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交警大隊,去了葡萄園,去了很多陌生的地方。
也許去過很多陌生的場合,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會體驗很多的情緒,情緒往往能反映我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所以直接表現我的渴望和判斷。通過體驗情緒,我就能知道自己害怕的,排他的等等認知,也正因為能敢于體驗情緒,我不害怕去接受未知的事物。
今天的主要是有兩個情緒影響著我與他人的溝通:
一、我知道自己有情緒,所以我無法從某種情緒氛圍中脫離出來;
我有一段時間不能脫離某種情緒氛圍了,無論我身處在哪,我都會受到該情緒得影響,其實是它在讓我逃避當下。
二、我還是存在著某種對自己的某種偏見,這會讓我產生情緒,以防御的姿態面對他人。
這種偏見就是我認為自己被他人認為不夠成熟,我時刻在防范,上午面對年輕人就是這樣得狀態,另外我認為自己不夠完美,那么中午面對一些場所得前臺工作人員和服務員美女時我就會感到害羞。
面對以上得問題,解決方案是:
我覺得一個人從情緒中脫離出來,需要每天得冥想,讓自己從紛雜得情緒中安靜下來,然后回歸到當下的生活,在生活中再去體驗情緒,再從情緒中感知自己的需求并修正自己的認知以及行為模式。而從對自己得某種偏見中脫離出來,也需要冥想,因為我首先得學會快速識別這個情緒,不能被情緒干涉到了自己得意識層面,然后提醒自己:以往的認知都是在某些錯誤的行為模式下產生的,現在這些舊的認識和行為模式已經被我修正,我可以不再擔心我以往擔心的事情,而面對美女感到害羞是內心對自己苛責導致的,我不必認為自己完美,我要認識到,美女還有很多人,其實真正感受到的是我的友好,而不是你的優越性,只有以自卑的認知模式下,才會思考自己是否有資格或者值得去做某件事情,這同樣需要去不停的體驗和修正。
不過今天中午和婷婷買菜額時候,我發現了一個認知上,以往沒有被注意到的固態思維,就是當我下車的時候,看到一眾老頭子和老太太都在注意我時,我感到不安,我似乎也在掩飾著自己的情緒,本初我以為我是沒能逃過膚淺的思維所以正在有意讓自己不能表現出來自己的自負,但是當我真正走上前和老頭子等溝通時,我很快發覺了自己的優越感已經表達出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該如何才能不會泄露自我的情緒,并做出深刻思考,一直等到傍晚,我好像明白了人的某些真相。我已經明白當一個人內心感覺到需要,那么無論如何,內心都要被滿足,我在留意自己的狂妄如何才能不被收斂,實際上我真正意識到的,需要被我照顧到的是我內心一直沒有被滿足的自尊需求。
晚上和磊總一起去吃飯了,我還是不自覺地將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美好相貌上,這種自我意識浮現于表情的狀態已經引發了他人的注意,不過我沒有阻擋這種自我意識的升起,我知道這是我本來就有的美好,我應該很好的夸耀我自己,管別人怎么看待我的呢,我現在感覺很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