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二星
DAY10
有什么規則是我們能永遠遵行的?恐怕一條也沒有。‘不可說謊’過于簡短,‘不準說謊’又太過空泛,‘有時候可以說謊’盡管切中要害,又很難當成一條規則,‘有時候’是什么時候?每當面臨不同的價值時,我們無法不評價,不權衡。應以單一事件來處理,將兩個觀點涵蓋在內:一方面要考量,每一句謊言都耍弄了被騙之人且限制了他的自由;另一方面則是‘不傷人’的原則,一如我們要捍衛自己的權利。具體事件的正確解決方式就在這兩者之間。
—— 《讓我們過的很好的15堂道德課》Rainer Erlinger
2.阿不
D24-今天,每個人都在抱怨水、空氣和環境。停止抱怨吧,這已經太遲了!相反,去改善這些局面,是給我們這代人的機遇。有人說中國這里有問題,哪里有問題,只會抱怨的人永遠不會成功,那些在別人的抱怨中抓緊機會的人才會在未來20年有機遇。——《馬云:未來已來》
3.安榮
使你變得富有的是儲蓄而非收入---
沒有人能僅僅通過掙很多錢就變得富有。財富產生于你對金錢的留存。許多人都有一條不理智的期望:“等我掙到足夠多的錢,一切都會好轉起來。”然而實際上,生活水平是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的。你的需求往往總是與你所擁有的一樣多。更進一步說,事實就是:不儲蓄就只能負債。
——《財務自由之路》D21
3.六六媛
D24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把一件事做好。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只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沓鈔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
4.羅斯丁
準備的秘訣:? 了解你的5P
SMART引導師知道準備對于成功來說至關重要。他們知道提問是為了全面理解他們將在會議中確定的需求,并且他們知道全面準備以滿足這種需求的步驟。他們確實理解準備工作的5P:目的( Purpose)、產出( Product)、參會人( Participant)、可能的問
題( Probable issues)和流程( Process)。將回答下列問題:
計劃一次引導會議最重要的步驟是什么?
需要得到回答的最關鍵的問題是什么?
·準備階段應該和誰去溝通?
關于會議要問參會人什么問題?
·如何確定已經準備好了?
《引導的秘決》D4
5.沐子娟
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
——《錢氏家訓》D23
6.福臨福佑
因為經過了認知革命,智人有了共同的虛構故事,使智人的行為超過了《生物學》的范疇,跨越了超過150人的合作門檻,從此智人可以進行成千上萬人的分工協作,雖然我們的基因中仍然保留著生物性,但我們和其他生物已經漸行漸遠了,我們終于成了萬物的主宰!
7.梔子花開
意志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在學習中會獲得更高的成績,在擇校方面具有更高的優勢。他們通常不會缺課,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做功課,而更少看電視。相比于智商,自律性會對學生的表現有更大的影響。提升意志力來幫助學生的最佳途徑,就是把鍛煉意志力培養成一種習慣。意志力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力量,就如同你手臂和大腿中肌肉的力量,用力過猛會感到疲累,肌肉剩余的力量就不足以供給其他活動。 《習慣的力量》 D24
8. Ada
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于外來事物的依賴。――古希臘哲學家艾皮科蒂塔D6
9.水靜河飛
假如你把秘密泄露給了風,就不要怪風把秘密泄露給了森林。
紀伯倫《沙與沫》- D13
10.糖糖
day23
如果只想著詩和遠方,而不顧眼前的茍且,大概真的是癡人說夢吧?!
