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
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樣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
以及是不是要選擇一種角度來看這部電影?
對于親情,我們熟知熟絡;對於愛情,我們刻骨銘心,但是當我們的情感與他人的情感發(fā)生沖突時,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都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我說的這部電影就是《相愛相親》,一部講述三代人愛情故事的影片,而把這三代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感情卻不是愛情,而是親情,電影是由一段長鏡頭開始的——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做了一個夢,夢到了自己站在窗邊,看到正在奔跑的丈夫,她朝他揮手,面帶微笑著看著他。之后,我們才看到病房里站著老人的女兒和女婿以及他們的女兒。
電影一開始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已經(jīng)彌留之際的老人和他的家人們在病房里的場景,它告訴我們有這樣一位即將逝去的老人和為之悲傷的家人——這是故事的開端。
同時這也是故事的一個引子,當這一家人去祭拜女兒口中的外公時,才將故事中的最大的一條主線「遷墳」引出來,可以簡單的來講——這是一個關(guān)于爭奪的故事,而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外公的第一任妻子,姥姥的出現(xiàn)。
故事在里面提到了外公有兩位妻子(由于時代的原因),當時間慢慢過去,外公和外婆相繼去世,他的家人才開始面對這個問題,就是合法問題。
到底外公和哪一任妻子的關(guān)系是真正符合法律的呢?
或者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提出問題:
法律和人情,我們應該傾向于哪一方?
這個問題一直貫穿于電影中,但是電影并沒有拘泥于以下關(guān)于法律與人情的爭奪:
1、岳慧英第一次帶著人去遷墳的時候,和姥姥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突,她們水火不能相容,岳慧英激進的進行理論,而姥姥則拼命的維護自己丈夫的墳。
2、之后,電視臺的人來了,姥姥不愿接受采訪,揪著記者的耳朵將她們趕出了村子。
3、岳慧英找來了耿樂扮演的職業(yè)哭喪人來客串律師,想要恐嚇姥姥和其他人,目的仍是想要遷墳。
...諸如此類。
與此相反,真正影響著女主角岳慧英做出最后選擇的,是一件件發(fā)生在自我生活中的小事,在這部電影里,爭奪并不是主線,人物的情感變化才是主線。
我們在開頭提到這是一個講述三代人愛情故事的影片,那么改變岳慧英的心理的情節(jié),其實就發(fā)生在這些愛情故事里面。
外婆是一個在電影里并沒有多少提及的人,她出現(xiàn)在電影里的最長的一段情節(jié)就是在一開始躺在病床上的幻想,她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她向他招手,這一段情節(jié),可以說是外婆和外公那段愛情故事的縮影。
1
在電影中真正提及到的愛情故事,是岳曾氏——也就是姥姥的愛情,姥姥的愛情像是一段單相思,但是她給人留下的印象卻尤其深刻,在電影里,有一段情節(jié),讓我尤其深刻:
姥姥從岳慧英的家里回來的時候,找人P了一張和丈夫的合照,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她一路小跑,把照片的封袋頂在頭上避雨。
等到回到家的時候,她看到照片里自己的丈夫臉上有個白點,她想幫他擦掉這個白點,然而擦完之后,丈夫的整個臉都被擦花了。
她捧著已經(jīng)面目全非的照片不知如何是好,就像她拼命守護的丈夫的那座墳一樣,當岳慧英帶著人來遷墳的時候,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住他們,而無法用情感來讓他們理解。
姥姥的愛情在我的記憶里是孤獨的,她一直在等待著在外闖蕩的丈夫的歸來,但是一直沒有等到,在電影的中間片段里,當薇薇帶著自己的男朋友阿達來到姥姥的身邊時,姥姥把家信都翻出來給他們看,讓他們讀,為的只是讓外界的人了解她的愛情,知道她和她的丈夫是兩情相悅的,是存在感情的。
姥姥一直在努力的讓別人知道她的愛情、她的婚姻,因為對于姥姥來說,和丈夫的名分可能是她這一輩子最大的一件事情,在村子外佇立著的貞節(jié)牌坊,上面刻著岳曾氏的大名,是她的名譽的象征,她辛辛苦苦的為丈夫等了大半輩子,又守了大半輩子,這段時光,不是一個人說沒有就沒有的。
當理解了姥姥的故事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她為什么要拼命的守墳護墳,也知道她為什么這樣在乎和丈夫的婚姻關(guān)系的認證,所以也就深深的為此而感動。
2
如果能夠理解姥姥的這份情感,對于岳慧英,我們又能以另一種思緒來對待她的行為。
對于岳慧英這樣一個人,在最開始,可能很難在她身上投入一種同情的情緒,而相對的,則是感覺她不通人情。
事實上,岳慧英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就是這樣一個激進的、憤怒的女人的形象,她在遷墳事件中一直強調(diào)這是母親的遺愿,但是不論是女兒還是丈夫,都沒有聽到母親或是外婆講過這樣一句話。
