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問題,就是死亡問題。
空間感? 時間感? 自我感覺重要性,尊重自我感覺。
空間感,換一個時空,也就是換一種思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這條路走不通,我們可以選擇另外一條路。有了時空感人就變得更靈活。比如說戀愛失敗了,我們可以找另一個時空重新開始。
這件事情現在讓人很焦慮。但是把時間拉長,他只是在這一段時間讓你感到焦慮。如果把這件事放在一年或者十年之內,他就不會讓你再感到焦慮了。拉長時間距離焦慮明顯減少。
一元關系就是只有自我。以自己為中心。二元關系就有一個對立點。三元關系就有一個緩沖。
如果一直以自我為中心。做什么事情,都要按我的意愿來。這就是初級自我動力階段。什么都要受自己控制,如果不按自己的來,就會焦慮。要么是傷害自我,要么是傷害對方。這是一種低級階層的自我動力。只有當上升到意識抽象的階段時。就要明白我換一種空間或拉長一段時間。來看這個問題。就不會再焦慮。而變的能容易處理了。
比如現在狀況。1承受壓力小,從沒有承受過如此壓力。一直都是家人替你扛著一切,沒有給你機會讓你去承擔一切責任,當發生重大事情時,你就感覺壓力太大,適應不了。
2心理素質不過硬。敏感,膽小,謹慎,多疑。焦慮未發生的事情,自己嚇自己,不能看到光明。
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在五年來看,也許也許就不會焦慮了,時間拉長。焦慮自然而然就減少,每個人一生中必然聊經歷這一個時間段,所以說,這件事早晚會過去。如果用空間感來說的話,用另一種思路來思考這個問題。畢竟父母還在,畢竟他們為我付出的還多。畢竟我還有一段時間跟他們相處,能很好的孝順呢。不留遺憾,不讓自己悔恨。
用空間感和時間感來看這個問題。焦慮驟減。
關于孩子的問題。如果也用這個時間感和空間感來看的話,也會焦慮減少。孩子處在青春期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當孩子過了這個階段就會慢慢好了。所以不要過于焦慮。順其自然,讓他自己做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