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隊愿景:迎曦追霞,揚帆遠航
班級宣言:勤學向上 樂于進取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 ? ? ?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段老師端起《閣樓精靈》鄭重地說,“從現在起我將與大家開啟閱讀之旅。”孩子們一起說:“我們讀書吧!”
? ? ? ? 三四中隊的師生共讀一本書的儀式開始了。
? ? ? ?
? ? ? ? 雙手放在書上,輕輕撫摸著我們的好朋友。靜氣寧神30秒,抵達安靜的閱讀狀態。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一樣
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
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 ——
把人帶往遠方。
這渠道最窮的人也能走
不必為通行稅傷神
這是何等節儉的車 ——
承載著人的靈魂。? ? ? ? ? ? ? ? ? ? ?
? ? ? 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讓眼睛浸泡在鉛字中,讓耳朵浸泡在讀書聲中,讓心靈和大腦震蕩在感動和思維當中。經歷了這樣的師生共讀,這本書和它的作者在孩子們的心中將抹上絢爛的一筆。小小毛蟲遨游書海,終將破繭成蝶。
? ? ? ? 走進“大花臉”,不動筆墨不讀書。用不同顏色記號筆,圈點批注,讓讀書留下痕跡,留下思考,留下深度。
? ? ? ? 繪制魚骨圖。“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讀書不思考,讀后記不牢。”班主任段老師教孩子用魚骨圖在閱讀每章節之后,畫出情節圖、人物關系圖、地理位置圖等。孩子們“閱”讀越有滋味。
? ? ? ? 親子共讀,與爸爸媽媽共享一段溫馨的時光,也許親子閱讀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 ? ? 朱熹提出,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上勾勾畫畫、做批注,就是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還有疑問和發現。
? ? ? 讀一本好書,就如交一個好友。深入了解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在了解我們的好朋友。
? ? ? 有了這樣的開始,隊員們的思考會越來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