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月11號,快要過新年了,可是我總感覺不到年味,貌似和平常不大有區別。
可是,年味,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有些儀式還是要有的。遙想新冠未至的那些年,鞭炮聲陣陣,孩童的笑聲響徹城市里,鄉村里的每個角落。可是如今呢?百姓們不滿的反對票也有很多,鞭炮在所謂專家的解說下漸漸消失不見了,這可是傳承了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只是因為所謂的污染環境?只是因為消防安全事故?只是因為你們專家所謂的噪音污染嗎?
試問,環境的污染是僅僅從煙花爆竹下手就可以解決的嗎?火災的發生難道不可以從制作煙花爆竹的材料上下手呢?煙花爆竹的聲音僅僅只是噪音嗎?對于我們泱泱大國,禮儀之邦來說燃放煙花爆竹的正大于負!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增加了年味,更讓漂泊在外的華人游子感受到了家鄉的年a味風俗。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弘揚傳統文化過年放鞭炮這個習俗已經延續千年,現代人每年過年放鞭炮也是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加家人之間的互動,過年時家人們在一起放鞭炮可以增強家人之間的互動,使家人之間的感情更好一些;鍛煉孩子的膽量部分家長都會鼓勵孩子去放鞭炮,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膽量,讓孩子變得更勇敢。
故而,把年味展現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