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必要的身體緊張,不必要的思緒、情緒都在為我們盲點服務,它們總是會把注意力引向盲點。而注意力一旦被盲點捕獲就會被它消耗掉。
要去觀察不必要的身體緊張,不必要的思緒、情緒。放松的身體是可靠的,不去評判、譴責、批評,只是觀察。如果我不能把熊吃掉,熊就會吃掉我。
盲點唯一的目的就是滋養自己,它通過觸發那些使它得到最佳滋養模式來實現目的。那些模式就是理智、情感、身體的習慣,這些模式總是伴有身體不必要的緊張。
如果這些模式在任何情況下出現,我馬上將注意力專注在身體上,深呼吸......并保持身體放松,那將會怎樣?你要親自驗證,不要聽信所謂的專家和權威。
02
去改變觀察對象的努力只是在浪費能量,而且難以帶來改變。這種努力也是一種機械性和習慣性的行為,只會使能多的能量被捕獲和消耗。
通過觀察累積的理解,我們可以逐步耐心地改變我與觀察對象的關系。我與它們關系變得:漠然、客觀、不執著。
如果我對行為進行評判,我的注意力就會被盲點抓住,注意力被消耗,盲點得到滋養。
03
評判無可逃避地伴隨各種不恰當的情緒、思緒、身體緊張,這些都是致命的信號,說明盲點開始運作了。這是一個即時反應機制。
自我觀察就是觀察不必要的身體緊張、思緒、情緒,這些都可以幫助靈魂覺醒、發展、成長和成熟。
04
所有為了變得有意識而付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無論多么微小。這是一個工作法則。
每當我進行自我觀察,我內在的注意力就會因此得到滋養而成長。
不要強求,每次觀察一點,我不在意“大的進展”,只在乎為了“了解自己”而進行穩步、耐心、謹慎而正確的努力,這就是我們獲得自由的希望。
把希望寄托于頭腦是愚蠢的行為,寄托于情緒會帶來哀傷和痛苦,而寄托于自我觀察則是力量和智慧的體現。
這樣可以滋養注意力,從而帶來更多有意識的狀態。于是,我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