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鶯鶯是崔相國的獨生女兒。崔相國死后,崔夫人和鶯鶯扶柩回籍安葬,途中羈留在河中府普救寺內。這時,書生張君瑞上朝應舉,路過河中府,順道瞻仰普救寺。張生和鶯鶯在寺內無意中會見,彼此十分傾慕。張生租得僧房半間,伺機與鶯鶯相互留情。
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漂亮,帶兵圍困普救寺,要搶她為壓寨夫人,揚言三天內如不把鶯鶯送出和他成親,就要燒毀佛寺,殺盡寺里所有的人。全寺驚恐萬狀。崔夫人無計可施,親口許愿誰能退卻賊兵,就把鶯鶯配他為妻。張生挺身而出,寫信給至交白馬將軍杜確。杜確派兵退走賊兵,解了普救寺之圍。張生和鶯鶯十分高興,不料崔夫人嫌貧愛富,突然變卦,想要賴婚。她設宴要鶯鶯向張生敬酒,以兄妹相稱。鶯鶯不肯,擲杯以示反抗,張生因而致病。
崔鶯鶯懷念張生,讓婢女紅娘到僧房探病。張生以書簡相托。鶯鶯回信,以詩相約:“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夜間前來應約,鶯鶯卻責怪他無禮。張生病況從此愈重,臥床不起。后來由紅娘引線,帶鶯鶯同去探病,鶯鶯即與張生結了百年之好。日久之后,崔夫人得知,拷問紅娘。紅娘講出真情,并數責夫人言而無信的過錯。崔夫人理屈詞窮,見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只好應允張生和鶯鶯成為夫妻。但是,鶯鶯和張生的愛情道路并不平坦。崔夫人提出三世不招白衣女婿,張生必須應舉中上狀元才能成親。張生被迫上朝應取,一對情人又作生離死別。就在一個幕秋的日子里,崔鶯鶯在十里長亭安排筵席,愁送張生赴京,“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后用“崔鶯鶯送郎”形容人間生離死別的傷感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