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社會責任感?為什么要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是真心的關心別人,真誠的想為社會做貢獻,之前也聽說過有抑郁癥的病人通過養寵物養貓養狗治愈治愈了自己,抑郁癥的人,很多都有輕生的念頭,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通過為這些小寵物做一些很細節的事情,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被認可,也感受到了一種價值感,一種社會責任感,能夠治愈自己,所以從這個例子里面就能夠看得出社會責任感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那我們的三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都有什么影響?
第一種是做超級媽媽,很多孩子能夠做的事情都被代勞,剝奪了孩子去體驗的權利,讓孩子失去了感受自己能力信念的機會。結果是讓他們覺得這個世界為他們服務是理所應當的,而不是他們去為這個世界服務。一旦他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被拒絕,就會有破壞性的報復。這種報復是對別人的傷害,但更是對自己的傷害。
第二種是丟失了責任的媽媽,很多時候由于忙碌無暇顧及孩子,沒有時間去教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品格以及學習社會和生活技能,孩子不知道去哪里學習正確的行為,所以他們會產生一些不良的行為,而這些不良行為產生的時候,我們大人往往卻是責備的姿態,而沒有承擔自己相應的職責,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第三種正面管教。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去依靠他們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不要去代勞任何他們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只有他們可以為自己服務,才能為他人去服務,并且在對他人作出服務的時候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培養起社會責任感。我們可以通過列清單的形式把他所有能夠做的事情羅列出來,就比如我的寶寶現在19個月,他其實可以自己吃飯自己刷牙,自己穿尿不濕,自己穿褲子,尿尿的時候自己去小馬桶,但很多時候我都會有各種理由,主要就是怕麻煩,想節省時間,然后自己就去代勞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是有一些意識知道自己剝奪了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機會,更多關注了技能的層面,對于她的這種價值感心里體驗有一些忽略。沒有意識到這是在剝奪她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也不清楚這些日?,嵤赂鐣熑胃惺怯嘘P系的,更沒有意識到代勞后果與報復性行為有關,這點讓我很震撼!感謝正面管教!
2.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以他不當的行為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首先,明確孩子不良行為的目的。行為是以目的為基礎的,我們要去明確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首要目的是為了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他明確他的目的,但是他對于想要達到這種目的的想法是不清楚的,所以行為也就會背道而馳——不良。
第二,轉變,我們的態度。清楚他背后的目的后,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我們不要把焦點放在他的這個行為本身,而是去看待背后的目的,他只是一個想要歸屬和價值感,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孩子,這樣對于不良行為我們就不會那么惱怒。
第三,做密碼的破譯者。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首先問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訴我的是什么呢?把不良行為當成一個密碼去破譯。也許孩子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他的密碼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們如果能去挖掘它隱含的信息,孩子就會被感受到深深的理解。一個被理解的孩子是可以感受到愛和歸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