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助力學習技能
? ? ? 運動不僅是一個好習慣,還是一項技能。作為一個還算愛運動的人,我對運動慢慢有了一些感悟,對于運動方法也有了一些認識。運動就是一個輸出力量又增長力量的良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面臨挑戰,忍受疲倦,增強力量,獲得成就感。
? ? ? 在健身房的第一年,我練瑜伽、騎單車、做keep,是“熱身”的一年。第二年,我跳操、跑步,是繼續“熱身”,了解身體能力的一年。第三年, 我去游泳,是對常規運動產生倦怠的一年。第四年到現在,我開始“擼鐵”,做高強度間歇訓練,才算真正入門。健身都要經歷這么漫長的“初級階段”嗎?當然不是。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經歷,在別人那里,完全可以把每個一年變成一個月。但是不能比一個月更短了,身體的適應需要時間,如果好高騖遠,則是偃苗助長,終將得不償失。
? ? ? 健身幾年來,我是愈發敬畏和小心,受傷這種事真的隨時可能發生。而如果不去盡力地做,不去接近極限,又難以突破和成長。這個度的把握需要長時間的嘗試和探索。以曾一度火爆網絡的平板支撐為例,這是一個鍛煉全身力量的好動作,看起來又簡便易行,于是惹得眾人躍躍欲試。一般而言,女生一開始能做到一分鐘就很不錯了。咬緊牙關做到一分鐘的時候,有兩種選擇,第一,繼續做,由于體力不支必然導致動作變形,手臂超伸、關節鎖死、腰腹下塌,這樣的結果就肯定會損害關節和脊柱;第二,果斷放棄,那么就有可能停留在一分鐘這個坎邁不過去了。
? ? ? 那么如何破解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反饋,要么有一個對平板支撐了解的人幫你糾正,要么自己研究這個動作然后買一塊大鏡子隨時觀察自己。在保持動作標準的情況下,多撐一秒鐘,再多一秒鐘,一旦動作變形就必須調整,一旦體力不支就必須暫停。不要輕易泄氣,要接受每一秒鐘的突破都可能需要花上幾周甚至幾月的時間;不要急功近利,看到別人能撐幾個小時,就為巨大的差距苛責自己。運動忌諱盲目與人攀比,選錯了參照系,很可能打擊得人就此放棄。
? ? ? 鍛煉身體的力量是如此,學習別的能力也是一樣,任何技能都是可以通過訓練加強的,而從淺到深,從初到精,都可以在正確的方法的指引下,走得更扎實,進步得更快。而其中有個通用的方法,就是復盤。復盤就像是平板支撐時給自己放了一面鏡子,隨時監測,隨時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此外,學習別的能力也需要先認清自己的實力,選對參照系,如此才能設立合理目標,才能讓計劃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