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題:
壞習慣是習慣嗎?
我認為壞習慣不是習慣。原因有以下幾點:
1.根據訓練營對習慣的定義——習慣是成長過程中的保障和加速器,也就是說習慣能夠促使現狀到目標。而壞習慣是一種阻礙,它會讓自己設置的任務停滯不前,知道最終放棄目標。
2.這里所指的習慣是元習慣,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壞習慣往往是一些很表層的東西,主要是因為元習慣扎根不深導致的一種小我的出現。平衡輪在我的生活中可以用于這3個領域:
1.制定年目標時對人生六大領域(身體、素質、工作、家庭、興趣、社交)進行規劃,分析不同階段哪個領域是自己需要著重打造的。
2.在購物或作斷舍離的時候分析物品對自己的重要程度,選出自己最需要的進行購買或留下來。
3.制定月計劃時,可以對任務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選出三只大青蛙重點突破。
第2天訓練內容——精選
-
每天一句鼓勵的話
from 課件-02天精選.pdf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痛點,一次養成多個習慣,很快就出現混亂,自己無法掌控;但一次只養成一個習慣,心有不甘。這樣的問題一直在腦中縈繞,揮之不去,又不知如何解決。
第2天的訓練營課程就是要將習慣和目標綁定,明確自己習慣的種類,用抓手思維找出核心習慣,降低多習慣并行的風險。
那么,習慣和目標之間就是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的成長都是從現狀到目標的過程,兩者之間總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風險和障礙,自己也會在不同階段設置相關任務,而有一種保障機制可以讓自己穩步前進,并且不斷加速發展。
這里給出習慣的定義:
習慣就像是一粒催化劑,有了好習慣,在現狀到目標的道路上就能走得更輕松,獲得的能量也超乎想象。
今天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就是選出核心習慣,這個習慣是目前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通過這樣一個習慣就能順便帶動其他四五個領域飛速發展。這里運用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能力——抓手思維,這也是永澄老師強調過多次的思維方式。
在永澄老師的文章《用抓手思維重新進行自我升級》里曾經體驗過:
資源有限性和無限欲望之間的沖突,也就是平衡問題。只要有問題,就要有解決方案,平衡問題的解決方案大約就是三步走:找到當下階段的重心、投入核心優質資源全力以赴、降低其他領域預期做到及格。
這里就體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將習慣作為手段來支撐核心目標的達成,并帶動若干領域、任務的協同推進。
但要事優先和抓手思維并不是一件事,前者考慮的是做法問題、給出的是解決方案,重點強調了誰優先、誰第一的問題;后者考慮的是統籌問題、給出的是策略,重點強調以一帶多、綜合協調的問題。也就是說抓手思維應該在更大的視野范圍、更高的層次上使用,形成兼顧當下和長遠的策略體系,而要事優先是在解決資源沖突當下的可選原則。
由此可見,將習慣與目標綁定,以一種宏觀的思維,深入解決分析一個問題。可以更高效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