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海洋
- 海洋包羅萬象,它覆蓋了地球7成的面積,海洋的氣息純凈又健康。大海是一片浩瀚沙漠,在此你絕不會獨自一人。你能感覺到各種生命力撼動你的身體。海洋就像是一個容器,裝滿了令人驚奇的奇妙生物。“海不只有波動和愛,還有無窮的生命。”150年前,儒勒凡爾納在他經典的冒險小說《海底兩萬里》里如此寫道。他的描述很寫實。
海洋生物的共生關系
任何曾俯瞰過海洋的人,大概都會為它的寬廣留下深刻印象。寬廣的海似乎無邊無際,無論是平靜、蔚藍的海平面,或是起浪時的波濤洶涌,大海都美的讓人屏息。但要是你往海面下望去,你會發現一個嶄新的奇幻世界。活力十足、繽紛多變的海底世界,擁有各種近乎夢幻的奇妙生物與景致。難怪海洋與海洋生物會成為無數故事的靈感來源。電影《海底總動員》就是以小丑魚為主角講述了尼莫的父親漫長又危險的尋子之旅。海葵受到小丑魚和蝴蝶魚的保護,這些魚則是少數能抵抗海葵有毒觸手的魚種。海葵也會保護小丑魚免受掠食者的危害。如同海葵提供小丑魚的住所,整個海洋和珊瑚礁同時也是眾多海洋生物的家。珊瑚礁能長得如城市般大,各式各樣海洋生物在此比鄰而居。然而有的生物喜歡獨居,有的只在成群結隊時感到安心,它們會優雅熟練的擺出完美隊形。慣性魚群終其一生會群體行動,而投機性魚群只會在遇到攻擊或危險時成群結隊,不同種類的魚也可能會集結成群,這樣的魚群更能清楚地顯現魚類多樣的斑紋和顏色。在這里,你能看見大自然令人嘆為觀止的美與力量。
魚的種類五花八門,有時候很難為它們取個合適的名字。但以鸚哥魚來說,取名并不困難。它的名字出自它貌似鸚鵡的外表。它們不只是跟同名的小鳥一樣鮮艷,它們為數眾多的牙齒也排列成類似鸚鵡嘴巴的形狀,狀似鳥嘴的牙齒讓它們能啄食長在珊瑚和巖石上的海藻,它們甚至能磨碎進食時吞下的珊瑚礁石,巖石經過消化后它們會排出沙子,有助于小島和沙灘的形成。一只鸚哥魚一年可以排出90公斤的沙子,鸚哥魚的此種特性,對生態系統具有珍貴貢獻,因為它能避免過多海藻生長在珊瑚礁上。鸚哥魚還有個好朋友,那就是喇叭魚,它們兩喜歡在珊瑚礁邊一同游泳。游泳同時,喇叭魚喜歡在鸚哥魚攪起的沙塵中覓食,它可不愛獨自吃飯。但在進食時間以外喇叭魚時長單獨行動,它們喜歡在水中倒立飄著。而且它們時長在附近尋找珊瑚枝,以便偽裝自己,結果非常有效。它們會尋找與它們外形相似的環境。它們游的很慢,或像漂浮樹枝般靜止不動,隨著海浪的波動來回搖擺。
海洋生物的自我保護
說到保護色和偽裝,章魚(八爪魚)顯然隸屬于不同等級,這種生物的能耐讓人難以置信。無論在什么環境下,它們都能融入四周,它們能隨環境改變自身顏色。它們能隨意隱身在別人看的見的地方。雀鯛能和無脊椎動物和平共處。然而顏色鮮艷的雀鯛,沒有能保護自己的顏色,它們在海葵的毒觸手間找到躲過掠食者的方法。在七大洋里都能找到雀鯛的蹤影。雀鯛一般的大小約為五公分長(cm),但它們也能長到35公分長。雀鯛甚至會栽種紅絲藻,高歡鯛和雀鯛為目前僅知會從事種植耕作的魚類,那或許就是雀鯛居于定所從不離開領地的原因。年輕雀鯛往往非常鮮艷,擁有藍、綠、紫、紅、棕的艷麗色彩,但隨著年紀增長,它們會失去鮮艷的外表,成年雀鯛的外形多半相同。
