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1.2億股民,股市『七虧二平一賺』
- 長期而言,股票是收益最高的資產。
- 民眾對待股市,常常有兩種極端態度:a.妖魔化股市。b.輕視股市。前者眼光狹隘,后者狂妄自大。
- 學習與不學習的人,在每天開來時沒有任何區別的;在每個與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五年看來的時候,可能已經是財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十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 有錢人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被動收入。
- 變富的過程,就是被動收入占比從0逐漸升高的過程。
- 工資,這種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得到的收入就叫主動收入。而像存款利息、股票分紅、房租收入等等,就叫被動收入。
- 綜合保本、收益高于銀行存款、流動性強這三個優點,對于那些躺在銀行睡大覺沒處去的錢,放在貨幣基金里是再好不過了。
- 基金,本質上就是籌集一大筆錢,用于投資到各種資產。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是銀行存款和國債等非常安全的品種,所以買入貨幣基金,幾乎等于是買了銀行存款和國債,自然是安全的。
- 貨幣基金由于就是一大筆錢,所以讓資金少的散戶們也享受了大額存單的高級待遇,收益自然就更高。
- 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很強,基本都是隨存隨取,媲美銀行活期存款。
- 貨幣基金:支付寶余額寶,微信的理財通,基金公司App(華夏基金、易方達等)。
- 復利:利滾利。就是指數級的運算,就是利用時間的力量。
- 愛因斯坦說:復利是人類的第八大奇跡。
- 普通人唯一可復制的致富渠道,就是善用復利的力量。
- 查理·芒格曾說投資的核心靈魂有兩部分:理解復利的魔力;獲得復利的能力。
- 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 獲得復利的關鍵,首先就是要防范虧損。很多人聽到收益就迫不及待的沖上去,但風險才是我們首要關心的。
- 偶爾的虧損也會對整體收益帶來巨大的傷害。而如果能始終保持不虧損,即便是看起來「不起眼」的收益率,也能積累大量的財富。
- 在投資生涯里可以賺幾萬倍,無數次100%,但只要有一次-100%,你就資產清零,破產了。
- 人類有兩個思維層次,第一層思維,這層思維的看法很膚淺;第二層思維,它的思維很縝密。——霍華德·馬克斯《投資中最重要的事》
- 無數次歷史證明,到了全民炒股的時候,也就是股票崩盤的時候。
- 要想在股市中賺錢,你必須有比群體共識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者有更堅韌的耐心。包括卓越的分析力、洞察力。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耐心,學習更多的知識,就是大部分普通人賺取大錢的唯一途徑。
- 【收益率】投資利潤率=年平均利潤總額/投資總額×100%(年平均利潤總額=年均產品收入-年均總成本-年均銷售稅金及附加)
- 如果局勢失控,唯你能保持清醒…大地及其上之一切皆為你所有。——拉迪亞德·吉卜林《如果》
- 上證指數是中國最重要的股票指數。如果把股票比喻成班級里的學生,上證指數類似于全班考試平均分。平均分越高,說明整體考得越好;平均分低,說明股票整體是在下跌。
- 現在已然衰朽者,將來可能重放異彩。現在備受青睞者,將來卻可能日漸衰朽。——古羅馬詩人 賀拉斯 《詩藝》
- 牛市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投資大師 格雷厄姆
- 如果你能在熊市買入一組股票,長期持有的話,想虧都難,而讓股民們真正虧錢的,正是因為牛市的到來,他們在股票高點時進場,不斷追加資金,最后虧損,就是這樣。
