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春秋宋戴公六世孫。他與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同姓。子是宋國國姓。孔父嘉為孔氏;子罕為樂氏,名喜,名字自然就是“樂喜”,字子罕,春秋時期宋國商丘(今河南商丘)人,宋國賢臣。在宋平公(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32年)時任司城,位列六卿。司城也叫司空,就是主管建設工程的官員。
魯襄公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558年,這一年有一宋國人得到一塊寶玉,要把它獻給子罕。子罕拒絕了。
獻玉者說:“我給玉石專家看了,專家說這是很寶貴的玉。所以我才敢獻給您。”
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你我都失去了寶貝。還不如我們各自擁有自己的寶貝。”
獻玉的人稽首說:“身份卑微的人,如果懷揣寶器遠行,容易遭致不測。我獻出玉也是為了免除殺身之禍。”
子罕就找來工匠對于進行雕琢打磨,然后賣了一大筆錢,把錢給了獻玉的人,讓他回家了。
乾隆有一次也拒絕了寶物,不過情形不同。有一位內務府包衣出身的江南稅關監督,在江南搞到了一副米芾的字,送給乾隆。乾隆鑒定為贗品,直接在上面寫了四個字"假的,不要"。
乾隆是因收到的是假貨而拒收。而子罕卻是拒收真寶物,可謂兩袖清風。
子罕在為政上也是賢臣。宋皇國父為大宰時,在農收時節為宋平公筑臺,子罕請俟農功之畢,可惜宋平公不同意。
子罕也很大度。子蕩在朝堂上用弓套住發小華弱的脖子戲弄他,宋平公認為華弱沒有威嚴,不適合帶兵,就免了他的司武官職,而子蕩卻沒受處罰。子罕說這是同罪異罰,本來子蕩的罪更重。子蕩就用箭射子罕的門,說“我讓你也受辱免官。”子罕卻不計較,就像什么也沒發生過一樣。(作者:羅名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