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現在最火的MOBA手游,相信大家都能答出《王者榮耀》的名字。去年,《王者榮耀》不僅DAU破了5000萬,其職業聯賽KPL季后賽觀看人數更是突破3.5億次。作為一款長期占據中國區App Store免費榜前三的游戲,不僅在國內吸引了眾多玩家,在國外也引起了媒體和玩家們的討論,甚至有外國玩家為這款游戲而撕逼。
國外也有《王者榮耀》粉絲了?
外媒Tech in Asia曾發表過一篇名為《China’s top mobile game is a complete League of Legends rip off》的文章。文章開頭就擺出了自己的觀點:中國最火的手游《王者榮耀》涉嫌抄襲《英雄聯盟》,并用一張毫無違和感的《王者榮耀》和《英雄聯盟》的合成圖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接下來,文章用了大量兩款游戲的對比圖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從游戲界面到中下兩路設計、野怪造型位置、回城特效、地圖,全部進行對比,并且從細節上論證自己的觀點:《王者榮耀》和《英雄聯盟》一樣,有可以增加移速的野怪;兩者美術風格完全一致;小兵,防御塔的形象類似。當然,文章中也提到了《王者榮耀》有自己獨創的地方,為了更適配手機操作而做出的設計。比如對于游戲時長的把控。在提出大量論據后,作者進行了總結:雖然現在MOBA游戲有很多共通的元素,比如防御塔,兵線,野區等,但《王者榮耀》與《英雄聯盟》過于相似,難逃抄襲的嫌疑。在最后,作者還提出一個疑問,既然拳頭都是騰訊的,為什么不用名氣更大的《英雄聯盟》來做這款產品的名字呢?
文章提出了一個國內老生常談的問題,當葡萄君翻到評論想看看外國友人如何評價的時候,發現評論區里有兩個外國友人一言不合就開撕。
先是這個ID為Benjamin Eng的外國友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奇怪,騰訊為啥不做LOL的移動版,反倒是做了個換湯不換藥的新游戲?文章作者也給出了自己的猜測:盡管Riot已經被騰訊買下了,但Riot仍然是《英雄聯盟》這個IP的擁有者,它仍能決定這個IP怎么用,如何用。也可能是Riot已經在做LOL的手游移植了,只不過他們的速度...你懂得,看看版本更新你就知道了。而騰訊迫不及待想要發布一款MOBA手游,它等不及了。我甚至能想到騰訊打的小算盤:“操,LOL手游怎么還沒做好。先做個類似的,隨便改個名字上線算了。”
接下來,撕逼的主角出現了,ID為Edward Sung的用戶發表了如下評論,接著作者和這個評論的大兄弟就撕起來了:
“你這個標題黨,哥來給你講講這倆游戲到底啥關系:
1。與其他優秀的母公司一樣,騰訊可能賦予了Riot充分的自主運行權。這對兩家公司都有好處。
2.如果你玩過《英雄聯盟》,你會發現《英雄聯盟》的一些設定不適合移動游戲,PC和移動游戲之間有非常根本的區別。你認為每場比賽時間超過50分鐘的游戲會是一款好手游?移動端游戲和PC端比有不同的設計,想法,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
這兩款游戲界面很像,這點不置可否,但現在許多游戲的界面看起來都差不多。現在在市場上,還有很多類似與《英雄聯盟》類似的游戲,他們甚至不是騰訊做的。這難道不是抄襲嗎?
作者大兄弟,你明白現在手游市場有多激烈嘛?不是每個公司都能承擔失敗的風險的。
重申,我沒有反對你文章的意思。但標題里的rip off,感情色彩太強烈了。你在文章里也提到了,Riot就是騰訊的,并不存在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騰訊想把LOL的設定用到《王者榮耀》上,也沒什么問題。可能你只是想以標題為噱頭吸引我,換取一個點擊罷了,很遺憾,這篇文章,我看了覺得沒啥意義。”
作者看到這個評論不淡定了,立刻反駁:
“兄弟,我根本不是標題黨,好吧?來來來,看看字典上rip-off是怎么解釋的:抄襲、模仿。《王者榮耀》抄襲LOL,這沒問題吧?沒錯,《王者榮耀》是由LOL的公司制作的,但這并不妨礙它抄襲的事實吧?
手機游戲必然操作更簡單,耗時更短。但這是《王者榮耀》和LOL唯一的區別。操作簡單,縮短游戲時間,要達成這兩點,只需要在LOL的基礎上做減法,我不認為這讓兩款游戲產生實質上的區別。這就好比我抄襲了一本200頁厚的書的其中100頁,難道你就能說這不叫抄襲了?
因為所有MOBA游戲看起來都差不多,所以我就可以明目張膽完全抄襲?拜托,老哥,這根本就不是“差不多”了,LOL和DOTA那叫差不多,《王者榮耀》完全就是把LOL的美術風格和相同的設計搬運到了移動端吧?”