- 正是大部分股民都在遵循「高買低賣」的軌跡,才造就了股市「七虧二平一賺」的奇觀。這類股民,也被業界戲稱為「韭菜」。
- 心理學上,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就叫「從眾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隨大流」,從眾是生存的重要技能,在遠古社會,不跟隨群體行動的動物都無法生存下來,基因也就無法流傳。大部分時候,從眾都在幫助我們,但在股票這個復雜而特殊的系統里,從眾卻成了毒藥。你需要抵抗這種本能對你的影響。
- 心理學上,近期出現的信息會對人的判斷形成非常大的影響,叫做「近因效應」。
- 17世紀,荷蘭有個東印度公司,代表荷蘭帝國進行海上殖民。在東亞,他們占領了臺灣島作為貿易局點搜刮財富,中途還和當時的大明帝國發生過多次摩擦。直到1662年,鄭成功率軍隊雞腿荷蘭人,收復臺灣。
- 當時歐洲各國興起海上冒險,發展海外商機。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和東方的印度、中國、日本等國家進行海上貿易。但是打造可靠的船隊需要大量的資本,途中危機四伏風險也不小。一個聰明人想到一個絕佳的主意,讓公眾一起出錢來打造商隊,之后貿易獲得的利潤按比例分給出資者就好。這樣既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也解決了由少部分投資者出錢而對風險太大的擔憂。于是,世界上第一個股份制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就誕生了,他的股東就是荷蘭的民眾。
- 人們爭相來到東印度公司辦公室,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的錢,公司承諾對這些錢分紅,這就是股票的由來。人們出于對財富的渴望,最早時,一個上對如果能平安歸來,利潤率高達400%。
-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無產階級精神領袖 馬克思
- 荷蘭的全球商業霸權牢牢確立,贏得了「海上馬車夫」的稱號。航海時代,誰贏得了海上交通,誰便是老大。
- 荷蘭東印度公司不負眾望。1612年,第一次分紅,金額高達57%。第二年仍舊高達42%,而且之后還能永久享受分紅。在近200年時間里,東印度公司為它的全體股東持續派發高達18%的年度紅利。
- 創立之初,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只能持有,只需等待商隊歸來后分紅即可,手中的股票也無法轉讓。后來,為了讓股票的流通變現更加便利,也讓其他公司集資更加便捷,證券交易所便應運而生。
- 股票市場中的人性,貪婪與恐懼交織、狂熱與膽怯交替。
- 東印度公司是一家承擔著殖民掠奪任務的公司。諷刺的是,股票為現代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現代金融的火種卻是在殘酷的殖民貿易上發展出來的,里面充滿了侵略、壓迫、奴隸貿易等扎眼的詞匯。
- 對于大部分投資者而言,股票就像是賭場里的籌碼,股價像是撲克牌或者骰子的點數。
- 然而實際上,股票并不是賭博的籌碼,而是一張所有者憑證,代表的是你對某個企業的部分擁有權。
- 世界上有哪幾大金融交易中心?中國的股市是哪一年成立的?
- 現代社會的任何一個人,每天都與無數的上市公司打著交道。房子是萬科(SZ000002),空調室格力電器(SZ000651),電飯煲是美的集團(SZ000333)醬油是海天味業(SH603288),啤酒是青島啤酒(SH600600),喝的咖啡是星巴克(美SUBX);汽車可能是美國通用(美GE)或上汽集團(SH600104),加油是中國石油(SH601875);手機是蘋果(美AAPL),手機網絡是中國移動(HK00941),電腦是聯想(HK00992),聊天用騰訊(HK00700)的微信或Facebook(美FB),上網搜索用的是百度(美BIDU)或Google(美GOOG),網購用阿里巴巴(美BABA)或京東(美JD),牙膏用兩面針(SH600249)或高露潔(美)和云南白藥(SZ000538)。
- 股票不止在廟堂之上,也在草野之間;不僅在金融學院的象牙塔里,也在波譎云詭的江湖之中。
