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翻看了自序,將讓自己有感觸的地方,記錄了下來。
在自序中,出現最多的就是“思考”。
寫作的本質是思考,流淌在屏幕間的文字,是思考結果的外顯。
思考的是什么,寫下來的就是什么,寫得好與壞,都是思考之后的結果。
能夠影響別人的文字,是精準表達的結果,一團糟的文字,誰也不愿意讀,即使是自己未來看到如今自己 寫得內容,都只能苦笑的說:原來我當時寫得這么稚嫩。
如何讓自己進入思考的狀態,就是讓自己多提問,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多問幾個為什么。
為什么要這樣寫,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如何寫才能夠別人看懂。書中提到的三個層次,要怎么寫才能更加有效。
每一個問什么,都會不自覺讓自己開始思考,一來二去,自己就會習慣開始思考。
這幾次的公眾號,我都不自覺的運用了一些排比和對比,這都是從書中看到,想起,然后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寫。
雖然寫得很稚嫩,但有進步就值得歡喜。