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覺得時間不夠用,2016年還沒來得及好好檢視,2017年已過了兩個月,踏入了三月的旅途。而且為了有更多時間去完成更多的事情已經改變懶床的習慣,堅持早起了,晚睡也已成了常態,可是一天天轉瞬就過了,但事情總是忙不完似的,完不成的事一直在累積,因為心生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
準備動手寫這篇書評,雖然書已經看完了,但收集的素材多而零碎,整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關鍵是自己的節奏容易被打亂。雖然手機大部分的APP我已經設置了關閉通知功能或接受消息不提醒,但手機的APP越來越多,免不了有推送消息或短信通知……
除了上班時間,我都在努力擠時間出來看書、寫文、手繪……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看書、寫文、手繪速度都太慢了,有些大神一天能好看幾本書,寫好幾篇書評,還有時間手繪,到底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擠出來的時間也不少,為什么就做不了那么多事呢?我想最大的問題在于工作效率,我想他們的做事情的速度肯定比我快多了。其實看似都是些知道的事,但時間往往就是浪費在這些轉眼即忘的慣犯上,覺得有必要梳理一下。
看完《零秒思考》后,馬上投入《零秒工作》的的懷抱中,這兩本書是姊妹篇,都是出自赤羽雄二之手。
在《零秒工作》一書中,赤羽雄二將告訴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寶:“速度”——思考的速度和工作的速度,將以他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你“速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掌握了正確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方法。這些方法不僅適用于職場,也適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書一共分為四個章節,第1章主要分析了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第2章提到提升工作速度的八個原則;第3章介紹了提升思考速度的方法;最后一章介紹了最大限度提升工作速度和效率的技巧,包括如何提高收集信息、如何短時間內制作文件和資料、如何高效舉行會議、如何高效寫郵件、如何清除溝通上的障礙等問題的具體操作步驟。
我認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提高工作速度的方法只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些有針對性的工作,掌握解決提高工作的原則,在以后才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其他的工作問題。所以我重點閱讀了第二章。
原則1:首先形成整體印象
原則2:不要過于細致
原則3:掌握工作的要領
原則4:形成良性循環
原則5: ? 對改善方法本身做改善
原則6: ? 凡事提前
原則7: ? 凡事先行一步
原則8: ? 盡量避免返工
總的來分析,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1.一件事情,先有個整體印象,明確最終要取得的成果是什么,從什么地方著手最有效?而不是一開始就過于鉆進細節。理清主次,才能加快速度,為后面預留檢查細節的時間。也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部分上,避免在非重要部分上的時間浪費。要學會不要在每個細節上追求完美。當你想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追求完美,反而會導致拖延。
2.工作的提前準備和鋪墊很重要,有時候明明有很多時間,還是拖到最后面才加快速度,即使加班加點干通宵,也容易出現疏漏,發生意想不到的事。但要注意,先行一步跟盲目向前沖是兩回事,也會有個著急想出來成果,然后不看形勢就向前沖。
3.先專注只有自己才能做好的事,當手上同時有幾件事,其它工作可以委托其他人去做。工作盡量提前計劃,才能把握好全盤的節奏。
4.盡管避免返工,善于用一張A4紙溝通。跟團隊溝通,與領導溝通,用A4紙記下要點,理清盲點。哪些已經明確,哪些需要再討論,有些什么成果,也用一張A4紙歸納,讓領導再確認。
5.要想掌握工作的要領,書中提到了兩個方法:1)做工作成功性假設,在腦中模擬工作流程。2)多向相關有經驗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好的做法。
本書的內容遠遠不止于此,書中介紹的PDCA循環管理和A4紙做筆記法……都值得學習。方法再好,只有長期的堅持和刻意的練習,才能達到如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零秒思考》的姊妹篇,《零秒工作》更偏重于具體的工作技巧,將二者結合起來閱讀對于提升思考與實際工作的效率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