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6日中午,第二場TTAF引導技術*DISC在線學習。今天學習的重點是ORID和VAK三層次。
ORID焦點討論法,是有30年歷史的經典內容,是最接近人類思考流的思考框架(漏斗型)。
一、不一樣的check-in和check-out
第二場,繼續由Alice老師帶領check-in,接到每次要用不同方式進行的任務,Alice老師說AI機器人會將隱形人將移到小黑屋,請開攝像頭的伙伴招手打招呼,沒開攝像頭的同學需要在聊天框輸入暗號:我不是隱形人。這波操作設計得好應時。
Alice老師又通過互動了解大家的學習基礎,當收到指令“學過的輸入1時”,除了1還出現了0和2。Alice老師笑著說,都沒有說0和2的。這也是成年人學習的慣性思維了。
就像check-out環節,Alice老師說讓大家想一個關鍵詞,我又習慣性地發到聊天區,而這次的要求是寫在紙上,然后拍照發群里。五場不用的check-in和check-out設計都很期待了。
二、ORID和教學案例
Alice老師了解了大家對ORID的基礎之后,簡單介紹了ORID的含義。
然后通過觀看8分鐘視頻,(為了避免網速影響播放,視頻鏈接發在微信群)Dolly老師提出了四個對應ORID的問題讓我們思考和回答(每次都用不同的方式)。
-Objective? 客觀
影片中有哪些影響任然啦停留在你的腦海?
2分鐘,輸出形式為打字在聊天區。
-Reflective? 反映
看完這個影片,你有什么感受?請畫一個簡單的圖示代表(只需要畫簡單線條)。
3分鐘,畫圖后通過切換看到大家的圖形。
-Interpretive? 詮釋
對你來說這個影片傳遞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信息?
4分鐘,分組討論。
(Dolly老師進到其中部分小組觀看)
-Decisional? 決定
影片啟發我們做什么樣的改變?
三、VAK到VARK learning style
學習風格從VAK到VARK的迭代。
-Visual
learning through seeing
空間、顏色、相片、圖表形、模型
-Auditory
learning through "Listening"
耳朵、嘴、提出疑問、陳述意見、與人交流
-Read/Write
learning through "Reading/Writing"
文字、用詞敏感、整理素材、邏輯性、輸出
-Kinesthetic
learning through "Doing"
模擬場景、新概念應用、挖掘價值、實際問題、著手解決
教學方式:Dolly老師切換到海報機位,邊講解邊把對應的彩色便利貼粘貼在所在的區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