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看了老喻的公眾號,總會給人不同的思考。
周末,品茗,談人生,難得愜意。正如老喻公眾號的名稱,孤獨大腦。也許洞悉的太過透徹,才倍感孤獨吧。
碰到高人,談在前,品在后。再珍貴的茶,怎比的智者的一招半式。
那耳提面命真的受用匪淺。在下真的愚鈍,要消化好久的。
活下來
人生如棋,圍棋剛剛開局之時,滿盤皆是氣,任何一個位置都有無限的可能。
慢慢的高手們,給棋局下了一個的定式。這就是開局,任憑其千變萬化皆在其定式之內,我們都應該按這一招一式開始,如果沒了這招式,就大逆不道。
幾百年來,這招式就成了天條,沒人知道定式是怎么來的,只知道天條是不能觸碰的。
棋局過半,一番廝殺過后,剛開始滿盤皆是氣,到現在氣已去了一半,能下的位置,也就變得少了許多。
人生如棋,棋局過半,才發現已不像開始的時候,有眾多選擇,這氣越來越少,似乎能選擇的路也變的窄了不少。我們自己就把自己約束在天條之內了。甚至成了這天條最堅定的捍衛者。
氣盡棋忘,局中無氣可以落子的時,這棋也就結束了。
活下去很重要,任何時候,你都得看到這棋盤中所有的氣。在這個無限維度存在中,說不定其他維度的自己正在選擇著不同的氣。可自己是否真的看到了這些存在的氣,我們眼中是一盤棋,還是這棋盤中的一個角落。本來是下棋,可確下成了棋盤上的一子而已。
人生兩眼
下過圍棋的,哪怕像我一樣只是僅僅懂下期規則,而沒真正懂的圍棋的人,似乎也明白,要能活棋,就得做眼。
有兩眼才是活棋的重要性。
棋局的關鍵不是定式,而是是否可以聚氣成眼。當開盤中,隨處可見的氣,成了棋盤中的眼,這期自然就活了。
可當有一天我們碰到艾爾法狗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個定式,不一定是對的。阿爾法狗總會出現天條之外的路數。柯杰只是游走在框架之內的天下第一,時常也有天外飛仙,神來之筆。可這在阿爾法狗眼中太過平常的路數,也就沒有了驚艷的效果。
阿爾法狗沒有定式,只是能全局來構建每一步棋,這就是阿爾法狗的眼睛。
圍棋每一步都有萬千幻化,總有無限可能,也許每步不可能的棋局,都已經在阿爾法狗自己的博弈中幻化過一遍了。阿爾法狗也計算不了圍棋的所有變化,但他能從當下這一步,看到未來眼的輪廓。這才是AI真正厲害之處,從眼下的條件,預測未來。你以為的所有變化都在定式之內,也就成就了AI的預判能力。
我們以為AI在預判未來的無限可能,其實AI只是在計算,你會出現的無限可能。
阿爾法狗計算不了圍棋的萬千幻化,確能計算出當下人類的幻化。不管有多少個無限維度,你擁有的充分必要條件,也就知道了下一步的可能。我們真的可以跳出這個圈子嗎?
兩眼之洞悉
我們能看到天才都有自己的兩眼,這種交叉與跨界,無不讓人在認知上有一個不同的臺階。
(以下例子,皆摘抄老喻的公眾號,孤獨大腦)
星巴克:咖啡連鎖+客戶關系
亞馬遜:電商+云計算
硅谷:斯坦福+科技創業
深圳:騰訊華為+青年精神
貝克漢姆:任意球弧線+苦心經營的商業軌跡
李安:家庭的東方傳統文化浸淫+美國學院派電影的修煉
兩眼之間的交叉和跨界成了認知上升的階梯。
不知道人類和阿爾法狗會不會成為也成為彼此的眼,說不定
未來:人+AI
點與桿,一眼為點,一樣為桿,那么就有更多不可能變為可能。擁有支點以后未來會超越你的想象。你不該去想象未來,你能想象得到的,都已經被現實超越了。這種乘數,超越了當下的認知。
獨眼劃行
很多人,甚至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眼在哪?更加談不上兩眼了。
我們只是依靠一直自己都找不到的眼,獨眼而活。我們沒有眼,自然看不到詩與遠方。
我們只是對外的欲求太大,而缺少了對內的自己的認知。
獨眼而活,只是開著單軌車努力著……
比努力更加重要的是選擇,生活中很多人不是缺少足夠的努力,而是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
在下圍棋的時候,當棋手被框定在定式里面的時候,就是花了一萬個小時,再高的棋藝,也算不得頂尖高手。
面對埃爾法狗的時候,根本不明白機器在干嗎?
