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公式3+3=6和3×3=9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加法和乘法算出來的結果不同?對于這個問題,相信你一定會從數學的專業角度給出答案。但是,這不是本文想要討論的問題,我們更想從商業經營角度探討兩者的差異。
上篇,我們已經知道加減法代表著同維度下的合作與競爭,3+3=6就是同維度競爭合作的抽象化數字表達之一。然而,商業經營合作方式遠不止于此,劉潤老師強調,商業世界里真正優秀的算法并非加法,而是乘法。乘法代表著不同維度上各要素的合作關系;同理,除法代表著不同維度的競爭。3×3=9與3÷3=1就是商業經營活動中不同維度合作與競爭的抽象化表達。
以餐飲行業為例,進一步說明什么是同維度競爭、什么又是不同維度競爭。通常情況下,顧客就餐時間相對固定且非常有限,屬于典型的稀缺資源。到了飯點,各商家爭奪的其實是顧客就餐時間和胃口。一個顧客進入某家餐館就餐,大概率就不會接著再去另一家。仔細想想,一家面館的競爭對手是誰?往往不是同一個區域的別家面館,而是餃子店、包子鋪、面包店等其他餐館。大家都知道,餐飲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盡管有些餐館生意并不好,但多數都還能生存下來。為什么?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差異化競爭,或者說是經營菜品不同維度的競爭,3÷3=1總會留有生存空間。假如一條街道上都是面館,無論面的調味和吃法有多少種類,最終都會倒閉,3-3=0。即使能存活下來,也幾乎無利潤可言。
怎么辦?
試想,如果餐館經營的菜品都不同,每個菜品只有一家餐館在做,一條街上各有一家餃子店、包子鋪、面館等,就把同維度的競爭變成了不同維度的競爭,這樣大家都能生存下去。假如留意觀察就會發現,街上店鋪的分布大致如此。又如果某家餐館,能把餃子、包子、面條、混沌、油茶等一起綜合經營,在菜品種類上就變成了不同維度的合作3×3=9,正向協同效應也就發揮了作用3+3>6,營業收入大概率不會差。
小結,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加減法代表著同維度的合作與競爭,乘除法代表著不同維度的合作與競爭。正確理解和使用加減乘除,可幫助經營者更透徹的理解經營關系和理順商業邏輯。
(公式說明:用3+3和3×3只是為了更清楚的表達兩者結果的差異。任意使用其他數字的公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