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一開始便是一個老人的死亡。
死亡,生命的終止,沒有反轉沒有驚天動地,外婆最后的彌留拍的很隱晦很唯美,她看到了外公,仿佛死亡并不可怕。
去世前的急促呼喚,女兒因為傷心無處發泄而半夜炒辣椒醬,甚至是火葬場撿顱骨,把日常并不常經歷的事情拍出了真實感,奠定整個文藝片基調,它瑣碎,卻又在這些細節上真正展現功力。整個故事沒有過分壓抑或者沉重,給人一種輕盈又窩心的質感。張艾嘉帶給中國式文藝片一方凈土,一方精神家園。
電影展現了三個不同年齡段女人的愛情與生活。女人拍女人,再合適不過。男導演站在男人的角度欣賞,是無法理解女人的細膩心思。就像只有波伏娃提筆寫《第二性》,才會將女人解析的那么透徹,因為那是心靈深處對自己的自我認識和深刻剖析。想要寫出(或拍出)好作品,要善于挖掘自己。
生死與時間,愛情與永恒,人類一直經久不衰的話題。
年輕的時候,可以愛到轟轟烈烈、義無反顧。人到中年,忽覺人生過半,難免中年危機,心中凌亂與慌張。老年的時候,會有很多回憶。最后回歸寧靜,終歸塵土。人的一輩子,也許就是如此飛逝。
一輩子,有多長?愛一個人,究竟經得起多少時間的考驗?
年輕的薇薇天真地說,我等他。隨即又懷疑,能等多久呢?
姥姥阿祖就是等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的人。
上一輩的愛情
瓊瑤阿姨筆下就曾創造一個夏雨荷,名言名句是:等了一輩子盼了一輩子,最起碼此生有一個可以等可以愛的人,否則生命就像一口枯井,了無生趣。
這小說里一類女人的形象,存在于現在卻是真真切切的人。
姥姥是全影片中最悲傷最蒼涼的一個人。怎樣的信念支撐她等了一輩子。僅僅是那個貞潔牌坊?不,我相信姥姥心中是有愛的。她的執念,讓她相信外公那一封封家書是他愛她的表現。
一個岳曾氏,便是她的名字。族譜便是她正室的證明。而那座墳,竟是她半輩子的信念。
遷墳事件和電視臺的鬧劇,一步步發展下來終于將眾人,也將姥姥推向那個點。她漸漸認清了這一切。外公這一輩子是和別的女人過的,他娶妻生子,進了城就再也沒回來。直到運回來一具尸體。而她就守了一輩子。
姥姥對著墳內挖出的枯骨說,我不要你了。干噎的難受。
親眼看到姥姥一個人的夢碎了,夢醒了。
我在想,讓她一個人做一輩子夢不好嘛?有時候人難得糊涂,一定要這么清醒的知道自己這一輩子等了不愛的人,做的全都白搭了??闪季媒K于悟出影片想要表達的道理:認識真相往往痛苦,但人終將前進。至死守著一個無望的夢,還不如去尋找其他的溫暖。姥姥會前進,其他人也是。
姥姥點起腳尖,望著死去的外公的照片,是那般陌生。守了一輩子的人,她幾乎快不認識了。
最后PS的合照,因為淋了雨有了那點污跡,姥姥一擦全沒了,她終于忍耐不住嚎啕大哭,細節太好,也太令人絕望。
姥姥吳彥殊不愧是演技擔當,心痛到想抱緊姥姥。
忽然想到一首歌,很像姥姥一輩子的愛情。
《一直很安靜》:
給你的愛一直很安靜
來交換你偶爾給的關心
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
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中年危機
作為全影片的中心,張艾嘉飾演的絮絮叨叨,貌似不近人情的角色,是最亮眼也是是最貼近生活的。她說的好多話,做的好多事,甚至都可以從生活中找到影子。表面上影片圍繞岳慧英是“遷墳”這件事,實際上是一個女人到了中年所面臨的所有內心的轉變。
母親的離世,女兒的出走,自己即將退休,甚至還有不能感受丈夫的默默溫情。一切變得敏感又焦躁起來。
這是一個各方面都很要強的女人。女兒說,她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渾身是刺的她,其實卻是敏感又軟弱的。