而且在申請證明婚姻關(guān)系的過程中,岳慧英的急切也讓丈夫尹孝平覺得無理取鬧。
所以,只有明白了岳慧英為什么要這么努力的幫父親遷墳,才能明白她的情緒,從一開始的敵對狀態(tài),到最后岳慧英與姥姥心平氣和的面對的過程中,岳慧英經(jīng)歷了幾個大轉(zhuǎn)折——無論是對于自己的愛情,還是對于父母親的愛情,還有對女兒的愛情,她都從中學到了一些過去并沒有意識到的東西。
阿達躺在了棺材里,讓姥姥替他拍一張相,目的是想要體驗一下「死亡」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當他真正躺倒里面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死亡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可怕。
只有真正的理解或嘗試過對方的經(jīng)歷之后,我們才會開始明白那是一段怎么樣的荊棘路。
同樣的,岳慧英缺乏的,是對于別人的理解和寬容,岳慧英是一個如此好強的女人,她替母親的做決定,幫女兒劃定人生,替丈夫管理家中事務,都是在說明這個女人的強勢,但是她同樣也只是一個女人,她所需要的并不是這些繁瑣和勞累,她需要的是一種情感的東西,能夠讓她交出自己脆弱的情感的另一顆心。
丈夫給她寫的一張賀卡,讓她思緒萬千,也讓她開始漸漸想起感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當姥姥走上電視臺,想要獲得公眾的認可的時候,岳慧英頭一次情緒失控,向我們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也讓我們明白了她為什么要去這樣努力為父親遷墳的原因——一切都源于她對父母感情的一種主觀理解上,她認為母親期望與父親合葬,所以她一直在為之努力。
當兩方真正開始坐下來慢慢溝通的時候,她們真實的情感才得到了抒發(fā),岳慧英帶著姥姥去看自己父母親的合照和以前的一些老照片,最后,在看完這些照片的時候,姥姥朝著這些照片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樣岳慧英產(chǎn)生了極大的愧疚——這同時也是岳慧英轉(zhuǎn)變的一個原因。
當母親再次與女兒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母親的心情是舒暢的,當她問起自己女兒的男友的情況的時候,女兒如實告訴了母親,并且告訴她,她將會等一輩子。
而之后,女兒又怯了,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問母親:一輩子到底有多久?
母親當然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有姥姥能夠回答,當兩個人相顧無言的時候,他們都想到了姥姥,也開始理解姥姥那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一切的情緒爆發(fā)點,源于岳慧英坐上了丈夫新買的車時,丈夫說的那幾句話:
你那個時候說:咱們倆退休了以后,買輛屬于自己的車,我們一起去兜風。
現(xiàn)在車有了,歌也有了,你倒沒興致了。可能是我的錯吧,這么多年,讓你受這么多委屈。如果你要是愿意的話,我可以放手,你可以再重新過一次。
我自己肯定是要出去,有你在是最好。你要是不在我就自己去。
當岳慧英把這些和自己做的夢聯(lián)系起來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自己夢中出現(xiàn)過的年輕男人的形象,其實就是丈夫年輕的時候,當這段情感重新被拉回來的時候,岳慧英哭的難以自持,她終于又找回了自己可以依靠的臂膀,交出內(nèi)心脆弱的情感,給另一顆心。
3
我們可以看到,姥姥的愛情和岳慧英的愛情其實都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著的,每一段感情都會對其他感情產(chǎn)生影響,她們互相排斥,卻又血濃于水。所以薇薇和阿達的愛情,很大程度上都是對于上面兩段感情的一種懵懂的追尋。
從一開始兩個人的感情建立,到另一個女人的介入讓感情產(chǎn)生隔閡,再到兩人重新建立情感聯(lián)系,之后,兩人共同下鄉(xiāng)幫助姥姥尋找證據(jù)為止,兩個人的情感還是建立在一種純粹的愛情上的,他們還沒有開發(fā)出那種真正能夠相懦以沫的情感出來。
我們談相愛,但是真正能夠維持兩個人一輩子情感的,卻不只是愛情那么簡單而已。薇薇在阿達臨走的時候,哭的不成樣子,但是她還是放走了阿達,接受了等待阿達歸來這樣的情感考驗。
當阿達躺在姥姥家的棺材里時,他才真正明白「死亡」到底意味著什么,當他知道「死亡」并不可怕的時候,他就堅定了自己實現(xiàn)夢想的念頭,所以在故事的最后,他還是離開了這座城市,準備去下一座城市——北京繼續(xù)他的夢想之路。
阿達的走和薇薇的等待都是因為姥姥,姥姥的故事讓他們知道有些事情彌足珍貴,有些事情不該放棄,有些情感值得你去一輩子珍惜,或許你會說姥姥的情感并不理性,但是那就是她的一輩子。
它(姥姥的故事)或許不夠深情,但是它卻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記憶。
這篇文章就寫到這里,我們說完了「相愛」的部分,下篇文章,我會講到關(guān)于電影《相愛相親》中的「相親」部分,從整體的結(jié)構(gòu)上來看一下這部電影架構(gòu)。
最后,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