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奔跑的五花肉
兩個人跟著大姨和大姨父一起過。約摸過了大半年,大姨父耐不住了,家里養(yǎng)兩個閑人,老是在家吃喝。于是第一個中槍的就是母親,大姨父開始在周邊給母親物色各種合適的試合婚配的男孩子,找了幾家沒沒相中,最后相中了我爸。
母親回憶起當時的情節(jié),就想笑。她說你爸當時在地里干活,跑到地里跟你老爸一說,對方是個很美的四川姑娘,肌膚雪白,一頭烏發(fā)。你老爸聽了立馬放下地里的鋤頭,去隔壁王大哥家借了一件白襯衫穿在身上,跟著媒人就來了。由于你爸個子小,穿件襯衫在身上,顯得人就像縮在里面一樣的,而且皮膚也不怎么白,穿件白襯衫,當時總感覺哪里不搭調(diào)的。“第一眼見你爸,覺得你爸很黑,但是人長得還蠻秀氣的。你爸第一眼見我,緊張得一句話都沒講,都是媒人在旁邊介紹。不知怎么的就看上眼了,然后第二天就說把親事給定了。就這樣稀里糊涂嫁給了你老爸?!蹦赣H這樣說。
?? 88那年,母親嫁給了我爸,嫁過來的時候嫁妝不多。一個黃色的皮箱,兩個大衣柜,一張電視桌,還有幾條嶄新的被子。嫁過來時,跟奶奶她們是住在一起的。一個屋檐下擠了滿滿人,一大家子總共8個人。奶奶生了5個兒子,中間因為高燒走掉了一個三叔,就剩老爸和三個叔叔。其次大叔早已在一年前把大嬸嬸娶回家了。因為人多,往往矛盾也多。母親是那種什么事都喜歡藏在心里的人,再加上語言不怎么通,所以受了委屈也不會說出來的那種。直到后來大嬸嬸她們搬出去,家里才算稍微有點空間騰出來。88那年,大嬸嬸生下我們李家的老大,我堂姐,是個女孩。爺爺一聽是女孩,便不怎么高興,就去看了一眼,也沒去抱一下。在我們老李家是有點重男輕女的,認為女孩子終歸是要嫁出去的。只有兒子留在家里,所以只有男孩子才是靠得住的。因為在中國人傳統(tǒng)的觀念里認為養(yǎng)兒能防老,自然兒子成了他們唯一的依靠,所以對女兒是不太重視的。
? ?直到89年,第二個孩子(也就是我哥)的出生,才打破了這久違的寧靜。 是個男孩,我母親第一胎就生了個男孩子,好本事。第一胎就生了個男娃,家里自然高興得不得了。那時母親也特別高興,好像是來到這家里感覺到唯一榮耀的一次。但是由于是第一胎,母親那時候比較瘦,奶水嚴重不足,所以老哥很多時候都是喝奶粉長大的。以至于后來老哥學習成績不如我,老爸總說是因為沒喝母乳才不聰明的。
? 91年生二胎。那時候政策開始嚴抓起來。母親那時已經(jīng)懷了我在肚子里,已經(jīng)有四五個月了,打掉了可惜了,于是每天在心驚膽戰(zhàn)的躲避,直到92年正月把我生下來,才歇了一口氣??赡苁怯捎诙フ咦サ脟?,母親每天提心吊膽的,以至于后來我從小到大膽子特別小,見了陌生人特別害怕。生下來便是滿頭的黃毛,所以小時候一直被村里人叫“黃毛淑”。
? ?95年,我3歲,哥哥6歲。爸媽由于要工作賺錢,家里沒人帶我,所以我和我哥一起被送進了學前班。由于年齡太小,我理解不了,膽子又比較小,上了幾天學前班便哭著跟母親說,我不去了。因為除了哥哥都是陌生的面孔,關(guān)鍵還跟哥哥分到不同的班級,只能下課才能見到哥哥,甚是讓我捉急和不安。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只要稍微一大聲,我就緊張得不行,不停地將兩只手放在大腿上,搓來搓去的。于是母親便每天讓老爸送我去幼兒園。每每剛進幼兒園門口,老爸開始轉(zhuǎn)身,我便跟著老爸屁股后面出來了。老爸總是安慰我說學校里面有很多小伙伴陪我玩,老師還有糖發(fā),但是我就是不樂意。因為我害怕陌生人,更害怕老師很大的嗓音跟嚴厲的表情。
? ?有一次老爸還是送我去幼兒園,老爸沒跟我說去學校,只說帶我去一個比較好玩的地方,但是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那是去學校的路,于是我哭著說老爸騙人,不肯去。老爸把我抱起,我努力掙脫,說不去就是不去。老爸實在拗不過我,因為趕著上班,所以只能帶著我一起去人家家里干活。那時候老爸是個建筑工人,專門幫人家蓋房子或者到處修修補補,在當?shù)匾彩切∮忻麣?。老爸在屋頂干活,我就在屋下面一個人玩過家家,一個人搞點水和點泥巴,然后再用瓦片鏟起和好的泥巴,這就是一餐飯,要加點調(diào)料的話就在附近扯幾根草,然后用瓦片給段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加在泥巴上,這就是菜了。做完早餐做中餐,做完中餐就做晚餐。做著做著一天就過去了??斓?點鐘的時候,老爸就收工回家了,我就坐在老爸的自行車后座上,因為怕黑,老爸會一路哼著小曲騎回去。
