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文藝復興,大多數人的腦子里馬上就會浮現出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在藝術史上如雷貫耳的名字,很多人也會對他們留下的不朽名作,比如《蒙娜麗莎》《大衛》和《圣母的婚禮》等聊上幾句。
但當時的歐洲,藝術家的生活狀態跟現在是完全不同的。在漫長又黑暗的中世紀,可供藝術生存的空間非常狹小——社會上不可能有藝術展,更不會有藝術品市場,想靠畫畫或者雕塑生存,連想都不要想。除非有貴族或者富豪支持。
翻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史,我們不難發現,能在其中留下大名的藝術家,背后都有國王或者貴族為他們背書。其中,最赫赫有名的金主就是美第奇家族。
文藝復興最先在意大利興起,中心就在佛羅倫薩,而美第奇家族則長期處在佛羅倫薩,乃至整個意大利的權力中心??梢哉f,美第奇家族就是文藝復興那些藝術大佬們背后的大佬,是文藝復興的“教父”。
但這樣顯赫的家族是如何興起的?在300多年的時間里,這個家族的命運又經歷了怎樣的跌宕起伏?對于文藝復興,他們又做了些什么?在《美第奇家族的興衰》一書中,以上問題都將一一為我們解答。
一、開創者喬瓦尼
1402年,喬瓦尼·美第奇當選佛羅倫薩的執政官,隨后又當選首席執政官。他為后世美第奇家族能夠登上權力頂峰,提供了物質和聲望基礎。同一年,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一個叫朱棣的人,奪取了侄子的皇位,成為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兩位大人物在大陸的兩端遙相呼應。
美第奇家族的奠基人,一方面四處擴張自己的老本行——銀行業務,在意大利和歐洲多個城市設立分行,一方面暗暗參與宗教內部斗爭。在當時的意大利,沒有教會的支持,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有隨時粉身碎骨的可能。
喬瓦尼不惜血本,壓上巨額賭注,把一個小混混科薩扶上了教皇的寶座,稱號約翰二十三世。于是,美第奇家族的銀行,就成了教廷的銀行。金錢和政治永遠都是支撐權力的兩條腿。從此,美第奇家族的人,不僅竭力和歷任教皇搞好關系,甚至直接培養家人當上教皇。喬瓦尼的后輩子孫中,有兩個都當上了教皇。
喬瓦尼帶著長子科西莫,使自己的家族銀行事業日益繁榮,成為整個意大利,乃至在全歐洲,也是最成功、最賺錢的公司。科西莫繼承家族事業之后,一方面繼承了父親的低調和謙遜,但另一方面他也擁有更大的野心。他要讓財富發揮更充分更不同的作用。
二、“國父”科西莫
盡管喬瓦尼和科西莫父子都避免陷入當時佛羅倫薩內部的政治斗爭,但其快速崛起的財富和聲望,使他們無法始終置身事外。
當時佛羅倫薩最大的阿爾比奇家族,害怕新勢力崛起影響他的地位,就操縱市議會選舉,打擊美第奇家族。科西莫和他的家族主要成員都被判流放,離開佛羅倫薩,并且永遠不得在政府中任職。
這是美第奇家族遭受的第一次災難,卻遠遠不是最后一次。不過,這次,財富和人脈使他們很快擺脫困境。一年之后,科西莫就離開流放地,被他的支持者們迎回佛羅倫薩。自此,美第奇家族的聲望達到頂峰。
盡管科西莫歷經坎坷,但他依然想保持低調。雖然他也認識到,作為佛羅倫薩的富商,想不參與政治是不可能的,但他還是想盡辦法不讓自己太顯眼。比如,他會讓自己在會議上的意見,看起來像是別人提出來的;他也不想在政府中擔任永久性職務。他從不露富,出門的交通工具是騾子,而不是高頭大馬(腦補扎克伯格的車車哈)。沒人知道他有多少財富,他也不愿讓自己處于政治的焦點。但他為避免戰爭到處奔走,為佛羅倫薩的各方面發展所做的努力,為他贏得了“國父”的尊號。
