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橋
一
杜甫,著名的唐朝詩人,一心憂國憂民,滿臉苦大「愁」深,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卻「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去世四十年后,靠著元稹寫的墓志銘,才以蝸牛的速度出名,到了明代,終被尊為「詩圣」。
但他不知道的是,除了詩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他還以另外兩種方式,爆紅于21世紀的網絡。
先是「杜甫很忙」,教材里的詩圣畫像,被一些非主流的靈魂畫手,演繹成了吉他手、賽車手甚至坦克手。
后是「杜甫很憂傷」,有人用一張圖片,總結了他與李白的過往:
杜甫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沒想到,堂堂的詩仙李白,竟如此不近人情,這份塑料兄弟情,讓后世的杜粉,一直憤憤不平。
但真相是什么?
真相一般不在網絡,而在歷史的某個角落。
二
李白與杜甫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公元744年。
此時的李白,正當壯年,在詩壇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
兩年前,他應詔入京,玄宗皇帝很是興奮,專門從輦中走下,捧著大腹,邁著小碎步,一路笑臉相迎。
然后賜座、上菜、敬酒,并親手調拌羹湯,送與太白品嘗。
皇帝老兒的這番操作,讓在場的文武百官,全都瞠目結舌。
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高高在上的天子,也會變成屁顛屁顛的粉絲。
接下來,傳奇還在繼續。
為了讓李白趁著酒興,寫出精品,玄宗特意喊出最寵愛的妃子,和帝國最著名的藝伶,進行歌舞表演,還讓楊國忠和高力士,為詩人脫靴捧硯。
這一刻的李白,如王者般榮耀。
此后,他被任命為翰林供奉,經常出入宮中,和皇帝貴妃一起,寫詩聊天,喝酒擼串。
雖然蜜月期過后,玄宗開始變臉,李白無法實現「濟蒼生、安黎元」的宏愿,但終究還是被「賜金放還」,替盛唐的書生文人,賺足了面兒。
天賦異稟,才華超群,又有天子站臺背書,無人能及的李白,鮮衣怒馬,文體兩開花,一時名動天下。
而這時候的杜甫,還只是塵世間一個迷途的老書童。
已過而立之年,卻家中沒礦,手里沒錢,作品幾乎沒人看,功名依舊很遙遠。
對紅透半邊天的李白,他是打心眼里膜拜。
終于,在東都洛陽,杜甫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
三
這是一場偉大的相遇。
聞一多先生甚至認為,于中國歷史而言,這場會面的意義,僅次于孔子見老子:
我們四千年的歷史里,除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念的了。
那天,李白正坐在酒樓,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時不時地還會來上一句:“啊,此情此景,我想吟詩一首。”
杜甫則在餐廳一角,皺著眉頭,嗑著茴香豆,不停地思考著人生、民生和天下蒼生,偶爾還會長嘆一聲。
時間開始靜止,空氣仿佛凝固。一場歷史性的會面,即將拉開帷幕。
作為詩仙,李白走到哪里,自然都是焦點。
他旁若無人的言行舉止,還有卓爾不群的神態氣質,很快就引起了杜甫的注意。
仔細打量一番之后,杜甫的心臟開始砰砰跳。
莫非、難道、果真?
他連忙走到李白身邊,躬身行禮:“敢問閣下,可是翰林供奉李大學士?”
李白面無表情,抬起頭來,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冷冷地回了兩個字:“正是”。
杜甫強掩心中狂喜,反復練習了幾次呼吸,再次作揖:“在下中原杜子美,著作郎杜審言之孫。”
李白瞬間來了興趣:“‘文章四友’的杜審言?想必你也懂點詩詞歌賦?”
