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茶

青茶,也叫烏龍茶,在中國,烏龍茶,是經(jīng)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fā)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zhì)優(yōu)異的茶類。綠葉紅邊,既有綠茶的鮮香濃郁,又有紅茶的甜醇。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青茶的歷史來源

烏龍茶則起源于北苑茶,武夷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qū),唐末已產(chǎn)茶,而宋以及其后產(chǎn)量擴大,逐漸采用半發(fā)酵的制法。 武夷山茶則在北苑茶之后,于元朝、明朝、清朝獲得貢茶地位,獲得發(fā)展。 現(xiàn)在所說的烏龍茶則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制法,改進工藝制作出來的一種茶。 烏龍茶創(chuàng)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發(fā)明烏龍茶做法,以后傳入閩北和臺灣。” 另據(jù)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jīng)營烏龍茶的茶棧。 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

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chǎn)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

青茶按產(chǎn)地不同,可分為閩南烏龍茶、閩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和臺灣烏龍茶。

常見種類有:

1、閩北烏龍

武夷巖茶、武夷水仙、大紅袍、肉桂、等。

2、閩南烏龍

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等。

3、廣東烏龍

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

4、臺灣烏龍

凍頂烏龍、包種、木柵鐵觀音等。

青茶沖泡方法

100℃水溫杯潔具,95℃沖泡,第一泡5秒,第二泡5,第三泡10秒,第四泡20秒,第五泡60秒,四五泡后適當坐杯,每泡出湯務必干凈,避免影響下一泡湯水滋味。

青茶品類繁雜,一時半會兒講不清楚,今天著重講講大家常聽到的鐵觀音和巖茶

一,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是在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內(nèi)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環(huán)境下,選用鐵觀音茶樹品種進行扦插繁殖、栽培和采摘,按照獨特的傳統(tǒng)加工工藝制作而成,具有鐵觀音品質(zhì)特征的烏龍茶,其成品茶分為清香型、濃香型和陳香型。

清香型

以鐵觀音毛茶為原料,經(jīng)過揀梗、篩分、風選、文火烘干等特定工藝過程制成,外形緊結(jié)、色澤翠潤、香氣清高、滋味鮮醇。

濃香型

以鐵觀音毛茶為原料,經(jīng)過揀梗、篩分、風選、烘焙等特定工藝過程制成,外形緊結(jié)、色澤烏潤、香氣濃郁、滋味醇厚。

陳香型

以鐵觀音毛茶為原料,經(jīng)過揀梗、篩分、拼配、烘焙、貯存五年以上等獨特工藝制成的具有陳香品質(zhì)特征的鐵觀音產(chǎn)品。

鐵觀音與色種

鐵觀音原產(chǎn)于安溪西坪,色種與鐵觀音本就是安溪老鄉(xiāng),同屬烏龍茶大類,制茶工藝相似。而色種制成的烏龍茶品質(zhì)并不差,特別是高等級、制作精良的茶更加討人喜歡。

只是因為鐵觀音滋味醇和,口感獨特,備受市場青睞,大家都爭相去做鐵觀音,做其他小品種的人自然少了一些。

鐵觀音

是茶名也是茶樹名,鐵觀音植株灌木型,中葉類,遲芽種,在安溪及烏龍茶產(chǎn)區(qū)推廣種植面積較廣。

色種

除安溪鐵觀音外的各種品種的總稱,主要有毛蟹、本山、黃旦、梅占、大葉烏龍、奇蘭等幾十個品種。

鐵觀音的產(chǎn)地

安溪鐵觀音的產(chǎn)地福建省安溪縣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根據(jù)海拔氣候等不同分為“內(nèi)安溪”和“外安溪”。內(nèi)安溪位于西部,以山地為主,層巒疊嶂,最高峰海拔達1600米;外安溪位于東部,以丘陵為主。安溪全境都有產(chǎn)茶,有感德香,祥華味,西坪韻的說法。

內(nèi)安溪

西坪、祥華、感德、龍涓、劍斗、長坑、藍田等鄉(xiāng)鎮(zhèn)。

這里群山環(huán)抱,峰巒綿延,云霧繚繞,年平均氣溫15℃—18℃,無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對濕度78%—80%以上。土質(zhì)大部分為酸性紅壤,pH值4.5—5.6,土層深厚,特別適宜茶樹生長。

