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大眾的文藝片女導演之一,張艾嘉今年的新作《相愛相親》獲得了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7項提名。
本片的英文譯名叫作Love?Education。說實在的,不論是中文名還是英文名,都有那么一點讓人沒興致,education用得似乎也不那么可愛。
好在沒有因為名字而錯過一部好電影,而且至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
緣起
影片的開頭,是彌留之際的老太太,腦海里閃回著年輕時與丈夫一起奔跑笑鬧的畫面。老太太走了,定下了影片“愛情”的主題詞。
這位老太太是岳老師的母親。即將退休的岳老師因為母親過世,想去鄉下把父親的墳遷到城里與母親合葬,于是和丈夫、女兒薇薇一起來到了父親的故鄉。在這里,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姥姥(阿祖)。
姥姥是父親的原配,17歲嫁給了父親。結婚半年,因為鄉下鬧饑荒,父親說要去城里闖闖,一去就再也沒有回頭。他在城里與母親領證,與原配姥姥唯一的聯系就是一封封家書以及生活費,而姥姥在鄉下給其父母養老送終。
姥姥堅決不肯讓“二房”的子女把丈夫的墳遷走,閉口不言,靜靜地搬著小板凳坐在丈夫的墳頭。岳老師為了父母能合葬,態度也十分強硬。這是全片的主要沖突。
百態
隨著主線的展開,三代人的情感狀況交織在一起:
張艾嘉飾演的中學語文老師即將面臨退休,丈夫是駕校教練,天天教樓上年輕貌美的王太太練車(劉若英客串)。正在為遷墳事件焦頭爛額的岳老師情緒十分不穩定,與女兒薇薇也常常起沖突。
女兒薇薇是電視臺記者,與酒吧駐唱歌手阿達如膠似漆,嚷著要搬出去,還想背著父母領證。阿達的青梅竹馬(譚維維飾)帶著孩子來找他,也構成了兩人間的不快。
薇薇因為職業原因,為了挖掘節目素材獨自來到鄉下找姥姥。這里的細節刻畫非常出彩。
姥姥沉默寡言,一開始不想理薇薇。后來因為一場暴雨,姥姥讓她進了屋。姥姥沒有孩子,或許也因為與薇薇沒有直接的沖突,祖孫二人的相處竟全是暖色的。
薇薇沖進房里,姥姥不知道給淋濕的她穿什么衣服,薇薇大嚷著“不管了冷死了我要脫了”,就一件件把衣服脫光鉆進姥姥的被窩。姥姥以手掩面,不停說著,“別脫,別脫,不像話,不像話……”最終姥姥妥協了,帶薇薇去洗澡。洗澡時,薇薇說起外公外婆的事,姥姥若有所思地停下腳步,在窗外靜靜地聽著。薇薇敲敲窗戶問姥姥在不在,姥姥不發一語,只靜靜地敲了敲薇薇敲過的地方。
祖孫二人同床而眠,每當薇薇問起姥姥對她外公的感情時,姥姥始終不語。直到薇薇給她看了男友阿達的照片,她才展露出了一種如少女般天真無邪的笑容。薇薇說,家里人肯定不會同意她和阿達在一起的。
“要不我跟他私奔吧?”
