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唐宋八大家的文學課》,讀完以后受益匪淺。
唐宋八大家的很多文章我們都曾學過,有好些都要求背誦,如韓愈的《師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軾的《赤壁賦》都是經典名篇,這本書將帶我們近距離接觸這八位學者,領略文學的精髓。
人生在世,總會經歷風風雨雨,他們也不例外,他們在個人生活方面都經歷了諸多磨難,可是他們并沒有被生活打倒,反而樂觀面對,如此堅韌不拔的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韓愈出生在一個多災多難的士族家庭,兩歲時父親去世,由兄長代為撫養,后來兄長英年早逝,寡嫂鄭氏帶著年幼的他回鄉奔喪,又遇到了叛亂,中原陷入戰火。
這段苦難的生活給他的精神世界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得他對中興大唐、重振家族有著強烈的愿望,這也為他日后的崇儒傾向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柳宗元從小在長安長大,得母啟蒙,對古賦篇篇倒背如流,二十一歲就中了進士,可謂風光無限。可后來由于官場風波,他被貶為永州司馬,從高峰墜入低谷,讓他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
“家國不幸詩家幸”,柳宗元還想回朝,可后來發現即使遇到大赦,“八司馬不在赦免之列”也已成為鐵律,而他正是其中之一,于是,他換了一種方式安定下來,一位文壇巨匠在南荒之地就此崛起。
蘇洵、蘇軾、蘇轍并稱“三蘇”,作為父親的蘇洵從小教育蘇軾蘇轍兄弟倆要友愛,要相互扶持。作為哥哥的蘇軾當時已經是全民偶像,但他又總因為自己的詩被貶,不是得罪這,就是得罪那。
弟弟蘇轍為了撈哥哥,硬是從一個小書生,一路升級打怪,成為宰相,蘇澈的一生,不是在撈哥哥,就是在撈哥哥的路上。蘇軾的一生,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文采斐然的他們,自然留下了很多經典之作。
這本書讓你能夠細細了解唐宋八大家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以后再遇到他們的文字,就更容易理解了呀!他們身上所傳遞出來的文學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后人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