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本源
?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 ? 譯文:
? ? ? ? ? ? ? ? ? ?可以用言辭表達出來的尋常可取之道,其道就不是恒久之道;可以用言語來闡釋的尋常可取之名,其名就不是恒久之名。取名于“無”以概述天地未開之初始,取名于“有”以表達宇宙萬物化生之根本。所以要從“無”中來觀想道的微妙,時常又要從“有”中來觀想那成名化物的極限。“無”和“有”來源相同名稱不同。這里面都是不可測知的“道”,那高深莫測的宇宙本源,就是宇宙萬物及變化規律的總法門。
? ? ? 啟示:無論做什么,都要有一個尺度。
? ? ?體現與運用:①儒家主張仁 “勇恭寬信敏惠 孝悌忠恕禮知”
? ? ? ? ? ? ? ? ? ? ? ? ? ? ②明君所以立功成者守自然之道。一曰天時,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勢位。識時務者為俊。 ? ? ? ? ? ? ? ? ? ? ? ? ? ? ? ? ? ?杰,要知道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把握做事情的尺度,才能成功。
? ? ? ? ? ? ? ? ? ? ? ? ? ? ③王夫之。 ?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辯其大義,以修已治人之體也,查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 ? ? ? ? ? ? ? ? ? ? ? ? ? ? ? ? ? ? 用。 ?那么應該怎么讀書呢,領會書的精神實質,以確信修己治人的本體,觀察精微精義的言。 ? ? ? ? ? ? ? ? ? ? ? ? ? ? ? ? ?論,已達到善于精通事理,達到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的境界,而將獲取的知識經驗付諸實踐中。
? 一個人學習事情,想要做一些作為,學習古人的訓言定會有所收獲。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