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聯網時代閱讀的焦慮
? ? ? 互聯網時代,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帶來了快捷、海量的可供閱讀素材和咨訊,使國民以從來沒有過的熱情可以大快朵頤去分享去閱讀成為可能,同時也因資訊的太過龐雜和方便獲取而放大了焦慮。縱觀當下,全民閱讀之風猶如時尚之流行愈演愈烈,服務全民閱讀的各種付費、免費讀書服務也應運而生,唾手可得的視頻音頻電子書更是推波助瀾,無形中加劇了國民閱讀的焦慮,只爭朝夕。
? ? ? ? 從來不反對碎片化閱讀之于生活的裨益。但是相比較而言,個人還是喜歡、推崇慢下來的閱讀方顯從容。
? ? ? 互聯網時代的小眾閱讀
? ? ? ? 閱讀本就是私密化的事。此處用私密化一詞也不妥,改用小眾吧。閱讀應是小眾化圈子事,憑物以類聚 、求同存異匯集而讀書。
? ? ? 現在,很多地方已興起了讀書會,有些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早復興了書院。常關注的群學書院座落在南京中山陵永慕廬,在南京大學鄭綱基金會的支持下,經常邀請名人大家開設專題講座,也組織游學。據群學書院自我介紹,“自2016年元旦開始,南京群學書院、太湖群學書院,舉辦各類公益講演、深度研修、文化遠足,迄今已逾百場。超過五千名來自五湖四海的讀者朋友,參與過我們的線下文化活動,通過直播和視頻參與活動的讀者,更加數不勝數。”閱讀之路上有人引領是幸事,有人伴讀更是樂事。
? ? ? ? 個人理想的小眾閱讀
? ? ? ? 不管是辦讀書會、辦書院、辦沙龍、還是3-5人的小圈子相約共讀,如果做不到互促互進,就算融進再多的讀書圈子于人于己又有何益?還不如獨樂樂就好。
? ? 心中向往的理想讀書狀態,最好聚攏一撮小眾,有一定的鑒賞力,真愛真讀,偶爾互動分享,互相促進。
? ? ? ? ? 現代閱讀還是需要保留些儀式
? ? ? 讀書各人習慣不同。比較喜歡端坐,高桌低凳。亮一盞臺燈,即便白天也是,仿佛非如此不足以營造一方氛圍。
? ? ? ? 一直以為讀書的儀式,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應該有,方顯正式與隆重,也能較長時間閱讀。再有心儀的書簽壓紙,賞心悅目又不損圖書。臥床也會隨手翻書,但只是催眠功用,翻不了幾頁,自然神來,算不得治睡眠不好的良方,個人特質,因人而異。
? ? ? ? 全民閱讀時代為自己定個年度的小目標
? ? ? 今天滿屏的訂閱號幾乎都在提醒還有2個月今年就要結束了,秦楚網甚至都貼出2018的假期。年輕的時代就如我們有過的青春,風風火火盡顯活力。但我們這代人已老。當然老的是外形,童心仍未泯,閱讀的品鑒也似乎受熏陶有了提高。
? ? ? ? 追求雅但也從不避俗,也總結下2017的閱讀。全年閱讀遠遠已超過10本。除《馬橋詞典》、《哲學的慰藉》是重讀,基本上是新開卷。喜歡閱讀紙質書籍還在于書的裝幀及特有的質感,開卷前光掂量在手上就已然是份享受。
? ? 《陳寅恪的最后20年》是今年最有份量的一本,同步閱讀完成了阿城的兩本書,一本沉重,一本輕松。一本于歷史的敘述中引導沉思;一本于日常的所見中清談博覽。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王力的《詩詞格律》,揚之水編《詩經別裁》是隨手翻閱之書。
? ? ? 我的讀書閑話,希望對您開卷有益,比如這次,完全也可以當成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