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聽書打卡 D13#
閱讀時間:2021年8月22日
書名:《跳出頭腦,融入生活》
作者:[美]史蒂文·C.海斯
? ? ? ? ? [美]斯賓斯·史密斯
我見:
一、人類的痛苦
? ? 痛苦的普遍性,人有思維和語言,每個人都會痛苦。痛苦分為兩種:眼前的痛苦和不在場的痛苦。
二、用積極替代逃避
? ? ? 逃避感受的好處:阻礙積極的行動、造成長期的行為障礙、使得痛苦翻倍。
? ? 喜歡控制自己的原因:控制對外部世界有效、從小被教導控制情緒、認為失控意味著失敗、控制在短期是有效的。
? ? 逃避無用時,說三句話:我愿意接受這種可能性、我對自己盡力應對痛苦深表同情、我再也不責備自己。
? 學會積極和接納:采取積極心態是必要的、完整的感受所有的感覺。
三、學會審視思維
? ? 認知融合:把話語當成了真實、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痛苦。
? ? 認知解離:將思維與其所指分離、更自由靈活地活在當下。
? 利用正念活在當下:及時追蹤自己的想法、留意身體的感受、從判斷中認知解離、接納自己的情感、切身體會和實踐。
? ? 自我的三個意義:概念化的自我,自我成了語言評估的對象;自我意識不斷發展的自我,當下流動的個人體驗;觀察的自我,本真的自我。
四、自我價值的實現
? ? 真正的價值不是目標,不是情感,不是結果,不是意味著一帆風順,不是未來。價值是選定一個方向,以及做出選擇。價值總是完美的。
? 十個價值領域:婚姻/夫妻/親密關系、(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友誼/社會關系、事業/職業、教育/培訓/個人成長和發展、娛樂/休閑、精神、公民職責、健康/身體舒適。
? ? 下決心采取行動:設定目標(是否現實、是否可以達到、是否符合你現在的情況、是否能讓你實現價值),通過行動達到目標(和過程中的障礙共處、作出承諾>打破承諾>再承諾、打破僵化的模式、和他人分享你的新模式、時刻保持對自己價值的警惕)。
我思:每個人都有痛苦,這個是沒的說的,區別在于,有人逃避不敢直視,有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有人敢于直面所有的痛苦、行為障礙、負面情緒。深陷其中是不好的應對方式,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逃避痛苦看起來一時爽,但長久下來可能帶來的積極行為障礙,痛苦指數翻倍。最好的應對痛苦的方式就是用積極替代逃避,走出痛苦,過有價值的人生。
? ? ? ? 積極的應對模式為:面對?接納?改變。首先就是要【面對】,就是完整的解離,正視并分離開痛苦情緒的誘因、痛苦情緒的持續和發展、痛苦情緒的影響和后果。然后就是【接納】,就是完整的接受,積極的、必要的、完整的接受所有的情緒,利用正念活在當下。接納并不等于完全接受,而是放棄控制,完整的感受自己的所有感覺。最后就是【改變】,與負面情緒和平共處的同時,利用正念活在當下,過有價值的人生,在多領域內,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