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記得家里是從哪一年開始擁有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只有不到20寸。那時候還是通過天線接收電視信號的年代,電視臺稀少,電視節目也極其有限,卻為所有人打開了一扇了解外面更廣闊天地的窗。
《血疑》、《霍元甲》、《上海灘》和《射雕英雄傳》的播出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陣收視狂潮,可謂是萬人空巷。那時我還年幼,尚看不懂劇中的悲歡離合,恩怨情仇。也許更多的,只是用自己幾乎為零的智商來辨識善惡是非。那時,我也還不明白善惡是非其實是人世間最難以辨識清楚以及妄下定論的了。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啊,怎么可能是非黑即白呢。
對孩子們而言,最具有吸引力的當屬動畫片。
我記得央視和湖南臺總是在傍晚時分播放動畫片,吃過晚飯的我雷打不動地搬著小板凳興致勃勃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片頭音樂響起。這個時間段是我的專屬看電視時間,動畫片播完,我就會跟著父母去球坪打打羽毛球或練一會兒太極劍。更晚一些會做家庭作業,然后看看課外書,上床睡覺。從小,我就是個自覺自律的孩子。
看過的動畫片不勝枚舉,《花仙子》、《貓和老鼠》、《聰明的一休》、《地球超人》、《葫蘆娃》、《黑貓警長》、《藍精靈》、《恐龍特級克塞號》、《圣斗士星矢》、《天空戰記》、《忍者神龜》、《羚羊號歷險記》、《太空堡壘》……動畫片中的很多人物被孩子們視為偶像,我們總把自己想象成英雄般的存在,相信這個世界擁有無限可能,也對未知領域充滿了好奇之心。
寒暑假,電視臺會大大增加動畫片的播放量。那時候,家里訂閱了《湖南廣播電視報》,報紙會非常詳盡地預告各大電視臺每周的電視節目播出時間,我總會在拿到報紙的第一時間用鉛筆把想看的動畫片圈出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甚至為了看《圣斗士星矢》,拒絕跟爸爸去北京。我就這樣和大天朝的首都錯身而過,至今都沒有去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瓊瑤劇風靡大江南北。盡管也看過一些,卻著實覺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太過夸大其詞。我煩透了梨花帶雨、幽怨纏綿,對馬景濤式的悲吼狂嘯更是望而卻步。其實豆蔻年華的我們懂什么情愛,無非是看個熱鬧。深感電視劇里面的人與事真是復雜難懂,莫名其妙。
對武俠劇卻異常熱愛。《神雕俠侶》,《仙侶奇緣》,《雪山飛狐》,《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等等。我喜歡武俠世界的天馬行空,快意恩仇,沒有那許多的循規蹈矩和人情世故,能夠活得更為率真灑脫,擁有某一種可望不可求的自由。就像是一場黃粱美夢,酒醒,心醒,夢不醒。
每周星期二下午是各大電視臺的停機檢修時間。每個電視臺固定不變的那一款彩色圓形圖案曾經一度是我最討厭的畫面。盼著節目復播,有時候真讓人焦灼難耐。哪怕是回放一場我根本看不懂的意甲聯賽,也好過滿屏黑白雪花點。
新聞聯播是自有電視機以來,家人必看的節目之一。還有動物世界和綜藝大觀也看得很多。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中央二臺每周一期的《正大綜藝》。從大約小學三四年級開始,直至離開利民求學,幾乎期期不落。那時候的《正大綜藝》其實更像是一款旅行節目,VCR中,靚麗的外景主持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帶領大家欣賞各種人文自然風景,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歷史沿革,還會在片子的末尾提出問題以供現場嘉賓作答。節目最后的《正大劇場》則會播放一部優秀的外語影片。最初的主持人是楊瀾和姜昆,后來依次為趙忠祥、袁鳴、程前、姜豐、王雪純、吉雪萍和張政,外景主持中我最喜歡的是帶著濃濃臺灣腔的李秀媛,知性而爽朗。每當主持人說著“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時候,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種“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沖動。或許,這也是我與旅行的最初因緣。《正大綜藝》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還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有一次,我寫一篇關于仙人掌的說明文,借用了某一期《正大綜藝》節目介紹的非洲某地用仙人掌來做冰激凌的故事,老師把我的作文當做范文朗誦的時候,還特別提出了這一個讓他也覺得很新奇的例子,問我是不是杜撰,我很自豪地告訴他是從《正大綜藝》上看到的。可惜很多年以后,改版后的《正大綜藝》增加了娛樂性,卻遠遠降低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再也不是從前記憶中的樣子了。
小學高年級以及升入初中以后,父母開始限制我看電視。后來家里換了彩電,舊的黑白電視機便丟在了我的房間,可因為沒有閉路線,徹底成了擺設。為了杜絕我偷看電視,母親總在出門前悄悄拔掉閉路電視線。而我,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快我就發現了閉路線的秘密,趁父母不在家嘗試著在電視機后面尋找插口,于是很快便可以成功偷看電視了。然而,我到底還是好孩子,即便是偷看,也很有節制,絕不至于玩物喪志,耽誤了學習。其實,我猜,母親對于我的偷看電視行為亦不是全無知曉的,既然沒有影響到學習,她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從未揭穿吧。又何嘗不是一種寬容和尊重。
高中以后,除了寒暑假,幾乎沒有電視可看。可電視對我的影響依然存在。我常在晚自習結束寢室夜談時給室友們講故事,其中很多就來自于電視。那時候記性很好,看過一遍的書,斷斷續續看過的電視節目,都可以被我繪聲繪色,加油添醋地講述出來,室友們聽完亦是興致盎然,意猶未盡。真是單純美好的年華啊!
如今,盡管電視臺越來越多,五花八門的電視節目也足以滿足各個年齡階層各個時間段的需求,卻覺得真正值得看的節目越來越少。家里的電視機更多時候真的成了某種擺設,一個人在家時偶爾打開電視,也無非因為電視節目中傳來的各種聲音使家里略顯得沒有那么冷寂,可一旦放得久一點,又會覺得喧擾惱人,迫不及待關掉。
利民的家早已轉借給別人居住,陪伴了我們許多個年頭的電視機也許早就被當成廢品丟棄在了某個垃圾場,尸骨全無。只有曾經帶來的歡樂和滿足,開成了一朵朵記憶之花,芬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