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沒有了前兩年一往無前的積極勁頭,心理上陷入了更多波折。波折的過程,照例盤點一下。
一、寫作
年初開始寫兼職文案,總共9個月。期間寫稿和編輯稿子,大概有8萬字左右,簡書寫文章1萬,豆瓣3000,訓練營寫作1萬字左右。所以完成了年初定的10萬字的目標。
時間軸歷程:前2個月對在網上發文章、小紅書很感興趣,發過幾篇育兒、學習類的小文章,覺得發點讓別人能借鑒的東西有成就感,也很新鮮有趣。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有的還挺羞恥的哈哈。其實發對別人有借鑒價值的內容就比較對路,其他的,就比較emmm。
后來開始在文案社有了固定的稿子,中間3個月勤奮寫文,有困難也硬著頭皮解決,寫了不少,比較靠譜。
最后4個月,開始審稿編輯稿子,跟甲方溝通,責任心大增。頭緒眾多,期間不間斷地改稿子,硬著頭皮解決問題。做了很多從前沒做過的事,但是方法挺原始的,感覺累到吐血,但是不知怎的堅持了下來。
秋冬幾個月,回過頭來準備寫些自己的文章,再多學學寫作。寫過一篇手賬分享文,參加了一個寫作訓練營,寫了幾篇作業,學到了“觀點-案例-總結”的寫作思路。
寫作上的進步、收獲:在文案社確實有機會練習寫文章,寫了不少字。
在寫作訓練營學到了寫作要先搭框架,按照“觀點,總結,案例”的結構寫。
雖然在文案社寫了不少字,但比較套路。并且,我把自己的寫作和文案的寫作分得太開,自己寫起文章來,還是按照自己的老樣子來,兼職文案這幾個月學到的寫作方法在我的寫作或其他類型的文案寫作上都用不起來,說人話就是:學到的不多。
在意識層面,我把寫自己的文章,當作發泄自己情感,滿足表達欲的方式,等內心的情緒發泄完了,就結束了,基本上就是把文章當日記,寫給自己看的。
技巧層面,除了分類這個技巧外,還沒有別的技巧。因為把文章當日記,還沒有找到既滿足自己,又吸引人的角度,缺少讀者視角,因此也沒想過練習更好的表達技巧。
案例收集得太少。不大留意觀察生活中的故事。
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年初和年尾做得比較好,中間一度失序。
前5個月,還和去年一樣,每天列清單。但是不寫每日總結了。月度目標和月總結也寫,但不是特別有動力。月度總結也越寫越少了。
6月后,隨著手帳全部記到一個本子上,和開始做文案社的項目負責人,整個日程都被打得很碎,不再規律寫每日任務了。任務都是緊急的,所以會在一段時間把近日的任務全列出來。有幾周嘗試用周計劃來管理一周每日的任務,感覺還好。
10月后,終于回歸平靜。但是每日任務和總結的形式并沒有恢復過來。任務清單還是會列,但不是非常固定。
12月開始,在訓練營的監督下,開始回歸自我管理。寫每日學習情況和每日復盤。買了國譽自我,開始用時間軸記錄時間和規劃任務。
寫文案這件事大概對我來說,壓力比較大,無法提前把每日任務規律地寫出來,每日計劃難以為繼。經歷了這段壓力大沒規律的日子后,我不知怎的,內在的規律感也被打碎了,沒有心力恢復了。并且也有點厭倦了之前的總結方式,稍微有點懷疑它的作用,想找到更好的方式。
最后一個月,看了訓練營小伙伴的方法后,我恢復了自我管理。開始設置月目標,每天用國譽自我規劃和記錄時間。開始每日寫復盤。
把時間用在記錄時間和規劃日程上后,確實告別了一盤散沙,有了大體的結構,心不再沒著沒落了。
我還是需要設置一個具體一點的目標,需要穩定的時間結構的,這點不用懷疑,一定要做的,不然自己的穩定性都會被打碎。《心流》里說,設置目標是重要的,全力完成目標所帶來的的幸福感,是無所事事的感覺所不能比的。當我壓力太大后,也不是只能任壓力宰割,我是可以需要尋找些辦法來減輕我的壓力,盡量回歸規律生活的。