我們能看到獨眼的企業,在一個風口里活的很好,但是面對未來,最大可能就是被收購。缺少成長。
獨眼的世界,看著很普通人一樣,瞬間就感覺少了一半的認知。
(笑來老師說的學習英語,不懂得英語,缺少了西方思維的基礎,是不是也是對這個世界缺少了一半的認知;不懂的編程,沒法和機器交流,在未來是否也缺少了對未來的認知。細思恐極。)
眼于自己
細思恐極,沒有了英語和編程的技能,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殘缺的。那種殘缺似乎并不影響生活,真的不影響嗎?沒有了清晰的概念,以及認知的不全。帶來的就是成長上更大的瓶頸。
這種瓶頸真的無法逾越的鴻溝。
眼下的自己,突然發現自己的氣越來越少,困在開局的定式中。
在ai面前,我們就是赤裸的,只要大數據對我足夠的了解,那么我的所有可能就是可預測的。
我們的第一只眼在哪兒?如何可以擴展出第二只眼睛。
我們從第一只眼發力,從第二只眼成長。人在尋找永動機,人是否本身就是永動機。對于極限我們只要方法得當可以不斷的去突破,那么對于成長,那么肯定也會是永無止境的。
終身學習者,是什么驅動了這個詞語。讓我們愿意成為這樣的人呢?
我想肯定不是財富自由,也許在終身學習者眼中,財富自由,只是成長的過程,我想更加應該是一個條件。獲得財富,也可以獲得某種特定的自由,擁有了這種自由,才會有更快的成長。
眾生學習者,對成長的渴望,遠高于對財富的渴望。
人生如棋,我們不是要戰勝ai,我們沒必要和ai是對立的關系,只有和ai合作,棋局才有跟多的可能,才可能打破棋局的定式。
自己遇到的問題是氣越來越少,被開局的定式局限。
自己不要想著當下的改變,而是從未來出發,往回走,接受之前的困局,然后對之前的對弈進行復盤,往回走。
為什么感覺路越來越窄,只是在之前的岔路口,就被錯誤選擇了。我們是否可以主動的,回到之前的岔路口,找到錯誤,找尋到回到能尋覓到未來的路上去。這需要勇氣拋棄當前這條路上的存量。
向死而生的勇氣,用終局思維來看眼下的話,做出改變是值得的,結果才有無數的可能。
也許一只眼是當下,另一只眼是未來。
也許一只眼是當下的認知,另一只眼是對當下認知的顛覆。
學會用雙眼去觀察所有的問題,就像羅胖說的,對于同一個問題,要存在兩種互相矛盾的概念。
其實概念本身并不矛盾,只會對問題的認知,維度不同,才會有矛盾的概念。
我們不應該只是追求是什么,而要知道為什么?我們要獲取的不是經驗,而是獲取經驗的路徑。
一只眼睛看到的是我們不能改變的,必需去接受。
還有一只眼睛看到的是我們可以改變的,那就去做到足夠好。
雙眼于自己就是更加清晰的認識這個世界,讓概念更加的清晰。
工具箱
天外飛仙似的一只眼,成功的概率很小。
我們本就不該指望的就是,通過一次小概率,以小搏大,一勞永逸,獲得一生的所需要。
自己一直被一夜暴富這樣的捷徑所困擾。
短暫的快錢,賭博,尋租式的交易,不適合雙眼論,似乎也讓很多東西是不可能千秋萬代的。
正如洛克菲勒家族,積累的財富,只是其中一只眼,但是慈善就是家族的另一只眼。
比爾蓋茨的財富,并不會讓他的名字留在歷史中,但是他在慈善領域的作為,確可以給他不一樣的定位。
運營好現在,找到自己的第一只眼。時刻關注成長,在當下的基礎上,創新、延伸、嫁接出第二只眼睛。
文字就是和老喻最好的交流,周末,品茗,如果當下的自己,不能給對方更多有用的東西,那么就成不了線下的切磋。就是像我這樣的販夫走卒都能給高人不一眼的東西,自己是否可以先找到這樣的東西。
每個人都擁有無窮可能,每一個點上,都有另一個維度的自己,正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世界也許不是ai眼中可計算的,我們擁有的就是這種改變的能力。
蝴蝶效應,對于未來,更多也許在當下的自己,而不是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