- 20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投資人 彼得·林奇。某天他發現孩子們熱衷于穿耐克的運動鞋,進一步了解后,他發現整個學校里的孩子都以穿耐克鞋為時尚。后來他在耐克上賺了幾十倍。
- 資本市場常見的大類資產就是股票和債券。長期看,股票的賺錢能力最強。
- 資本利得
- 債券是有一張「合同」硬性規定,到期還本付息,人們持有債券到期為的也就是賺債券的利息。
- 債券投資中,最重要的是評估利息,以及債券發行人的還款能力。
- 股票投資中,評估擬投資的項目和管理層是否有前途,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 長期看,股票是最具有增值潛力的資產。
- 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商人,他們重利輕別離,但也勤勞機智、櫛風沐雨。
- 擁有巨額股票財產的人,最害怕經濟倒退,文明崩壞,比如戰爭。
- 從長期來看,我們都將死亡——凱恩斯
- 金錢是有機會成本的,中國人的預期壽命是75歲,一個普通人的炒股時間頂多50年。
- 很多人,都以為應該等自己全部學完之后再開始買股票,這完全是應試教育后遺癥。很遺憾,股票永遠沒有「學完了」的那一天。股神巴菲特戰績無雙,80多歲高齡,仍然堅持學習和補充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縱身跳入市場,親身體會股票的魔力、美好、殘酷、糾結,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要素。
- 中國內地股票的購買是以「手」為單位的,一手等于100股,所以購買的股票數量必須是100的整數倍。股票的「起步價」就是100股。
- 不同的股票,每股的價格完全不同,也沒有任何可比性。
- 股票每股的價格,等于公司的市值,除以股本。除了日常的股價波動外,還會受到拆股、配股、送股、轉股,甚至是分紅的影響。
- 牛市,有一個低價股效應,指的就是因為有大量新手股民,因為單價便宜的股票最值,于是市場上的低價股馬上會被哄抬到高位。
- 利潤、市場
- 股權投資基金,就是對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有錢,但是缺項目,他通過提供資金和其他資源的方式成為合伙人。合伙人,這個錢和銀行借款不同,是不需要還的,代價就是,他要拿股份。
- 調研評估,給出一個估值。
- 股票的初始價格=市值/股本
- 公眾投資者,就是股民。
- 創業變現
- 上市目的:進一步發展(缺錢)或是借上市圈錢(不缺錢)。
- 拆股、送股、轉股
- 對于股民來說,送股和轉股,本質上是一樣的,股民手上持有的價值,并沒有變多。
- 跌破發行價
- 定向增發
- 人類天生有把事物復雜化的傾向,這樣就可以豎起一道門檻,迷惑阻擋其他人。
- 股票的漲跌,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宏觀看,這是經濟走勢,是利率,是新聞造成的;微觀看,這是因為公司業績在增長,是因為研發了新產品;技術圖形上看,這是因為出現了頂背離或底背離信號;內幕消息陰謀論來看,這是因為公司馬上會有大動作,莊家正在收集籌碼。
- 股票和豬肉一樣具有商品的屬性,短期內的漲跌受到供求的影響。股票的「供」就是那些手上有這個股票,并想要賣出的人;股票的「求」則是那些手上沒有這個股票,并且想要買入的人。如果股票是上漲的,說明買的人,比賣的人多;股票是下跌的,說明賣的人,比買的人多。
- 撮合交易
- 漲停跌停——中國A股才有的規則,是為了防止過度投機設立的
- 三大股票市場:A股、港股、美股
- 「恒生指數」是香港非常著名的指數。
- 香港還有個「H股」,是在中國內地注冊經營,但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例如青島啤酒和工商銀行。
- 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簡稱PE。市盈率=市值/年凈利潤。市盈率,是衡量性價比的一個常用指標,用來衡量那些盈利穩定的公司特別好用。數字越低,意味著你付出的錢,能在越短的時間內收回。
