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精力充沛、精神愉快。
充足的睡眠包括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睡眠時長比較容易理解,一天的睡眠時長一般超過8小時,不低于7小時,多了或者少了對健康都不好;那如何充分利用這7~8個小時,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以便擁有更好的精力,也就是如何提升睡眠質量呢?
理論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是分階段的,一般有三個階段:REM(Rapid Eyes Movement)階段,淺度睡眠階段,深度睡眠階段。
REM階段,也就是快速眼動階段,往往是在做夢,是大腦處于有意識的階段,有點像白日夢,打瞌睡,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大腦還在加工信息;淺度睡眠階段為過渡階段;深度睡眠階段人的血壓,呼吸,心率的頻率都降到最低,身體達到完全的放松狀態,深度睡眠是最重要的睡眠階段,身體首先要滿足的就是這個睡眠階段,深度睡眠階段免疫系統會與疾病做斗爭。如果缺乏深度睡眠,將可能出現極度的瞌睡,頭疼,惡心,肌肉酸痛。
人的睡眠是分階段交替進行的,如何進入更多的深度睡眠階段,并在此階段停留足夠長的時間呢?
當我們晚上入睡,第一次深度睡眠階段時長是最長的,然后轉化到淺度睡眠階段,再轉化到REM階段;然后又回到深度睡眠階段;第二次深度睡眠階段的時長比起第一次要短,第三次深度睡眠階段的時長更短。
一個晚上大部分人會有2~3個深度睡眠階段,3~4個REM睡眠階段,中間為過渡的淺度睡眠階段。
提高第一次深度睡眠階段的時長很重要,如果第一次深度睡眠階段時長拉長,整個深度睡眠階段的時長就會相對拉的更長。
那深度睡眠階段與什么有關呢?深度睡眠階段與體溫有關,我們的精神狀態受體溫的控制。
在一天中我們的體溫也是有周期的,一天中體溫從低到高,再從高到底。在早晨體溫最低,如早上六點,然后緩慢升高,到中午達到相對高峰;然后有一個回落,所以中午會有困意,再緩慢上升到晚上十點達到高峰;之后從再緩慢下降到凌晨降到最低,完成一個周期。
體溫上升,我們感覺到更加清醒;體溫下降,我們感覺到更加的疲勞懶惰。
那什么影響體溫?褪黑素影響體溫,褪黑素即在黑暗中分泌的激素,可降低體溫,使我們進入更深的睡眠。
那什么影響褪黑素的分泌呢?最直接的有兩個:陽光、運動。陽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讓體溫升高,如曬曬太陽,拉開窗簾;運動能讓我們白天更清醒,讓我們身體能夠得到更多的釋放,以便晚上更疲憊。
除了陽光和鍛煉還有以下注意事項:
1.中午午休不超過45分鐘,如果超過,則進入深度睡眠,破壞身體的節律。為午休更快的睡眠,可戴上眼罩,可戴上耳塞。
2.睡眠周期結束,一定要醒來,不賴床;周末不睡懶覺,保持工作日與周末都是固定時間的起床,按時起床,按時入睡。
3.不飲酒,不要相信酒精和安眠藥的混合有助于睡眠,其實是致命的。
4.睡眠時間不宜過長,睡眠時間過長會破壞身體的節律(生物鐘)。
5.白天攝入足夠的水分,只喝白開水,每天保證8杯水。
6.不要暴飲暴食,吃難消化的食物,不要太晚吃東西,不在睡前吃太多的東西。
7.將大腦中所有的事務記錄到第三方工具(本子、日志App等),清空大腦,讓大腦在輕松的狀態入睡,減少REM階段的時間,增加更多的深度睡眠階段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