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傅佩榮譯文】
有子說:“禮在應用的時候,以形成和諧最為可貴。古代帝王的治國作風,就以這一點最為完美,無論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禮的規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時,如果只知為了和諧而求和諧,沒有以禮來節制的話,恐怕還是成不了事的。”
【解讀】
美:古代美與善可以通用。在《論語》中,善側重品德所造成的具體效果;美則用以形容一切合宜的事物或作為,應用范圍較廣。
和為貴:禮主敬,實則禮貴和。乃在人群間與以種種調融。
斯為美:斯指禮,亦指和。先王之道,以禮為美。和在禮中,亦即以和為美。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父子夫婦,至為親密,然雙方亦必有別,有節限,始得相與成和。
? ? ? ? 論語講和為貴,今日提和諧社會,一脈相承。禮主敬,互相尊重是一切和諧的前提,無論是哪一個群體。此則很讓人信服的地方在一分為二地看“和”!和很珍貴,但不能為和而和,仍需有節,也就是原則、規矩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