外安溪

官橋、龍門、湖頭、金谷、蓬萊等鄉(xiāng)鎮(zhèn)。

這里多為丘陵,地勢平緩,海拔較低,有利于磚紅壤的發(fā)育。年平均氣溫19℃—21℃,無霜期324—365天。年降雨量1546—1750毫米,相對濕度76%—78%,pH值5左右,能基本滿足茶樹旺盛發(fā)育的需求。

制作工藝

傳統(tǒng)鐵觀音的制作要經(jīng)歷采青、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干燥等多個步驟,工藝復雜繁瑣。根據(jù)制作成品的香型不同,制作過程也會有些許不同,以下是鐵觀音的主要制作過程。

曬青

鮮葉薄攤在笳籬上,每籬1斤∽1斤半,一般在下午4點以后進行。目的是利用陽光熱能使鮮葉蒸發(fā)部分水分,促進“發(fā)酵”(促進酶的活性),消除部分青草氣。曬青歷時半小時左右。

涼青

曬青葉均勻攤放在笳籬上,每籬1.5斤∽2斤,靜置于涼青架。目的是散發(fā)鮮葉熱量,使葉內(nèi)水分和內(nèi)含物重新分布均勻,使鮮葉有活力。涼青時間一般是1.5小時。

搖青

是鐵觀音觀音韻、蘭花香獨特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將鮮葉裝入搖青機,投葉量以裝機容量的1/2∽1/3。目的是通過搖動,葉片相互碰撞,擦傷葉緣細胞,促進“行水”,揮發(fā)青草味。

攤青

搖青后及時把茶青倒出攤放在笳籬上。目的是使青葉在靜置時水分重新分布,水分再從葉緣蒸發(fā),使青葉回軟(俗語叫“消青”)。

整個過程的搖青、攤青要交替進行3-4次,最后使青葉香氣顯露,形成紅邊,這是形成鐵觀音品質(zhì)好壞的關鍵工序。

殺青

利用250∽280℃高溫殺青。目的是:

①迅速制止鮮葉的“發(fā)酵”(酶促氧化作用),固定已形成的品質(zhì)。

②破壞葉綠素,使茶葉色香味更好。

③繼續(xù)散失部分水分,為塑造外形創(chuàng)造條件。

揉捻

通過揉搓、擠壓,使青葉卷曲成條,擠出茶汁,增加茶湯的濃度。

包揉

分為初包揉和復包揉,以前用人工手包,現(xiàn)在用機械速包機和平板機交替進行。目的是可以進一步摩擦葉細胞,使茶葉砂綠油潤。

干燥

分為初烘和復烘,用70~90℃的溫度進行慢焙。目的是繼續(xù)制止酶性氧化,繼續(xù)蒸發(fā)水分至茶葉足干,消除苦澀味,促進滋味醇厚。

包揉、烘焙多次反復進行4~6次,最后形成緊結(jié)、沉重、彎曲、螺狀的外形。

鐵觀音品飲

鐵觀音,干茶茶條卷曲,肥壯圓結(jié),沉重勻整。干茶顏色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后,茶葉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余香”。

觀其色

干茶顏色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

聞其香

茶葉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蜜香、果香、焙火香。

品其味

滋味醇厚甘鮮,韻味悠長,湯水順滑,滋味鮮活,回甘自然,酸甜鮮爽。

二,巖茶

在現(xiàn)實中,很多茶商一會兒說大紅袍,一會兒又說武夷巖茶,搞得不少茶友都傻傻分不清楚。那么大紅袍和武夷巖茶,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大紅袍其實是一個品名,其3棵6株母樹位于武夷山景區(qū)的九龍窠(音:kē),已有超過350年的歷史,我們現(xiàn)在品飲的大紅袍則是由母樹嫁接而來,分為純種大紅袍及拼配大紅袍。母樹的6株品種分別為:北斗1號、北斗2號和奇丹(每2株為1棵)。作為一個品名,大紅袍屬于武夷巖茶最具代表的產(chǎn)品。同時,因為大紅袍的知名度很高,現(xiàn)在大紅袍又成為武夷巖茶對外的統(tǒng)一品牌名,一個統(tǒng)一的公共形象,武夷巖茶被統(tǒng)稱為“大紅袍”。作為一個知名的公共品牌,武夷大紅袍在各類茶葉公共品牌價值排行榜上,必居一席。

