景還原法。
我家寶寶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個月,連續幾次大便都拉在了褲子里,老師每次都會交代要我回去教育一下。其實我也很郁悶,寶寶已經會用馬桶了,在家里也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剛開始,我覺得會不會是他不敢和老師說。于是一有機會就告訴他,在學校,老師就像媽媽一樣,要大便就告訴老師,沒關系的。寶寶總是說:我知道了。可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
后來,我在家里用樂高積木搭了一個幼兒園的布局,特別是廁所部分,一排小便池,一排小馬桶。然后我用一個男的樂高小人和寶寶一起過家家,我拿著樂高小人說:哎呀,我要大便了。寶寶立即把小人放到廁所小便池旁邊。我說:不對,應該坐小馬桶。寶寶立即大聲說:不行,他是男孩子,不能去女孩子的廁所。這一瞬間,我終于明白他為什么總會拉在褲子里了,幼兒園里小班不分男女廁所,大概是老師告訴過他們,男孩子小便在這邊,女孩子小便在那邊,而我家寶寶并沒有完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于是根據這個情況,我們繼續模擬,告訴他男孩子小便和大便是分開的,同時和老師溝通,如廁問題順利過關。
各位家長,你們是如何和孩子溝通的呢?有沒有什么可供參考的例子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作者簡介:
莫·威廉斯
1968年出生于美國新奧爾良州,畢業于紐約大學帝許藝術學院(The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為《芝麻街》等許多知名兒童電視節目寫過劇本,也創造了許多著名的卡通形象,先后6次獲得美國電視艾美獎。2003年開始創作童書,已出版10多本兒童繪本,獲得過包括美國凱迪克大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好書獎在內的多項童書大獎。被《紐約時報》譽為“21世紀最突出的新銳作家”("the biggest new talent to emerge thus far in the 00's")。
繪本作品有《別讓鴿子開巴士!》(2004凱迪克獎銀獎)、《古納什小兔》(2005凱迪克獎銀獎)、《古納什小兔又來了》(2008凱迪克獎銀獎)、“小象小豬系列”、 《Leonardo the Terrible Monster》(《怪獸阿抖》)、《Edwina the Dinosaur Who Didn’t Know She Was Extinct》(《不信自己已滅絕的恐龍埃德溫娜》)、《Time to Pee!》(《該撒尿了!》)、《You Can Never Find a Rickshaw When It Monsoons》等。目前與家人居住在紐約的布魯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