海龜不像魚一樣用鰓呼吸,它們跟人類一樣需要空氣,因為它們是于一億多年前,移居大海的陸龜的后裔。時至今日,它們仍在陸地上產卵,而孵化后的海龜寶寶會盡可能的迅速返回海里。不幸的是海龜正面臨絕種,對它們構成威脅的就是人類,人類為了龜肉、龜蛋和龜殼獵殺它們。龜殼被人們視為吉祥物。現在大部分人類都會試著要保護海龜,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功。所有的海龜都是正式的保育類動物,買海龜產品已經受到禁止,亦不允許捕捉或殺害海龜。全世界的動物保護團體與人士,正極力保護這些動物。
水母非常適應于這座海底樂園里的生活,所有水母都會蟄獵物,但它們不全是故意的,因為就算輕輕一碰,也會觸發它們的自動反應機制,藉由蟄刺可能的掠食者以保護自己。水母漂浮的樣子非常優雅,說優雅的話,烏賊(本名烏鲗,又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是游泳高手,它們活動力十足而且似乎很能適應四周變化多端的環境。全球已知有超過三百種不同種類的烏賊,烏賊的大小隨種類各有不同,有些種類只有61公分長,有些則可以長到12公尺(m)。記錄上最重的烏賊超過450公斤。或許那就是許多古老的故事將它們描繪成深海怪物的原因。烏賊體內的墨汁平時都貯存在肚中的墨囊中,遇到敵害侵襲時,它們會從墨囊噴出一股墨汁,把周圍的海水染得墨黑,然后乘機逃之夭夭。
珊瑚只存在于海洋之中,尤其是在熱帶海域。珊瑚可分為軟珊瑚和石珊瑚,石珊瑚藉由堆積石灰質形成骨骼,進而導致珊瑚岸或珊瑚礁的生成。細枝的頂端多半覆蓋著鮮艷的珊瑚蟲,珊瑚蟲有各式各樣的顏色,使得珊瑚看起來就像海底花叢。珊瑚已存在四億年了,如同深海生物,珊瑚也是濾食性動物,意思是珊瑚把從洋流中過濾出來的含有養分和微量元素的微型浮游生物作為營養來源,世界各地的珊瑚正瀕臨絕種,但它們只有兩個真正的敵人。一是地球暖化導致海藻增生,海藻會產生有害珊瑚的有毒物質;二是人類在進行工業捕魚或度假潛水時折斷了珊瑚。基本上一株珊瑚得花上數百年才會生長完全。所以我們探訪珊瑚時一定要格外小心,這樣才能確保我們和后代子孫得以欣賞到五彩繽紛得珊瑚,以及珊瑚所帶來的熱鬧海洋生態。
珊瑚礁生態的其它生物
魟魚是約1.8億年~1.4億年前)出現鯊的同類,巧遇魟魚是很棒的體驗,沒什么能媲美出眾魟魚的優雅、妙曼泳姿。魟魚的嘴巴位在下方,它喜歡在沙地上尋找食物。魟魚游過珊瑚礁時,它看起來宛若在飛行。有種魟魚就是以鳥類命名-鷹魚。魟魚可以長到很大,舉例來說鷹魚的翼幅可達2.5公尺以上。
深海里從不缺更大更強悍的生物,海牛是由6千萬年前的陸地哺乳四足動物進化而來,體長2.4-4.0米,體重達360千克,盡管它們體型龐大或該說是因為它們體型龐大,總之海牛是很討人喜歡的海洋生物,它們很沉著、很好奇。因為它們是哺乳類,所以得到海面呼吸空氣。雖然它們體重驚人(),卻是游泳高手,而且從不單獨行動。以前的水手看見海牛時,因為尾巴的形狀,常把它們誤認為神話里的美人魚,特別是當海牛的尾巴出其不意地猛然掠過海面時,昔日極為迷信的水手會感到非常震驚。