也就是說,如果把大紅袍當做一個品名,它是武夷巖茶的一個類別。而如果把大紅袍當做一個公共品牌,那它基本上可與武夷巖茶劃等號,甚至有人干脆就說“武夷巖茶大紅袍”。此外,茶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巖茶品種拼配出來的武夷巖茶,常常也被稱作“大紅袍”。

武夷巖茶怎么分類?

關于這個問題,可能很多茶友迷茫了很久。據(jù)說武夷巖茶的名樅有幾百種,甚至上千種,僅僅一個慧苑坑就有800多個種類。近幾年武夷山還引進了外地的烏龍茶優(yōu)良品種,有少量栽培、生產(chǎn)和上市銷售,如黃旦、奇蘭、黃奇、黃觀音、金觀音等。

政府對巖茶種類進行了科學、規(guī)范的劃分,根據(jù)《武夷巖茶新國家標準(GB/T18745-2006)》,武夷巖茶產(chǎn)品分為:大紅袍、名樅、肉桂、水仙、奇種。

一下變得清晰明了吧?只需要不到一分鐘就能記住巖茶的分類了。大紅袍,就是前文所說的由母樹大紅袍嫁接而來的品種。而肉桂和水仙,都是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年總產(chǎn)量約占武夷巖茶的70%左右。這也難怪要將這兩個品種單獨列為兩類了。

名樅系列,指的是從“菜茶”品種中經(jīng)過長期選育而成,自然品質(zhì)優(yōu)異,具有典型的巖茶巖韻特征的有命名的茶樹,典型的有十大名樅: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鎖匙、北斗、白瑞香。大紅袍是名樅系列的一種,但因為其知名度最高,故單獨列出一個系列。

歷史上將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半天妖、大紅袍列為五大名樅,后大紅袍常被單獨列為一大名樅,于是就有了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四大名樅。

奇種系列,是指武夷山野生茶葉樹種,武夷山?jīng)]有命名的野生茶葉樹種或菜茶樹種。“菜茶”,是武夷茶農(nóng)對武夷山有性繁殖茶樹群體品種的俗稱。意思是這些茶就像門前門后所種的青菜一樣普通,只供日常飲用。

對于五花八門的巖茶名稱,實在沒必要悉數(shù)記清,記住國家規(guī)定的五大類就差不多了。對于各種名樅、奇種,除了在巖韻強弱上有所感覺外,實在無法分不清它們之間的差別。當?shù)匾恍┎枞艘卜从常擞H手栽培制作的,別的也很難分清,不易說對。我們只需辨識它們的質(zhì)量好壞,感知它們的口感、巖韻就行了。

哪里的才是正宗武夷巖茶?

根據(jù)《武夷巖茶新國家標準(GB/T18745-2006)》,武夷巖茶是指,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轄區(qū)域范圍內(nèi),在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無性繁育和栽培,并用獨特的傳統(tǒng)加工工藝制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zhì)特征的烏龍茶

先說說大紅袍的特征:三節(jié)色、蛤蟆背和三紅七青  “三節(jié)色”:專指干茶特點。具體的是干茶的頭部呈烏褐色,尾部呈淺紅色等三種色彩。可以說“三節(jié)色”是武夷巖茶的典型特征。  “蛤蟆背”:是體現(xiàn)茶葉傳統(tǒng)焙火火攻的特征之一。一般有蛤蟆背的巖茶,是傳統(tǒng)型的巖茶,在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焙火后,局部受熱膨脹,在茶葉表面鼓起了小泡點。干茶較難發(fā)現(xiàn),一般炒年糕葉底上比較容易觀察到。  “三紅七青”是指茶的發(fā)酵度,在觀察巖茶的葉底時,可以發(fā)現(xiàn)葉片周邊是紅色的,中間是青色的,三分紅邊七分青葉,亦稱“綠葉紅鑲邊”。