《努力是不分年齡的》
11.易秒
作為一個批判性思維的人,你就要指出一點,任何一個想要進行論證的人都有必要提供一些解釋,說明為什么你應該接受那個論證中暗含的特定的價值觀假設。
——《學會提問》D3
12.一夕
饑荒、瘟疫和戰爭,永遠都是人的心頭大患。一代又一代,人類向所有神明、天使和圣人祈禱膜拜,也發明了無數的工具、制度和社會系統,但仍然不斷有數百萬人死于饑餓、流行病和暴力。許多思想家和先知于是認為,饑荒、瘟疫和戰爭一定是上帝整個宇宙計劃的一部分,抑或是出自人類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時間盡頭,否則永遠不可能擺脫。——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Day18
13.蟲子
只有愚昧無知的人才會隨便讀到一部作品就全盤接受,因為他頭腦空空,裝得下許多東西。
——巴金? ? D23
14.顏落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出塞前九首其六》
D24
15.艷子
16.Lu
阿蒂克斯卻說:“適合在飯桌上說的話,都適合讓卡波妮知道,她對這個家很重要。我沒聽說法律規定黑人不可以說話,如果我們不給人家那么多可以議論的東西,他們自然就會安靜。《殺死一只知更鳥》day24
17.晴
對同胞來說,最大的罪惡不是憎恨,而是無動于衷:這才是非人道的本質。
《水是最好的藥》D19
18.Vicky
D9:儒家學說可以定義為一種心靈狀態,在其中,不定的直覺到的多方面的概念移入思想背景了,而具體區分其相對的、人道的、短暫的‘來來往往’則構成了哲學內容”。但是在道家學說中,“則是不定的或未區分的審美連續體的概念構成了哲學內容”——《中國哲學精神》
19.如歌
整個國土變成了西方培養人才的大課堂(幾乎每個父母都以小孩能靠留學領得西方某國綠卡為榮),好像中國已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一部分;傾舉全國之力培養的頂尖人才把本事都當成了背棄的本錢(從頂尖學生到冠軍運動員),好像文明心臟早就不在長江黃河畔;連統治階層的子弟都盡失主心骨,(從國家核心部門掌管者的子女到富家子弟,都以受西方教育為先),好像華夏文明自古就是附庸文明,好像這片土地沒有足夠的文化供他們掌握和傳承,好像擁有的權力還不夠至高無上,好像祖先留下的歷史遠不足以榮宗耀祖!這個時代令人絕望便在于:有那么多看起來很聰明的人,還沒等整棵樹垮掉,便自押著做了戰利品。? ? ———邊芹《被顛覆的文明:我們怎么會落到這一步》D24
20.文文
或許只有真正經歷過擁有,才會真正懂得分享。許多人在家庭或婚姻中只知機械式地付出,或者拒絕付出和分享,可能正是由于他們從未體驗過擁有,而且缺乏自我認同和自尊。所以教育孩子應該要有充分的耐心讓他們體會擁有的感覺,同時用足夠的智慧告訴他們付出的價值,另外還要以身作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Day24
21.晶晶
D24? 哭的時候別奢望有人來哄,比起等著有人到來,不如自己擦干淚水然后繼續前行;苦的時候別抱怨社會不公,因為青春本來就苦,不如自己學會在苦難中堅強;怕的時候別想著有人來陪,比起待在原地踏步,不如讓自己學會發光,努力讓自己內心強大。——《你不努力,就別怪世界殘酷》
22.觀芳
如果我們能夠顧及別人的面子,生意就能做好,事情就能做好;如果我們為別人提供價值,而不是一味地推銷,我們的產品,甚至我們,就會受到歡迎.《見識》D5
23.凌子
D23
? ?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她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 ? 圣誕老人每年都來的意義不在于禮物本身,就在于這份驚喜,驚喜是另一層更有價值的享受。
? ? ?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24.大胡子逸舟
在今天這個聯系的世界當中,每一個職能領域都都可能同客戶存在相互的交流。新的觀念要求公司的每一個員工都要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公司將所有的部門和職能整合在一起來為客戶創造價值而不是讓它們各行其是。——《市場營銷學》 D17
25.行者無疆
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墻,烏黑的瓦,位置則永遠那么妥貼,且與四圍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
——《邊城》 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