隨后雙方又進行了一番交戰,雙方各執一詞,從rip-off的字面含義到標題是否恰當,從MOBA游戲發展史扯到游戲設計。雙方運用查字典,舉例子,吹牛等多種方式論證自己的論點,后面甚至發展到人身攻擊,Edward Sung認為作者根本沒玩過游戲,作者則稱自己在TiA工作了六年。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兩個外國老哥可能是累了,以一句算了吧結束了爭論。沒多久,另一個外國友人在評論下面發表了自己對于這件事的看法。
葡萄君在Reddit和Twitter上,也看到了關于《王者榮耀》是否抄襲LOL的爭論。持肯定態度的玩家擺出一副“我看不起這個游戲”的態度不斷提出論據來論證自己觀點。
電競玩家鄙視鏈已經形成
實際上,撇開《王者榮耀》是否抄襲LOL不談,這句話很容易讓人想起“LOL不是抄襲DOTA”嗎?一款游戲與另一款游戲類似,“抄襲者”很容易引起“被抄襲者”反感。很多情況下,光是提起“我是玩《王者榮耀》的,在許多人看來,就比”我是玩LOL的“要low很多。在不久以前,玩DOTA的玩家是看不起玩LOL的玩家的。再往前回顧,星際爭霸>魔獸爭霸>DOTA(DOTA2)>LOL。從左到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游戲玩家鄙視鏈。
如今,《王者榮耀》、《皇室戰爭》、《球球大作戰》等移動電競項目已經加入到電競鄙視鏈豪華套餐里了。拿MOBA游戲玩家舉例,DOTA、DOTA2玩家依然看不起LOL玩家,以往LOL玩家只是做一些辯解:LOL沒有抄襲DOTA,只是原班人馬來做,并不存在抄襲。你看,XXX(具體的內容)就和DOTA不一樣啊。而現在,LOL玩家們也有了嘲笑對象 ——《王者榮耀》玩家。他們嘲諷的理由也很簡單粗暴:“操作這么簡單,找個青銅玩家都隨便吊打你們”、“都是小學生在玩啊,垃圾游戲”、“技能抄我LOL,玩法抄我LOL,《王者榮耀》一個抄襲游戲,你們玩的還挺開心”、“這個貂蟬不就是LOL里的阿貍么”。他們在冷嘲熱諷的過程中,充滿了優越感。但是他們在嘲諷《王者榮耀》的同時,忘記了當時被DOTA玩家嘲諷的場景。“LOL玩法和DOTA一樣啊,不就是抄襲么”、“夢魘不就是UG么”、“都是小學生在玩啊,垃圾游戲”。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是:炫耀的東西往往是自己缺少的東西。放到電競鄙視鏈里或許可以這樣解釋:每個游戲玩家似乎都被另一個游戲的玩家無情嘲諷過,他們極力想要證明自己的游戲是最好的,并不像鄙視他們的人所說的那樣差,因此通過貶低別的游戲,抬高自己所玩游戲身價的方式來證明:還有比我更差的。在《王者榮耀》沒上線前,部分LOL玩家曾提出《爐石傳說》這種隨機性為主的運氣游戲也能稱為電競的疑問。
但是,如果《王者榮耀》沒有現在這樣火熱,或許也就不會有這么大規模的嘲諷行為。當時LOL大火,DOTA玩家們才開始大規模鄙視LOL玩家。縱觀整個游戲鄙視鏈發展史,似乎都是如此,一款同類新游戲火爆起來,老游戲玩家便看不起新游戲玩家,相互鄙視,形成鄙視鏈。在DOTA玩家鄙視LOL的同時,LOL成為了一款偉大的MOBA游戲。在LOL玩家鄙視《王者榮耀》的同時,《王者榮耀》也成為了一款火爆的移動端MOBA游戲。
從《星際爭霸》,到《魔獸爭霸》,再到DOTA,LOL,《王者榮耀》,我們不難看出,游戲變得越來越不硬核了。游戲上手難度變得越來越低,這可能也是游戲鄙視鏈形成的原因之一。“你玩的游戲太簡單了,有什么好玩的?”這句話可能是鄙視鏈的源頭所在。
結語
在推特上,葡萄君看到了這樣兩篇推文。
ID為Soken的網友提出了DOTA2、LOL都開始抄襲風暴英雄的說法。Adel則稱DOTA抄襲LOL讓他很失望。顯然,這是在說DOTA2版本更新后天賦樹的問題。
事實上,現在各個MOBA游戲各有所長,而取長補短顯然更有利于游戲的發展。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王者榮耀》到底有沒有抄襲LOL的問題。《王者榮耀》作為一款移動游戲,與PC端的LOL相比,不僅界面UI需要作出調整,游戲內的裝備,地圖設計,玩法設計都與LOL有所不同。這不僅僅是單純地做減法問題。
讓一個DOTA玩家去玩LOL,可能一段時間后,他會覺得LOL也是一款好游戲。讓一個LOL玩家去玩《王者榮耀》,一段時間后他可能也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鄙視鏈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玩家們想當然地認為那款游戲抄襲,那款游戲很爛,而沒有親自去嘗試。鄙視鏈并不代表著某款游戲真的差,只是大部分游戲玩家不愿意嘗試那款他們意識中的“抄襲游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