? ?95年那年冬天,我坐在火桶里取暖,結(jié)果一不留神,整個屁股坐在了下面的火里。當時整個屁股燙的特別厲害,黑了一片。母親當時正在旁邊做鞋,見勢,立馬奔向我,抱起落在火桶上的我,當時我已哭的不行,因為穿的開襠褲,所以燙的不輕。母親也跟著哽咽了幾下,一直在罵自己怎么這么不小心,把孩子一個人留在火桶上,沒注意看著。這些記憶我是全無的,后來聽奶奶說才知道的。
?96年快寒假的時候,我從學前班順利度過了一個學期。去拿成績單的時候,我還是挺害怕陌生人的,于是叫上了我兩個哥哥陪我一起。當老師宣布我是第一名的時候,當時真的有點蒙。一張紅紅的獎狀,和一支很漂亮的自動鉛筆,那是我從小到大見過的最漂亮的筆,粉粉的,還一截一截的。拿到獎狀后,我們立馬奔回家,然后告訴母親我得了第一名,跟著哥哥們回家途徑村子的時候,我遇見人了便打招呼,生怕村子里的人不知道我考了第一。母親看到獎狀很興奮,“趕緊搞點面糊貼起來,貼哪里比較好呢,貼在祖宗扁旁邊?不行,風太大了,待會吹走了,還是貼在臥室吧,這樣每天都能看見。”母親拿著獎狀,比我上臺領(lǐng)獎的心情還激動。
? ?98年那年夏天,雨一直下個不停,以至于地里的莊稼全被淹了,眼看莊稼要顆粒無收,于是老爸跟著朋友一起去江蘇闖蕩了。誰知老爸出去的第二天,洪水就淹到家里來了,那時我和哥哥都在熟睡中,突然被窗戶外的喊聲給驚醒。村長挨家挨戶的喊洪水來了,讓大家趕緊往高處搬。于是,母親立馬把我們叫起來,又跑去喊隔間住的奶奶和曾祖母,生怕他們遲疑了。最后整理一些衣服和鞋子和比較重要的一些電器,都往村子里的高處搬。第一趟先把我和哥哥送到村里地勢比較高的人家,我和哥哥安全抵達村里高一點的地方時,母親又奔跑著回去把奶奶和曾祖母接過來和我們一起。睡眼惺忪的我們只覺得那晚好冷也好害怕,感覺所有的大人的神情都是那么慌張。那時洪水來得太快,曾祖母的一只鞋掉在了路上,奶奶都來不及回頭去撿,因為水已經(jīng)漫上來了。后來我們被安排在了村長家里,一個30平方的堂間擠了5戶人家。那時沒有灶可以煮飯,母親就用蛇皮袋灌了一袋子泥巴,然后做成一個柱子形狀的立體狀,將上面部分掏出一個凹槽出來,把泥巴晾干,然后在里面放些柴火就可以點燃了。雖然煙很大,但是終于有飯可以吃了。不過沒過幾天,這灶便被村長家的豬給拱掉了,還稀巴爛。無奈之下,母親只好再做一個。我記得當時天是下著小雨的,在灌泥做灶的時候,一個人,一鍬一鍬的泥往袋子里面灌,灌好之后,用鍬又把泥巴拍得緊實,拍緊實之后,又開始抬起來晾干,我就蹲在旁邊看著。那時候因為水把地淹了,所以沒有菜,很多餐我們都是吃白米飯度過的。 有一次,因為太餓,我和哥哥一口氣,吃了4碗飯,結(jié)果一下子兩個人全病倒了。吃的飯全吐出來不說,還同時發(fā)高燒。于是母親只能求助村長,幫我們借個小船撐出去去找醫(yī)生掛水。因為一次性只能載三個人,而且哥哥比我嚴重得多。于是母親就帶著哥哥先去診所了,讓其他人幫忙照看我,最后帶了退燒和感冒的藥給我。
? ? 98年的9月份,那時我7歲,到了入學的年齡了。但是學校老師不招收我,說我沒有學籍證明,需要去村政府弄個準入的學籍證明才能上學。于是我媽和我二嬸,兩個人撐著船帶著我去了離住的地方有好幾里路的村支書家里,要求給我們開學籍證明。一路上母親撐累了就換嬸嬸撐,嬸嬸累了就換母親來。但是顯然嬸嬸是比母親專業(yè)很多,因為嬸嬸從小就在湖里采采蓮蓬之類的,嬸嬸的父親就是專門捕魚這塊的,所以從小練就的的技能。相比之下,母親顯得更笨拙一點,偶爾方向掌握不住,嬸嬸總是在一旁耐心指點。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撐船之行,終于來到書記家。書記可能因為嫌辦入學證明的手續(xù)太繁瑣,一直說上面規(guī)定要滿8歲才能上學,一直堅持不給辦。母親和嬸嬸求了老半天,但是書記就是不肯辦。說求我也沒用,沒滿8歲就是不能上學。母親不太善于言談,嬸嬸比較能說會道點,一直在跟書記說好話,書記情緒雖然緩和下來但是最終還是沒有答應給我辦學籍證明。我就這樣被延遲了一年才上學。所以后來相對于班里的學生,我一般是比他們大一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