- 靜態市盈率,是用過去一整年的利潤計算出來的。
- 動態市盈率,是用未來一年估算的利潤計算的。
- 總市值、市盈率、凈利潤、每股收益、總股本、流通股本、凈資產收益率…
- 市盈率=市值/凈利潤。但市盈率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凈利潤。買股票買的是未來。使用市盈率PE的時候要結合其他指標一同分析,同時,要特別注意利潤的可持續性。
- ST股票(Special treatment),指的是因為連年虧損,被證監會加了帽子警示風險的股票。
- 市凈率(Price to Book Ratio),簡稱PB。市凈率=市值/當前凈資產。PB數值月底說明買的越便宜。PB等于1,說明剛好以凈資產價格買入股票;PB小于1,在折價買入股票;PB大魚1,就叫溢價;PB便為負數時,說明公司資不抵債;PB非常高,說明它的價格被抬升的很高,甚至有泡沫風險。
- 股息率=年度分紅金額/股票價格
- 股息率是一年公司的分紅金額與當時股票價格的比例,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
- 股息率有一個兄弟指標,叫分紅率=分紅金額/凈利潤。代表的是公司愿意把掙來的錢拿幾成去分給股東。很多私人企業,分紅率會是100%,也就是把100%的利潤都分掉。
-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過去5年的平均分紅率是30%—50%,是合格的,說明還算慷慨;如果是高于50%,那就是非常慷慨;低于30%,就有鐵公雞的嫌疑了。
- 股息率,可以以三年期銀行定存利率作為判斷標準。高于這個值算好,低于這個值算較差。至于大幅度超過定存利率的公司,比如最近一年高達10%,也不要激動,要仔細檢驗:這種股息到底是偶爾出現,還是長期維持的。分紅要注意長期穩定的公司,偶爾脈沖式發一下的也要小心。分紅不易,且分且珍惜。
- 三個最重要的股票體檢指標,PE、PB和股息率。分別代表了一家公司的回本年限、凈資產溢價度和分紅回報率。
- 差的股市行情無一例外有一些很明顯的特征:1.過去的一兩年股票曾大幅度上漲。2.指數和個股的PE、PB都非常高,股息率則非常低。
- 股票大幅上漲之后,以及高PE高PB和低股息率,牛市的頂峰。這種情況,也就是常說的高估/泡沫狀態。其結果無非兩種:一是暴跌,也即泡沫破裂;二是橫盤波動,長時間不再上漲,依靠時間來慢慢消化泡沫,也就是軟著陸。而這個時間,會非常長。長到人們懷疑人生。
- 只要你能做到不在高估時進場,并且在泡沫時逐漸退場,這么簡單的一條,就戰勝了大部分的股民,也擺脫了‘七虧二平一賺’的魔咒。
- 如果整個指數的PE和PB都很低,則代表市場大面積的股票都很便宜,市場看似死氣沉沉,但其實往往孕育著機會。如果在此時買入一組股票,長期持有,想虧錢都難。
- 美國股票的代表是標普500指數,大部分時候在15PE上下波動。所以低于15PE的時候,才是進場機會;高于20PE的時候,則是高估;而進入30PE,就是典型的泡沫。對應PB的分水嶺大約是在2PB。
- 香港股票的代表是恒生指數,較美股年輕很多,但也有40多年歷史。大部分時候是在14PE上下波動。所以低于14PE才是進場機會。高于18PE,則要嚴重提防。對應PB的分水嶺大約是1.8PB。
- 中國內地的A股,更加年輕,波動更大,也一直是更貴。上海市場在15PE,深圳則高達20PE。如果上海超過20PE,深圳超過30PE,就要嚴重提防。對應PB的分水嶺分別在2PB和2.6PB。
- 我習慣將市場整體環境分為三個階段:1.昂貴甚至泡沫階段;2.便宜階段;3.模糊階段。在昂貴階段逐漸賣出股票,泡沫時徹底清倉,轉移到債券或者貨幣基金中去。便宜的時候不斷加倉買入自己看好的股票,并且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比較麻煩的,反而是模糊階段,這個時候拿出一部分的資產(比如50%),買入看好的一組股票。
- 從身邊的輿論也能識別泡沫行情,不過這個不像PE、PB那么容易量化。
- 當全民參與股票的時候,就是泡沫最大的時候。集體的愚蠢是最沒有成本的愚蠢,也是代價最高昂的愚蠢。要記住,當社會上最后一個觀望的人也進入了股市,家庭里最后一筆閑置資金也買成了股票,哪里還有錢來繼續推動股票繼續上漲呢?剩下的可能性只有一種——暴跌!