海獅可以生活在海里,也能生活在陸地上。雖然它們在陸地上行動緩慢,但它們有著驚人的游泳技術,它們的速度快如火箭,它們動作靈活還會翻筋斗,讓人稱奇。
海豚也是很厲害的游泳高手,而且它們偶爾也喜歡開玩笑。它們就愛在潮流和洋流內游泳,它們也喜歡和海豚朋友一起行動。
跟海豚相比,河鲀(別稱氣泡魚、吹肚魚、氣鼓魚、乖魚、街魚、蠟頭、艇鮁魚)像個獨行俠,這獨行俠非常漂亮,也很狡猾。若河鲀感受到威脅,它會吸水將自己膨脹成正常大小的兩倍,這樣的方法成功的甩掉了許多對手。不過河鲀并沒有太多敵人,多數敵人都知道它的皮表覆蓋著一種劇毒,這使得它成為不太受歡迎的獵物。具有如骨頭般箱子型外殼的箱子鲀或稱凱鲀,也有非常類似的防護技巧。箱子鲀被觸碰到時,它的皮腺會分泌一種無色毒素。箱子鲀的種類約有20種。包括角箱子鲀、藍箱子鲀、灰箱子鲀、米點箱子鲀。箱子鲀的體型很小,體型最大的種類能長到近50公分。箱子鲀顏色鮮艷,由藍、紅、白、黑組成各種鮮明斑紋,有些種類甚至能夠變色。
魚類時長能激發我們的靈感,因此它們也被賦予了優美又特別的名字,像法國海水神仙魚,它是所有魚類中最迷人的種類之一。
珊瑚礁生態即狂野又刺激,它是無止境的奇景,它的生物多樣性,奇妙的形狀和顏色,不斷令我們驚奇與著迷,緩慢而高雅的神仙魚以從容不迫的步調穿梭在珊瑚頂和突出的飛盤珊瑚間尋找食物。南半球的海域約有一百種各式各樣的神仙魚,它們能長到30公分長,身上通常帶有極為鮮艷的斑紋。但確切的顏色取決于神仙魚的種類。
特別的羊魚下巴長著一對觸須,觸須的功用是在沙地上探索食物,像是蠕蟲、陽隧足、甲殼動物和小魚。軟棘魚也很特別,這些魚毫不倦怠地在沙地上搜索,還能挖出一大片景觀。
在珊瑚礁的深處,你可能會找到大海鰱。大海鰱身長超過兩公尺,它們的外表令人敬畏,宛如貴族。它們棲息在佛羅里達至南美洲的熱帶海域。大海鰱最獨特的體內構造大概是那變異過的魚鰾(大多數硬骨魚類有鰾,位于體腔背方的長形薄囊,鰾一般分為兩室,內含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等),這使得大海鰱能直接自身旁環境中取得氧氣,因此耐得住含氧量低的海域。
獅子魚很絢麗,它身上多變的羽狀鰭,使它成為展示水族箱子里的熱門選擇。事實上獅子魚原產于馬來西亞到日本之間的太平洋海域,它的棲息地是瀉湖和外礁。自20世紀末以來,獅子魚也出現在北大西洋的西部,自佛羅里達海岸至北卡羅來納,被養魚人放生后獅子魚現在已經沒有天敵,并且繁殖的過多和過快,往往在無意間,人類會干預他們不完全了解的生態系統,而災難注定會發生。很遺憾的大自然可能永遠回不去原本的樣子。
欣賞蝠魟游泳是個很棒的經驗,通常它們會隨群隊(數種魚類結隊游泳)出現。而且它們喜歡拜訪清潔站。蝠魟的長度加上尾巴,可以長到五到九公尺。它們寬大頭部的兩邊,有能稍微擺動的圓形魚鰭,這些魚鰭幫助它們將浮游生物掃進嘴里。沒必要害怕它們的長尾巴,因為上頭絕對沒有毒針。蝠魟是很鎮定的生物,對人類完全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