科西莫把大量金錢投到藝術上去。他的代理人在全歐洲為他收集一切珍貴藏書和手稿,使他的私人藏書室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寶貴的藏書室之一,并且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開放性藏書室,里面收藏的拉丁和希臘作者的藏書超過一萬冊。
科西莫在修建建筑上也不遺余力,最有名的當屬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這座全歐洲最大的穹頂,當時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科西莫的全力支持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最終被藝術鬼才布魯內萊斯基變成現實。布魯內萊斯基也因此成為文藝復興早期的建筑先驅者。
科西莫資助修建了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在修建自家住房上更是不遺余力。美第奇宮是佛羅倫薩第一座融合意大利早期哥特式的精妙和古典式沉穩的精美建筑。而建在卡法焦洛的則是一座完美的鄉村別墅,囊括了花園、果林、噴泉、高塔等所有要素??莆髂绻诔鞘欣锎裏┝耍涂梢栽谶@兒得到完全的放松。
科西莫去世后,接替他掌管家族的是大兒子“痛風病人皮耶羅”。盡管當時皮耶羅身體羸弱,年近半百,但在兩個兒子的輔佐下,擊退了佛羅倫薩另一家族的攻擊,在政府徹底站穩了腳跟。
皮耶羅繼承父親對藝術的資助。一直在美第奇家族支持下的多納泰羅,是文藝復興早期最優秀的雕刻家??莆髂顾囊簧几辉o憂,死后,皮耶羅更是按照他的遺愿,把他葬在科西莫墓穴的旁邊。同時,波提切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顆巨星,也在皮耶羅的支持下,冉冉升起。?
三 、偉大的洛倫佐
年輕的洛倫佐很快代替了因病去世的父親,開啟了美第奇家族最輝煌的時期。
洛倫佐體格強健,喜歡足球和手球。他極富熱情,善良體貼。雖然他長相不討喜,天生沒有嗅覺,甚至還有點丑。但這絲毫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出色的領導者。
洛倫佐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為了讓自己的家族(銀行家也是平民)和貴族沾上邊,并且擁有集結軍隊的實力,他娶了羅馬奧爾西尼家的女兒。為了迎接這位外來的新娘,也為了讓市民們接受這門婚姻,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薩舉辦了長時間規模宏大的娛樂節目。
佛羅倫薩擁有當時全歐洲最頻繁、形式最多樣的公共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包括露天表演、各種錦標賽、舞會、展覽、游行、音樂節、狂歡節等等。歐洲再沒有哪座城市的市民有如此的幸運了。洛倫佐和弟弟朱利亞諾不但是這些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資金提供者,還是舞臺和服裝設計師、劇作者等等。
但是,威脅始終存在。反對者們看洛倫佐年輕,缺乏處事經驗,就悄悄集結了一個新的試圖摧毀美第奇家族的陰謀。
當時的家族勢力,沒有教廷的支持,是無法獨大的。但恰在此刻,新上任的教皇西克圖斯圖四世對美第奇家族很不友好,原本堅定的盟友、米蘭大公此時被刺殺,米蘭陷入權利紛爭,自身難保。曾經關系不錯的那不勒斯國王現在也心生嫌隙。美第奇家族失去了以往強大的外援。