這里拿出一個著名的品牌~老記大紅袍,講講大紅袍的珍貴。

老記大紅袍創(chuàng)造了四大首席,成就了中國鑒藏級烏龍茶

產(chǎn)地首席

上億年進化的火山巖石,經(jīng)海水沖刷和地殼變動,成為老記大紅袍生長根基,形成獨具魅力的特殊巖韻。

武夷山之地質(zhì),屬白堊紀武夷層。茶園土壤之成土母巖,絕大部分為火山礫巖、紅沙巖及頁巖組成。

《茶經(jīng)》稱茶山之土“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老記茶園精選爛石或礫壤等適宜土壤,造就出巖茶的優(yōu)良內(nèi)質(zhì)。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爛石礫壤,迷霧沛雨,少陽多陰。奉獻給人們以獨特的“巖骨花香”。

焙料首席

荔枝木焙火:僅選荔枝木為燃料,將其特殊木香味在焙火過程中封印于老記大紅袍之中,與茶韻相得益彰,更顯魅力。

荔枝木,常綠喬木,木質(zhì)結(jié)實,干燥耐燃,完全不含樹膠異味,并能帶來淡淡的荔枝香。去皮的荔枝木呈黃金色,手感沉,敲則聞清脆有聲,嗅則有荔枝甘香。

來自大嶺山,原生荔枝木燒制成炭。老記炭焙利用無煙荔枝木炭燃燒產(chǎn)生的熱能,穿刺如茶葉深層。淡雅荔枝木的清香,細細侵入悠遠茶香,回味更甘。老記大紅袍,無煙焙制,讓品茶更健康安心。

火功首席

文火九焙:以暗火為底,施古法烘焙,經(jīng)層層歷練,逐步發(fā)揮茶葉的底蘊,一層一層,將老記大紅袍境界推向至臻至純

粒粒珍茶,必經(jīng)不同溫度高溫水焙、長達八時低溫久烘;再由草木灰層層覆蓋,依其厚薄逐步調(diào)溫,以提高老記大紅袍的沖泡程度,醇和度,熟化香氣及增進糖色,這樣復雜細致高超的茶處理技能,只有經(jīng)驗豐富的老茶師才掌握得當。

所謂“百煉成鋼”,惟老記大紅袍此文火九焙,焙掉了青臭和苦澀,焙掉了輕浮和鋒芒,焙出來香久益清,味久醇厚,焙出了沉穩(wěn)雄實,篤定灑脫的晚甘。

酵藏首席

禪音酵藏:酵藏期間,老記大紅袍還要沐禪音洗禮,以音波的規(guī)律震動,推動茶葉的發(fā)酵過程,方達茶禪一味的至高境界。

天然武夷仙境,醇正酵藏工藝,真正原生巖茶嫡傳之法,精心收藏,釀七泡余香。老記精益求精,在嚴苛的焙火技藝之上,更創(chuàng)禪音酵藏——神秘繞梁禪音,沐浴大紅袍,靈動茶葉融以醇厚禪意。以禪合茶韻,意境悠然出于茶香,令品茗具超然物外的灑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8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08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74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6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7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6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7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0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726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1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2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4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32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9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烏龍茶(oolong tea),亦稱青茶、半發(fā)酵茶及全發(fā)酵茶。經(jīng)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
    明明似我閱讀 322評論 0 1
  • ?在中國茶類的大觀園里,武夷茶天資稟異,氣質(zhì)卓絕,巖骨花香,絕代風華。可以這樣說,武夷茶卓絕的氣質(zhì)來自大自然的無私...
    福茶之心閱讀 1,591評論 0 6
  • 今天在知乎上找資料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關注的職場話題下面有人問到:工作兩三年后,你悟出什么職場道理? 我從大三開始全職...
    Mia要做女王閱讀 364評論 1 6
  • 夜很深了 我躺在列車上鋪無法入眠 思緒在火車與軌道之間 變幻 顛簸 在暗夜里無盡延伸 想起幾十年前 我們舉家遷徙 ...
    悠然心會閱讀 469評論 1 5
  • 昨天執(zhí)行計劃第一天,1、早起,晚起了10分鐘,五點十分起的。2、運動,打籃球半個小時,之后引體向上20個,蹲起20...
    不二的哥閱讀 33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