- 另一個極端就是大熊市,在這種時候,證券市場冷冷清清,人們再也不談論股票了,所有人回歸了正常的生活。這個時候正是撿股票的好時機。
- 泡沫期賣出股票,模糊期開始買入部分股票,便宜期大量買入股票。
- 購買股票指數基金。指數就是一組股票的集合。買入PE低的便宜指數,在它變貴的時候,賣出或者切換到另外一個更便宜的指數上去。當全部指數都進入模糊或昂貴期時,賣出全部,換入債券或貨幣基金。堅持長期投資,年化10%以上的收益是沒有問題的。指數基金雖然是基金,但其背后代表的也是股權資產。當你買入一家股票的時候,買入的是這家公司的一部分,而當你買入指數基金的時候,買入的是一堆股票,每個股票買一部分。
- 主要的指數有以下幾個:中國A股(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紅利指數,創業板指,深證100);中國香港(恒生指數,恒生國企指數);美國(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每個指數背后都有大量的基金在跟蹤,你們可以在網上輕易搜索到對應的基金名。
- 便宜組合法。構建自己的便宜‘基金”。在便宜期或模糊期,買入低PB、低PE且高股息的股票組合。定期地進行檢查,賣出不再便宜的,買入更加便宜的。那些最便宜的公司雖然前景堪憂,可是價值已經反映在股價上了。未來即便真的像預期一樣出現壞消息,也不會再大幅下跌;而如果預期中的壞消息沒有出現,你則能享受公司的經營成果;如果公司反而出現好消息,則股票就會大漲。這就是便宜組合的兩個核心原理:做生意與逆向思維。此外,組合中,可能會出現部分虧損的股票,但只要有部分是大幅上漲的股票,有一部分股票是保持穩定,整個組合也會有不菲的收益。
- 為何便宜組合法簡單有效?因為它符合生意的本質,以及市場的漲跌規律。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關鍵的前提就在于它不是時時刻刻有效;而是——只要保證長期來看,你能獲得收益就行。你要做的,就是等待。繼續執行你的策略、遵守紀律。
- 股票投資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一定要用閑錢投資。像你這種情況,就是資金的期限錯配,將借來的‘短期資金’,拿去投資股票這種‘長期資產’。所以,投資股票一定要用3年內都不會使用的閑置資金。
- 股票市場不確定非常強,有時候你看著很便宜了,但可以繼續下跌,變得更加便宜。這個時候,其實普通的投資者是更有優勢的,因為你有強大的武器:時間。你可以等待企業經營利潤積累、等待股票變成正常價格。而獲得這把強大武器的前提就是:和時間做朋友。永遠記住,不要把時間當敵人,也不要嘗試馴服它。
- 犯蠢要趁年輕。在你還有大量的時間和機會重來的時候,用很小的代價獲得寶貴的投資經驗,這是非常值得的。
- 第一,不要和別人比收益。那除了滿足自己毫無意義的好奇心之外,沒有任何益處。嫉妒,是災難性的思想狀態,只會讓人們失去理智。第二,你忘了復利的核心。要穩定的收益,注意防范虧損。第三,能賺錢的投資方法有很多。‘便宜組合’是一種,‘便宜指數基金’也是一種,除此以外,還有數不盡的方法都能賺錢。永遠不要奢求自己能把握所有的投資機會,在復雜的股票世界里,只有兩種人:無知者和不知道自己無知的人。保持開放的心態是一方面,堅持適合自己的、自己會的也很重要。
- 300多年前,約瑟夫·德拉維加在傳世巨作《亂中之亂:股市三人談》曾說:“股票是世界上最高尚同時也最無恥、是地球上最美好也最庸俗的生意……它是學問之精髓,欺詐之典范;智者之試金石,莽漢之墓碑,有用之寶藏,災難之源泉……”
- 市場就像上帝,只幫助那些努力的人,但與上帝不同,市場不會寬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給投資新手的極簡股票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言: 讀了師兄的極簡股票課,文風之活潑有趣,內容之簡明有料讓我震撼不已,就萌生了寫一篇不一樣的讀書感悟的想法,左...
- 每當看到“穿越”這兩個字,我就知道作為屢試不爽的金手指,書里面的主角一定是要起飛的節奏,因為他們擁有了這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