反對者的力量卻明顯強大了起來,為首的是比美第奇家族歷史更悠久的帕奇家族,另加一位野心勃勃的大主教和一位地方首領。他們集結一隊雇傭兵,經過精心策劃,要把洛倫佐兄弟二人一同斬除。
經過多次謀劃,在美第奇宮舉行的一次盛大的彌撒儀式中,血腥的暗殺計劃如期進行。在殘酷的殺戮中,洛倫佐負重傷,朱利亞諾當場死亡。接下來,美第奇家族毫不留情展開一輪更加血腥的報復。直接參與政變的人全部被處死,其余的人被流放,永遠不能進入佛羅倫薩。同時,明槍暗箭也無情地傷及眾多佛羅倫薩普通百姓。
政治斗爭從來都是殘酷的,從來都沐浴著腥風血雨。
內憂解除,外患接踵而至。帕奇家族的失敗,和美第奇家族的報復,激起了羅馬的暴怒。教皇下令沒收了他控制下的美第奇家族的所有資產,還下令判佛羅倫薩整個執政團都有罪,他們因為褻瀆神明而應該被驅逐。然后又伙同那不勒斯一起向佛羅倫薩宣戰。而此時的佛羅倫薩則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米蘭陷入內亂,無力支援,法國國王只是口頭答應援助,但派不出強大的軍隊。
面對如此困境,洛倫佐勇敢挑起了拯救佛羅倫薩的重任。他一方面團結內部力量,組成專門委員會負責佛羅倫薩的防守,一方面不懼危險,到處奔走,和各方勢力進行談判。
最終,在洛倫佐超凡的個人魅力、巧妙的政治手腕和強大的金錢力量下,各方達成和解。洛倫佐釋放了關押的敵人,放棄一部分領土的支配權,并支付大量賠款。教廷則放棄對佛羅倫薩的軍事進攻,那不勒斯也和佛羅倫薩重新成為盟友。
危機解除,洛倫佐成了佛羅倫薩的救世主。甚至有人說,如果佛羅倫薩放棄共和制,那么只有洛倫佐才是最適合的獨裁者。但洛倫佐依然保持低調,不愿享有“共和國領袖”這樣的稱號,始終當自己是普通的一個公民。他死后,佛羅倫薩官方稱他為“第一公民”。
同時,隨著教皇英諾森八世的上臺,洛倫佐恢復了美第奇家族在科西莫時期和教廷的親密關系,也同時恢復了美第奇家族對整個意大利的決定權。洛倫佐的地位達到美第奇家族史上的最高峰,成為“意大利指南針上的指針”。
洛倫佐在動蕩的時代里,仍充滿對藝術的熱愛,一直不遺余力地支持藝術家們。他對藝術界的影響舉足輕重,很多時候,他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藝術家的命運。當時沒有藝術品市場,藝術家們的作品,全部依靠有錢人的訂單。所有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地區的藝術家,幾乎都離不開美第奇家族的支持。比如達芬奇、波提切利等等。
美第奇家族除了支持單個藝術家,還出資創辦藝術工作室。洛倫佐創辦了歐洲歷史上第一所藝術學校,偉大的米開朗基羅就是被送到美第奇家族的“雕刻花園”學習,才被洛倫佐發現。后來13歲的米開朗基羅甚至直接被接到美第奇宮,和美第奇家的孩子一起成長。
盡管后來世事變化,米開朗基羅晚年反對美第奇家族的統治,甚至留下遺言,死后也不愿回到家鄉佛羅倫薩。但和他一起長大的美第奇家的當家人,仍然將他的遺體偷運到佛羅倫薩,厚葬在名人殿堂。
洛倫佐對文學也有極大熱情。他不但派人到處收集古希臘時期的文學作品,還雇傭大量抄寫員抄寫他的藏書和手稿,提供給其他藏書室副本,供人們傳閱。同時,洛倫佐本人還是一名優秀的詩人,是十三世紀晚期詩人的合格繼承者。
但洛倫佐沒有使自己家族的銀行事業更上一層樓,在他人生的最后幾年,家族已顯頹勢,洛倫佐的繼承者缺乏前輩的能力和魅力,佛羅倫薩內外反對勢力卷土重來。當時一個多明我修士薩伏納羅拉,高舉原教旨主義的大旗,趁機奪取佛羅倫薩的領導權。美第奇家族再次被驅逐出佛羅倫薩城。
佛羅倫薩失去了自由和包容,代之以宗教的嚴酷和黑暗。所有娛樂活動被禁止,不符合原教旨主義的藝術作品被銷毀,連波提切利也親手把自己的畫作扔進熊熊大火。
佛羅倫薩成了地獄。(未完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