三、心理建設
2019年心態崩了很多次。心態比前兩年差很多,積極進取樂觀、像打開新世界一樣一往無前的狀態找不回來。
太想做好文案,搞得自己壓力很大,累到吐血。偏偏又對兒子的發育情況非常擔心,簡直到了極度擔心的程度。這兩件事是狀態差的主要原因,所有負面情緒都回來了。即使這兩件事危機解除,我下半年狀態也不好,經常處于焦慮中,連怎樣做好冥想都擔心。
2019年上半年,是有做心理咨詢的,一個月起碼有2次。還因為太不穩定了,用了好幾次“即時傾訴”。下半年換了一個面詢咨詢師,做了8次。12月停了,因為最近花錢太多了。有心理咨詢,我會感到還有個靠山,效果是比較籠統的,畢竟變好也是循序漸進的。經常看些心理學公眾號文章,會聽些心理學課程,心理學書沒看幾本。
2019年好的地方是,更堅定了冥想是重要的,知道了看見即消融。稍微能聽見腦袋里的聲音了,已經完全意識到了腦海中有個聲音的存在,這個聲音很負面,很動物性,和我內在的有自己力量的自我是分開的,但我還不能控制它,這個聲音時不時會出來打擾我嚇唬我。聽起來挺玄是吧,哈哈。
我能在事后意識到,很多時候,我腦袋里的聲音在見縫插針、無孔不入、全方位地批評自己,而且是全自動的。
如果遭遇情緒困擾,寫情緒復盤是個好辦法,可以梳理腦海中的聲音,記錄下我都是為什么焦慮。
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比較單薄,只相信周圍不多的親人也比較狹窄,做心理咨詢、育兒咨詢、讀書還不錯,提供更多的思路。
四、學習
2019年沒有像前兩年那樣學很多課,有幾個梳理一下。上半年在文案社學過一點文案寫作的課程,內容挺少的,而且與其說是課程,不如說是非常具體的要求。
9月學過一個月免費的結構化思維,印象不是特別深。
11月學了寫作訓練營。
中間也零散學過一些很小的課程,比如冥想、得到上的識人、零散的心理學的課程。
閱讀方面,全年拿起了不少書,但沒有放下幾本。12月才算恢復了閱讀。讀書的主題有手賬、寫作、心理、散文。讀書效率不高,最近正在嘗試調整讀書效率。
這么一梳理,發現今年在學習輸入這方面,真的挺少的,2020年補上這一塊。
五、工作
2019年參與寫了幾個課題,寫的比重越來越大,內容是黨支部建設這種。今年自己寫了3篇黨政鐵路的文章,字數都挺多的。
一些零碎的寫作的任務,寫得還不少,不過跟文案社的稿子比就少太多了。
2020年,體會一下各種文章和課題吧,因為自己寫的多了,所以也知道一些他們是怎么寫的了。讓我寫我就寫好了。
編輯文章的方法,也有了進步,今年繼續。
工作上各種文檔分類存放,花一點時間摸一摸規律,摸一摸主要的論調。
四、運動
運動方面就是每周2次瑜伽課,沒有拉下過。
六、生活
育兒方面,今年經歷了大困惑,困惑到不想提。好的地方是,最后幾個月,在咨詢的幫助下,觀念開始了微調。理解到,孩子是不需要嚴厲批評,但可以拒絕,照顧孩子先要照顧自己,不能無底線滿足,當然也不要為了拒絕而拒絕,一切從自然出發。
2019夏天帶墨墨去了黃島玩,第一次全家出游很愉快。
2019年突然地買了房,年底才確定要住進去,于是年底開始考慮如何設計,是開心與焦慮混合的酸爽體驗。
總的來說,2019年,邁出了舒適區,硬著頭皮實戰,有過累到吐血,忙到喘不過氣的時刻;也有過假期輕松愜意的時刻(其實也不輕松)。總之我覺得是壓力大為主吧,而且很多壓力,是我自己給自己的。
希望2020年,能減輕壓力,多找離自己的心更近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