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12? 星期一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換位思考
說實話,面對發(fā)脾氣的孩子,你有沒有那么一瞬間,想狂揍孩子一頓?
如若真誠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大部分父母的答案應(yīng)該是肯定的。
但是能夠管理好情緒的父母,只是想想而已。
而情緒容易失控的父母,真的會對孩子大打出手。
很多父母常常會把孩子發(fā)脾氣當作是孩子不聽話,或者覺得孩子挑戰(zhàn)了自己的父母權(quán)威。
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哪怕是合理的需求。
其實,孩子發(fā)脾氣,都是有原因的。
而你真的能耐心去傾聽和找尋原因嗎?
前幾天,帶兒子從外地坐高鐵回家,路上有5個小時的路程。
剛剛有點新鮮勁,之后小家伙就說無聊。
而疲憊不堪的我們只想爭分奪秒地好好瞇一會。
可興奮的孩子總是想找點好玩的。
我們耐著性子給他讀了故事書,然后又讓他看了一會動畫片。
可一停下來,他馬上又說感到無聊。
這時老婆選擇不理會,而我也閉著眼睛休息會,都沒有去理會他的感受。
沒想到他在座位上扭動了一會,竟然哭了出來。
在高鐵的車廂內(nèi),孩子大哭大鬧可不是好事。
我趕緊安慰住他,可心里就有點堵了。
看他那樣子,真的想打他一頓。
因為我們好像已經(jīng)想盡了辦法滿足他,為什么就不能守規(guī)矩,安安靜靜地坐一會呢?
可轉(zhuǎn)念一想,他又有什么錯?
這么長的時間,讓他就那樣呆坐著?未免太不懂孩子的心了。
雖然不能吵鬧打擾他人,至少父母要積極看到他情緒,明白他的感受吧。
這時只能幫助他來調(diào)整一下情緒了。
我說帶他去走走,看看餐車那有什么好吃的,希望幫助他走出這個壞情緒的中心。
有點小脾氣的他嘟著嘴犟氣,跟我說不想去。
我知道他是有點生氣,小小吃貨怎么會跟好吃的過不去呢?
繼續(xù)耐心地跟他說說話,然后一起轉(zhuǎn)了一圈。
回來的時候就拿了一個小冰淇淋。
然后把旅途中的小玩具翻弄出來給他打發(fā)時間。
這一路上就沒有再吵鬧了。
我跟老婆說,“他哭的那一瞬間,我真的想狠狠抽他屁股幾下。但是又覺得這樣打罵的作用應(yīng)該不會好,反而會讓他大哭大鬧,影響其他人。”
他要的其實就是父母的關(guān)注,希望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然后耐心地接納。
當孩子發(fā)脾氣時,我們常常徘徊在犯錯的邊緣。
孩子為何脾氣暴躁?因為大部分父母都曾犯錯。
用自己的情緒取代孩子的情緒。
這是父母犯錯最大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我覺得你現(xiàn)在應(yīng)該感到高興了,因為我覺得很好。”
“你難道沒有看到我?guī)闶嵌嗝吹男量鄦幔繛槭裁淳筒荒苈犜捯稽c?”
“你總是這樣鬧,我覺得你就是胡鬧,就是找打。”
……
很多這樣的情形,都是建立在“我”的感受之上,而沒有去考慮孩子的真實感受。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孩子無理取鬧,其實這個“理”往往是父母的標準,而不是孩子的標準。
只看到孩子的正面情緒,而拒絕接納孩子負面的情緒。
孩子笑著,開心的時候就看到了,愿意跟孩子玩玩樂呵樂呵。
可是孩子一哭,馬上就斥責(zé),不準哭。
孩子說自己害怕,就說他膽小。
孩子說自己不喜歡,就說多么好,多么好,一定要孩子接受才行。
要知道這些負面的情緒是合理的存在,需要被接納。
自己的情緒容易失控,一點就著。
很多時候,我們?yōu)槭裁磿刂撇蛔∽约旱钠猓?br>
仔細回想就會發(fā)現(xiàn)這跟自己的童年息息相關(guān),跟那個生活過的原生家庭緊密相聯(lián)。
每個人內(nèi)心都埋著一些情緒地雷,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有的人在不斷地排雷,而有的人反而越積越多。
而孩子們的行為往往會成為導(dǎo)火索,引爆你埋藏的情緒地雷。
而這樣的父母,往往會在孩子內(nèi)心埋下同樣多的情緒地雷。
很多年以后,會發(fā)現(xiàn)孩子跟自己一模一樣。痛苦著你的痛苦。
聽貓說心智,做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