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自己是個對過年完全不在乎的人,然而隨著年齡漸長,小寶貝的到來,離家越來越遠,我對過年的懷念卻與日俱增。原來總覺得什么時候回家都一樣,所以在經歷了某次過年回家的痛苦之后,再也不愿意過年回家了。然而,真到除夕這一天卻是分外地想念家,分外地想回家。原來,過年已經成為一種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離家再遠,我也還是向往過年回家,因為我知道回去了才有年味,回去了才有人問我吃沒吃飯,才有人愿意花時間給我做一大桌子菜。
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我心里便很恐慌,一方面我很害怕爸媽問我啥時候回去,因為我心里也挺想回去的,但又很難實現,一方面我又會覺得回去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也不過就是多做幾個菜。哎,到真的過年過節的時候才發現,我還挺在乎有人給我多做幾個菜的。在外面漂泊這么多年,從來只有我給人家多做幾個菜的份,似乎很少有人給我多做幾個菜,只有回到家,才有人愿意給我多做幾個菜。到現在我才明白,原來一桌子菜才是家的感覺。自從有了小寶貝,我一直在想要怎么給她家的感覺,除了平時的細心呵護,過節的這種儀式感恐怕也是極其重要的了。以后看來不能偷懶了,過節一定得給她準備點好吃的,這樣以后她長大了才會想回家,O(∩_∩)O哈哈~
仔細思考下來,其實過年時這種思鄉的感覺,無非是儀式感的體現。到了特定的時候,想跟特定的人在一起吃飯。一直以為我們家是完全沒有儀式感的一家,但是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是,每逢過年過節過生日,不管多少人,爸媽必定會準備一大桌子菜,這大概就是最大的儀式感了。其實自己成家之后,特別是有了小孩之后,才發現這有多不容易。這一年來,我們每天基本只吃兩個菜,因為實在是太費時間精力了,可想而知,一桌子菜得花費多少時間精力。說白了,那都是愛的結晶啊,如果不是出于愛,誰愿意花那時間精力做那么菜,過那啥年啥節的啊?!
別再覺得過年沒儀式感了,回家過年就是最大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