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學? 陳蕾
還記得2020年末在閩侯送教時,中國電化教育雜志社許林社長問我:你更愿意給活潑開朗的班級上課,還是拘謹內斂的班級?
說實話,從直覺反應,我會選擇活潑開朗的班級。因為這種性格的班級通常很活躍,發言也會比較積極,課堂氛圍很好。可仔細一想,我又會轉而選擇拘謹內斂的班級,因為在思政課的陪伴與相處中,他們開始慢慢地發生一點一點的改變,變得更大方、更自信,這往往會帶給我更大的成就感。
今天要講述的S班,正是那個不太活潑卻又讓我看到成長驚喜的班級。
這兩天結束閱卷,S班果然脫穎而出,平均分為74.51,比最低的班級高出8分。班級超均率從半期考的1.23%上升至5.13%,在政治選考班中從第二名躍居第一名。55.8%的學生個人超均率在上升,而超均率略有下降的學生中期末成績在70分以上的占72%。與其他選考班相比,不及格的僅4人,最低分50,已不存在40分段及以下的學生。
從這一組數據的簡單對比中,不難看出S班確實有了明顯的進步。這學期,我承擔了全部的高二政治選考班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個人因素對各班成績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么,與其他班相比,S班到底哪里做得更好呢?
1.備好輕學具:反饋器
S班是唯一一個整學期每節課都使用反饋器的班級。
S班的政治科代表桐是一位非常認真踏實的女生,自開學第一節課告訴她“政治課要使用麻吉星魔法教學系統”以來,她幾乎不會詢問我“這節課要不要用”,總是提早到辦公室領取反饋器,并在課前及時發放。而每次走進教室時,我總能看見教師遙控器與接收器被安好地放在講臺桌上。
別小看這件事,正因如此,我總會很有意識地捕捉課堂學習中合適的契機,每節課至少有一次機會,讓S班的每一位學生使用“反饋器”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并且一個也不能落下。而他們在每節課里產生的各種思考,總會被很真實的看見,如果存在較大差異、明顯分歧就會被清晰地放大,從而展開更深入的探討。這學期倒數第二節課上,我曾與S班學生笑著說:“只有你們班每節課都按時發放了反饋器,這是很棒的做法,因為很多時候我在課前并不是特別明確哪里會用到,這需要根據大家課堂上的思考與反饋來做決定。所以,當課堂上發現問題時,我們總能即時反饋、有效解決,這樣實際上就能當場理解掌握了。”
這兩天,我給S班的部分學生留言,詢問他們關于政治課的建議。輝告訴我:“反饋器使用還不錯,覺得比之前上課能更集中。”桐留言說:“我覺得使用反饋器很好,可以知道大家真實的掌握結果,也比較有效率,每一個人都會去選、會去思考,不容易走神,而且可以調動課堂氛圍,不容易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來自學生的真誠表達,或許能帶給你我啟發:一支小小的反饋器,能夠引發注意力,調動積極性,看見思考,實現即時反饋。
2.培育新習慣:小組活動
對高中生而言,小組活動應該并不陌生。從小到大,總有學科課堂曾有過這樣的形式。但是,思政課上的小組活動,好像又有點不一樣。從細致明確的規則開始,我與S班學生一步一步地改善,在實踐中共同思考:怎么對話才是有效的?怎樣才能讓每個人都能在小組活動的時光中受益?
2020年11月23日,在聽完S班的思政課《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后,王緒溢博士說:“好像來到了歐美課堂。因為學生非常自然地形成研討的氛圍,人人參與在小組活動中,就是和我在倫敦看到的課堂景象一樣。而這是兩個多月訓練養成的習慣。”
說實話,當時的這段評價,對我與S班學生都是莫大的鼓勵。正如我在文章開頭所說的,這是一個安靜內斂的班級,它一點也不活潑,甚至開始時還不太愿意交流。所以,開課后的第二天,我就在班上認真地、大張旗鼓地表揚與鼓勵他們,而且我也相信他們會變得更厲害。
那么,S班學生是怎么說的呢?潔說:“我覺得小組討論挺有意義的。大家可以相互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選出大家都一致認可的答案。我覺得自己參與度挺高的,因為大家成為S班同學也差不多快一個學期了,交流還是蠻OK的。”歡認為:“我覺得小組討論的內容是比較有意思的,自己大多能參與,同學討論比較放松,討論的過程也能記住一些東西,對學政治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當然,S班里也一定還存在個別參與度一般的學生,而這就是我下學期要努力的方向——努力讓每個人都成為小組活動的高度參與者,努力讓每個人的學習都真正發生,努力讓思政課的學習走向更深入。
3.挑戰新自我:挑人發言
到這兒,你會發現:有了技術,S班政治課的參與度提高了;有了習慣,S班政治課的生生互動更有效了。但是,這樣還不夠,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公眾表達”的欠缺。
S班學生的回答總是比較小聲,就像自己的嘴巴說給自己的耳朵聽的。若要檢驗參與的質量、分享互動的成果,他們就必須挑戰自我,練習公眾表達。麻吉星的挑人音樂,響了整整一個學期,每個人都有很多次機會要在班級里表達觀點,要么是自己的,要么是小組的。
有時候,第一次說得很小聲,但沒有關系,因為他們可以大聲地再說一次;有時候,第一次說不出來,但沒有關系,因為他們可以在傾聽其他同學表達之后,再自己說一次;有時候,第一次說錯了,但沒有關系,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為所有人創造了很好的學習機會……到最后一周的期末復習課時,被隨機挑中起身發言的他們,褪去了當初的緊張,已然變得更從容、更自信了。
信息技術融入學科課堂,并不會讓學生一下子變得很厲害,但若堅持著融合好,便能實時把握真實的學情,讓學生轉變為主動學習者,使提升思維能力、培育核心素養落實到每一天每一節課里。
S班的成長是禮物,更是驚喜,它讓我開始期待他們真正閃耀光芒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