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Elon Musk 2014年在南加州大學的畢業演講 觀后感
人物簡介: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Paypal(全球最大的網上支付公司)創始人、環保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三家公司的CEO,馬斯克被稱為“現實生活中的鋼鐵俠”,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聽起來“天方夜譚”的設想。
最近看到了一段Elon Musk 2014年在南加州大學的畢業演講,和大家一起分享。
演講觀后感
——趁年輕,為自己打工
作為公司雇員,我們為老板打工,為工資交付成果;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自己的老板,為自己打工,創造超值的成果,比如能力、技藝、友誼、尊重等更多有意義的收獲。兩種打工的本質區別是被動與主動——為了雙贏,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應該為自己打工。
把自己想象成老板,去看待下列問題:
1.非常努力地工作
演講中,馬斯克做一個很簡單的數學計算:別人工作50個小時,但是你工作100個小時,你相當于干掉其他公司兩倍的工作。
如果把“為自己打工”理解成一種創業,這難道不是一件超值的事情嗎?又或者把投資親密關系當成一種創業,投資不僅保鮮愛情,還會讓愛情股價持續上漲。
另外,最好避免掉進以為自己“很努力的在工作”的坑。因為“為別人打工”的心態,很容易讓人以為投機取巧的“策略”很成功,誤以為占了很大的便宜,實際上不僅誤人,更是誤己——自欺欺人的心態,將不斷加速擴大和優秀人士或者本該更優秀的自己的差距。
2.和優秀的人一起工作
如果看成主動打工,不僅要從創業失敗的經驗中吸取教訓,還要向更好的商業模式、更高成長率、更成功的老板看齊,并成為有資格跟優秀公司等價交易和合作的公司。
3.如何去判斷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馬斯克說:很多人感到困惑,他們花的錢并沒有讓他們的產品變得更好,舉一個例子,在特斯拉,我們從不在廣告上花錢,我們把所有的錢都投在了產品研發及更好的產品設計上,我們盡全力把我們的車做的盡可能的好。
重視自身的實際價值,關注手藝的打磨,而不是過多關注自己的估值,本末倒置。
如果你想建立一個公司,你要不斷地思考,你們作出的這些努力是否使得你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變得更好。
多問問自己,是不是每份付出最終都落腳于創造價值上了呢?
4.不要單一地跟著所謂的大趨勢走
從物理學第一原理的角度來講,并不是通過類比去論證,而是通過所有你認為最本質的元素去推論。這樣一來你可以分辨出哪些是你應該做的,哪些只是你跟隨別人的腳步在做的。
百度了一下:
第一原理,是哲學與邏輯名詞,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第一原理相當于是在數學中的公理。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質,然后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類比論證(比較思維)是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也去做,比如經驗、方法、傳言等。
舉個特斯拉電池問題的例子:
一些人會說,那些電池組非常昂貴,而且會一直這么貴,大概是 600 美元/千瓦時。因為它過去就是這么貴,它未來也不可能變得更便宜。
那么從第一原理角度進行思考:電池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這些電池原料的市場價格是多少?電池的組成包括碳、鎳、鋁和一些聚合物。如果我們從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這些原材料然后組合成電池,需要多少錢?天啦,你會發現只要 80 美元/千瓦時。
曾有人問過馬斯克:你相信命運和宗教嗎?
他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不,我只相信物理學。”
所以說,了解、學習、認識思維差異太重要了,差距都來源于一點一點的認知差異,以及伴隨之的巨大行動差異。
看完這段演講,又想到那句話:
可怕的是牛人不僅比自己更牛,而且還比自己更努力。
換句話說,可怕的是牛人的思維方式(操作系統)不僅更牛,而且還運轉得更賣力!
馬斯克說想要在火星上退休。
那我呢?
想了想,或許我不會那么瘋狂,但是不是可以考慮瘋狂一些呢?
至少,在為別人打工的同時,我應該學會主動為自己打工,迭代商業模式,努力創造超值成果。
參考來源:
來源1:中國電動車網
來源2:極客公園
文末彩蛋:
漫畫《鋼鐵俠》跟馬斯克毫無關系,但由于真實的人物原型霍華德·休斯已經過世,為了豐富人物,使人物形象更飽滿,電影《鋼鐵俠》確實參照了馬斯克的一些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