“那是自然”,杜甫挺直腰桿,朗聲回應,“詩是吾家事,吾祖詩冠古”。
說完,便呈上了幾首新作。
“哎呦,不錯哦”,李白看了之后,連連點頭,然后邀請杜甫入座,兩人煮酒論詩,大醉方休,從此成為摯友。
以上情節,史書并無一字記載,只是我的想象,但畫風絕對不會相差太遠。
這一時期的李、杜,不僅氣質不同、名氣不同,追求更是不同。
剛從巔峰滑落的李白,已經徹底擺脫了名利的羈絆,此刻只想著訪仙問道,以求自在逍遙。
吾將營丹砂,永世與人別。
? ? ? ? ? ? ? ? ? ? ? ? ? ? 《古風》
杜甫卻依然壯志在胸,渴望有一天能科舉及第,功成名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 ? ? ? ? ? ? ? ? ? ? ? ? ? ? 《望岳》
生活真是殘酷而有趣,你苦苦追求的,只不過是他人已經放棄的。這句話不僅適用于杜甫,也適用于雞湯文里的所有人物。
三
永遠不要忽視偶像的力量,有些時候,他甚至能改變你的思想。
在李白的耳濡目染之下,杜甫開始對道家產生興趣。兩人約定,年底再到梁宋,一起修道成仙。
幾個月后,李白、杜甫如期而至,再加上一個高適,三位大詩人,便在開封、商丘一帶,組團「找仙人、采仙草、煉仙丹」。
找是肯定沒找到的,一輩子都沒有找到。
第二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又重逢于山東,白天登高抒懷,騎馬射獵,晚上吟詩赴宴,指點江山。
醉了一床睡,醒了手牽手,兩個人在一起,又快活了很久。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 ?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杜甫專注且執著,他的一生,無論是對國家、對妻子還是對友人,向來用情很深。
作為李白的死忠粉,他把未見時的崇拜,相聚時的歡快,還有離別后的思念,全都寫進了字里行間。
流傳下來的杜詩中,有近二十首是寫給太白的,標題中直接點出詩仙大名的,就達十余首。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 ? ? ? ? ? ? 《春日憶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 ? ? ? ? ? ? ? ? ? 《飲中八仙歌》
這是崇拜李白的才情,羨慕李白的灑脫。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 ? ? ? ? ? ? ? ? ? ? ? ? ? ? 《不見》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 ? ? ? ? ? ? ? ? ? ? 《夢李白其一》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 ? ? ? ? ? ? ? ? ? ? 《夢李白其二》
這是李白因「附逆」獲罪之后,杜甫流露出的同情、牽掛和擔心。
所以杜甫的日常,除了寫詩,便是相思: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 ? ? ? ? ? ? ? ? ? 《天末懷李白》
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
? ? ? ? ? ? ? ? ? ? 《冬日有懷李白》
即便到了晚年,杜甫貧病交加,但只要憶起當年,與李白交游的場景,依然久久不能平靜:
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
寒蕪際碣石,萬里風云來。
? ? ? ? ? ? ? ? ? ? ? ? ? ? ? ? 《昔游》
憶與高李輩,論交人酒壚。
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
氣酣登吹臺,懷古視平蕪。
? ? ? ? ? ? ? ? ? ? ? ? ? ? ? ? 《遣懷》
杜甫果然深情,這些詩歌,若是配上現代音樂,那就是一首神曲啊:
往后余生,冬雪是你,春花是你,夏雨也是你,秋黃是你,四季冷暖是你,目光所致,也是你……
四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當然不瞎,杜甫的這份友情,他了然于心,也曾寫詩回贈。
山東重逢,他調侃戲虐: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 ? ? ? ? ? ? ? ? ? ? ? ? ? ? 《戲贈杜甫》
舉杯送別,他又悵然若失:
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
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天各一方,他依舊情真意切: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 ? ? ? ?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 ? ? ? ? ? ? ? 《沙丘城下寄杜甫》
滿打滿算,李白總共給杜甫寫了四首詩,其中兩首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
這樣看來,李白與杜甫的感情,確實不對等。
老杜,扎心了!
但有些事情,不能以常理而論,尤其是李白,他生來就不是凡人。
他的每一段人生,都是一篇無法復制的傳奇。
從「少任俠,手刃數人」,到「醉草嚇蠻書」,再到天子「降輦步迎」「親手調羹」,然后「賜金放還」「千金散盡」,直至傳說中的「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我們這些偽文青,根本無法想象,詩仙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么。
他的世界夠大、夠遼闊,既胸懷社稷江山,也向往九天飛仙,既渴望建功立業,又貪戀明月清泉。
顯貴時與帝王同飲,落魄后「獨酌無相親」,寫詩無數,醉酒無數,閱人更是無數。
他深受道家影響,崇尚清靜無為、率性而為,任何一段交情,于他而言,不過是蒼茫的天海間,偶爾飛過的一只海燕,掠過無痕,波瀾不驚。
更何況文人、士大夫,本就是李白最不待見的群體。
他的朋友圈里,不是東巖子、元丹丘般的方外高人,就是汪倫、紀叟這樣的鄉野村夫,除了孟浩然、賀知章和王昌齡,應該數不出十個文化人,而且前兩個,還屬于自帶仙氣出場的類型。
這樣一個牛人兼狂人,就算皇帝給他發微信,他未必都會一一回應。
對于杜甫這個小迷弟,他能在百忙之余,寫詩回贈,已經是高看一格,厚愛三分。
如此說來,李白對杜甫,不存在虛情假意,更不是傳言中的無情又無義。
試想,如果真的視杜甫為空氣,他又豈能寫出「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這般深情款款的詩句?
SO,那些用《贈汪倫》,來調侃李、杜「塑料兄弟情」的人,莫非是楊國忠和高力士雇來的水軍?
新書《桃李春風一杯酒:唐朝詩人的快意人生》已在當當和天貓上線:
簡書CEO林立、詩詞大會王子龍傾情推薦,18位最具代表性的詩人,200余首經典唐詩, 以今人之語言古人之事,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用走心的文字,寫有趣的故事,共譜一段詼諧、淺近但深情的大唐簡史。
新書的封面和內頁,全部采用四色彩印,再穿插30幅經典詩意圖+24節氣圖,還有隨機贈送的四季主題古風書簽,典雅大氣,書香撲鼻,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
當當購買鏈接:《桃李春風一杯酒:唐朝詩人的快意人生》
天貓購買鏈接:請復制本行文字? ¥nEaHbJidla6¥? 然后打開淘寶APP即可。
(元月17日前,當當和天貓都是4.9折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