外婆走了,下一步就是我們。死亡的恐懼,誰都有。這就是她的心結吧,活了半輩子,卻突然走到了茫然的一步,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母親的死給了慧英一個打擊,一個混亂的開端。
在兜兜轉轉的遷墳事件中,她開始學會理解別人,強硬態度仿佛在一步步緩和,逐漸地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
岳慧英還是會吃醋的小女人。隔壁王太太(劉若英飾演)成了她眼中的情敵。她說丈夫教她車也沒那么認真,特別是最后丈夫買車帶她兜風后那句:“不許王太太坐?!绷钊藭囊恍?。
中國有隔壁老王梗,用來形容出軌。而這個王太太梗,倒是更溫馨,王太太并沒有什么實際性傷害,反倒是更加讓夫妻間認識了對方的感情,我還在乎你,所以我會吃王太太的醋。哪天我對你沒興趣了,管她王太太還是李太太。
因為年輕,所以勇敢去愛
最喜歡的女孩薇薇部分。導演特別會選角,女孩長得很像山口百惠,有種特別的味道。
比起老年和中年,薇薇因為和我同齡,所以更是感同深受的。一開始她是天真的,未經世事的。當外婆離開時,她第一次面對身邊的人離世,她難以掩飾內心的恐懼,在阿達的懷抱里慌亂不安。成長,也許就在一瞬間。
母女之間總是不對付。一言不合便開掐,時時刻刻想搬走。總讓人會心一笑,想到和父母吵嘴的自己。渴望長大,渴望沖破牢籠,不喜歡被人管,卻仿佛又差那么點火候。
她覺得母親的遷墳有些無理取鬧,說話直白又傷人,天真地將家事搬往電視臺卻無法收場。但她又是淋了雨脫衣服就往姥姥被窩里鉆的可愛小女生,善良又溫暖,讓人怎么也氣不起來。
因為年輕,所以會做夢。
一個記者,愛上一個酒吧唱歌的。因為叛逆嗎?也許她追求的一直就是自己想要的而已。即使他沒有錢即使他沒有穩定工作,即使他有曖昧不清的前任,喜歡一個人就是要在一起。阿達吻她時候問她真的不后悔?不后悔。字字鏗鏘。
我很喜歡阿達。原本以為他只是一個瞎頭瞎腦的唱歌的。沒有目的,只是玩音樂。可漸漸的你會發現,這個男人不但有夢想。他最大的優點是善良。
身為記者的薇薇拿著錄像機對著姥姥,聲聲地說著,姥姥,外公他從沒有愛過你。
他說薇薇,你知道你多殘忍。薇薇說我只是告訴她事實。而在他的世界里,我們的人生需要“白色謊言”。比起薇薇的耿直,歷經世事的他更懂得安慰。
后來,他逮了一只雞,說著姥姥我們喝雞湯,卻沒忍心殺雞。我是猜到的,他一定是這樣的人。
而他躺在姥姥給自己準備的棺材里落淚的那一瞬,我就被這個男人徹徹底底地打動了。我知道薇薇愛他的什么。即便是浪子,即便是身無分文的漂泊,他依舊是女人最能愛上的那種款,因為他有一顆世人沒有的玲瓏心。
薇薇與阿達冷卻之后并沒有一起所謂的私奔,他去了遠方,她留在本地。但著未嘗不是認清自己的一種成長。阿達有夢,終究要去追。而薇薇要不要等呢,時間會帶給她一個答案。
最近剛好看了飾演阿達的宋寧另一部影片《我心雀躍》,這部電影講的是師生戀,他里面飾演一個美術老師。女孩喜歡他,他卻總是有點慌亂的躲避。我私下里喜歡上了這個演員。他不火,也不是當下流行的鮮肉臉,整個人處于一種陰沉的低調中,會唱歌會彈琴,有種淡淡的味道。仿佛天生就是適合各種文藝片的男演員。
張艾嘉用最簡單最平實的敘述給我們講了一個最溫情的故事。
因為我們卻都被感動了。如今快節奏的社會,充斥著各種綜藝娛樂,各種爆米花大片,其實我們更需要多一些這種文藝片來對我們的生活進行反思。你會想通許多事情,家庭的矛盾,學會和解,學會怎樣愛人。
《相愛相親》,影片如題名,教會我們愛,讓我們感受成長與幸福。
袁小圓
熱愛自由的水瓶女,立志寫出有趣又暖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