“好!”姥姥斬釘截鐵的聲音,干脆得如同落進盤里的珠子,帶著興奮與雀躍。仿佛是兩個少女的密談,姥姥的形象在和薇薇敲窗戶感受彼此的那一刻,有了奇妙的重合。這是這次臥談姥姥說的唯一一個字。
姥姥在影片中一直是個寡言且古怪的老太太,每次說話都只有一兩個字。但也偶爾有那么兩次急于表白:
姥姥跟上頭的領導(李雪健客串)申請補辦婚姻證明的時候,平時似乎不會說話的她才能說出一個個清清楚楚的長句子。
“我丈夫叫岳子福,我是岳曾氏。”
她急切地掏出族譜,捍衛自己執著一生的想象中的婚姻與愛情。姥姥并不懂“合法夫妻”中“合法”二字的意思,她只知道她是原配。
薇薇、阿達采訪姥姥,請她展示她和丈夫的信件。薇薇發現,這些只不過是“家書”,說的不過是近來安好勿念,再附上生活費,與之前看到的外公寫給外婆的“情書”相去甚遠。薇薇直說了:“姥姥,這是家書,不是那種情書啊。”
姥姥急了,凹陷的雙眼里含著淚,露出小鹿般的驚惶,語調因急于辯白而變得吞吐和含糊:
“不是的,那是……他還給我5塊錢,說給我做一件新襖子,我做好了,還拍了照片寄給他了。”
阿達在這次采訪中,拍了一些薇薇的照片。薇薇問他,“讓你拍姥姥你拍我干嘛。”
阿達說:“讓你看看你有多殘忍。”這里的殘忍,說的不僅僅是薇薇,更是傳媒行業為追求收視率而對別人的生活進行的肆意的掠奪與入侵。如果說貞節牌坊彌漫著舊時代的血腥氣,那么傳媒又何嘗不是踐行著新時期的暴行。
多殘忍,才忍心去粉碎一個九旬老太太的少女心。
大夢歸
相比之下,年輕一輩的感情就輕松了許多。
岳老師的丈夫買了一輛白色的車,車上播放著崔健的《花房姑娘》。丈夫說,這是年輕時兩人的約定。
岳老師近來焦頭爛額,但在一次意外受傷中,躺在學校保健室,夢見一個白衣少年向爬煙囪的自己伸出手。岳老師對丈夫說,我一直想不起夢里那個人是誰,后來我才發現,那是年輕時的你。
“以后可不準王太太坐這個位子!”岳老師突然用孩子氣的口吻說道。
丈夫看著泣不成聲的岳老師,哼起了《花房姑娘》。也許在他眼里,岳老師還是那個不管多熱的天氣,永遠會穿長袖與長褲的靦腆小姑娘吧。
薇薇與阿達分開了。
阿達原是北漂歌手,只是因為薇薇不喜歡北京而留在河南。現在,阿達又要去北京尋找他的夢想了。
薇薇在經歷了這個悲傷的故事,看到這種“非人”的壓抑情感之后有所領悟,哭著對阿達說:
“我不會等你了。”
姥姥和岳老師在薇薇同事的促成下,被迫參加了電視臺的節目。沖突過后,她們一起來到了岳老師家里。
姥姥提出想看岳老師父母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對慈祥的老人家。
姥姥踩著小板凳,癡癡地凝視著自己的丈夫,天真而迷惘。
“這是他?不像啊……”
阿達臨走之前,為姥姥合成了一張和丈夫的合照寄給了她。
姥姥拿信的那天天降大雨,淋濕的老人家回到家里,用抹布擦干那張合成照。誰知照片一擦就破了,那一道模糊的破痕正好在丈夫的臉上,使他的臉變得如同姥姥記憶中一般模糊。
姥姥大哭了一場。
最后,姥姥叫來了人,把丈夫的遺骸挖了出來。她摸了摸丈夫,抹干了眼淚,自言自語地說:
“我不要你了。進城!”
殊不知岳老師那邊,也正準備帶著母親的骨灰,把母親帶去父親的家鄉,帶到姥姥守了一生的地方去。
結
不論怎么說,這都不是一段值得稱頌的感情。
影片結尾,畫面落在了姥姥家鄉的貞潔牌坊上。耀眼的陽光下,幾個調皮的孩子爬上了牌坊,站在頂端,俯瞰著這一個落后、愚昧、壓抑,在血腥的殘忍之中勉強流淌著一點點感情溫度的舊時代。
而新人的領悟,也在薇薇那句“我不等你了”當中,盡興而略帶頹然地釋放于陽光之下。
主題曲《陌上花開》唱道:
“聚散離合沒該不該,誰也沒欠誰的債,只要還我一顆塵埃。”
對于現代人來說,人們開始以新的眼光審視愛情,困惑中有了更多的條條框框與豐富的蘊含。人們對愛情的理解趨于精致與人性化,愛情逐漸容不下簡單粗暴與獸性的成分。
如果問真正的愛情是什么,每個人或許有自己的答案。但至少,終于沒有人還會把姥姥的這種犧牲看作愛情了——欣賞這種感情的心理大概和欣賞三寸金蓮沒多大差別吧。
可是這世上真正符合我們心中愛情標準的情感又有多少?我們困惑著,不甘著,堅持著,放縱著,失落著,卻仍然為這個世界上種種似是而非的愛情而感動,于是才有了這許許多多殘忍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